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及实践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及实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实现了多种形式的民主实践形式,特别是协商民主的发展更进一步丰富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形式,它和选举民主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新时期我国社会阶层分化、利益需求更加多元的状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形式上、功能上、制度上、价值上所具备的独特优势,对解决社会矛盾、化解冲突、实现治理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实际运用中,由于诸多因素导致其独特优势的发挥受到挑战。论文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独特优势的研究和分析,结合中国当前协商民主发展的现实状况,总结其面临的现实挑战,并提出对策,为丰富和完善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更多可借鉴资源。论文主要运用了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研究法、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研究方法,分为四个部分来阐述: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及意义,并通过对国内外现有协商民主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进行总结,分析出当前的研究动态。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形式上、功能上、制度上、价值上所具备的独特优势。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当前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独特优势的现实基础和当前由于我国协商民主中主体要素欠缺、协商制度不健全、发展不平衡,来阐述发挥我国协商民主独特优势所面临的现实挑战。第四部分主要针对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独特优势的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面对当前我国在社会转型期出现的诸多问题,发展协商民主无疑是最优的解决方法,它不仅可以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稳定、促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还能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凝聚更大的智慧和力量。因此,预测其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如何发挥其独特优势,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协商民主 独特优势 实践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2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1 引言8-17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8-9
- 1.1.1 选题背景8
- 1.1.2 选题意义8-9
- 1.2 研究现状9-15
- 1.2.1 国外研究现状9-11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1-15
- 1.3 研究思路和重难点15
- 1.3.1 研究思路15
- 1.3.2 研究重难点15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不足15-17
- 1.4.1 研究方法15-16
- 1.4.2 创新与不足16-17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17-27
- 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形式优势17-19
- 2.1.1 协商民主是中国民主政治中独有的民主形式17-18
- 2.1.2 协商民主是中国民主政治中特有的民主形式18-19
-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功能优势19-22
- 2.2.1 在民主决策上能够促进最大共识的达成19-20
- 2.2.2 在民主渠道上能够拓宽和疏通各种利益表达20
- 2.2.3 在民主监督上能够持续作用于决策前和决策实施全过程20-21
- 2.2.4 在民主机制上能够健全纠错机制和参与机制21
- 2.2.5 在民主目标上能够有效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21-22
- 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制度优势22-24
- 2.3.1 在制度安排上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22-23
- 2.3.2 通过制度实践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23
- 2.3.3 体现了治理逻辑的转变,是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制度资源23-24
- 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价值优势24-27
- 2.4.1 凝结着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生活中的传承创新24-25
- 2.4.2 承载着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民主的实践创造25
- 2.4.3 标示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维度25-26
- 2.4.4 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26-27
- 3 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独特优势的现实基础和挑战27-33
- 3.1 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独特优势的现实基础27-29
- 3.1.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发挥协商民主独特优势的政治保障27-28
- 3.1.2 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发挥协商民主独特优势的现实条件28-29
- 3.1.3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是发挥协商民主独特优势的动力29
- 3.2 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独特优势的现实挑战29-33
- 3.2.1 因主体要素建设欠缺,,导致多元利益在协商中不易达成共识30-31
- 3.2.2 因制度化建设不足,影响协商程序的规范化和质量、效率的提高31
- 3.2.3 因基层协商民主发展滞后,导致协商民主发展不平衡31-33
- 4 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独特优势的对策33-41
- 4.1 加强协商民主主体要素的建设33-35
- 4.1.1 加强对协商主体的协商理念建设33-34
- 4.1.2 提升协商主体的协商能力34-35
- 4.1.3 扩大协商主体的范围35
- 4.2 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35-37
- 4.2.1 促进协商民主自身的制度化发展35-36
- 4.2.2 促进各领域加大运用协商民主的制度建设36
- 4.2.3 加强协商民主的制度落实36-37
- 4.3 重点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37-41
- 4.3.1 推进乡村协商民主的发展37-38
- 4.3.2 推进城市社区协商民主的发展38-39
- 4.3.3 推进企事业单位协商民主的发展39-41
- 结语41-42
- 参考文献42-50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50-51
- 后记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立民;陈潇琦;;关于协商民主的有关问题综述[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年09期
2 张勇;;试论构建协商民主制度的保障机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3 吴猛;;社区协商民主:理论阐释与路径选择[J];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02期
4 赵石强;;通过网络的协商民主:机遇与风险[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沈燕;金彦海;;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原则要件[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6 施翔;赵秋园;;协商民主视野下的责任政府构建[J];世纪桥;2007年03期
7 张秀霞;;协商民主的生命力[J];理论导报;2013年01期
8 刘开国;;民主党派在协商民主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9 刘俊杰;;中西协商民主之比较[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10 胡迪;;浅析协商民主在中国的实践[J];延边党校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明伟;;协商民主与公民社会的关系[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洁;协商民主视域下的人民政协功能及其建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罗凑平;新时期我国城市社区协商民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魏侨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处理干群关系中的作用[D];吉林大学;2015年
4 谭玲;公共决策中协商民主机制的完善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5 孟明;协商民主在当代中国的典型实践分析[D];青岛大学;2015年
6 张骏艺;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价值诉求[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7 王利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及实践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8 潘建荣;协商民主视角下的“一事一议”村务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9 房洁;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5年
10 杨思聪;协商民主的中国特色问题研究[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5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及实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18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81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