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我国儿童福利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3-09-16 08:48
自从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用国家宏观调控的方式将自身从经济危机之中挽救出来之后,资本主义国家积极地对经济和社会事务进行干预,建立“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服务,儿童福利也随着战后福利国家的建设而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90年代以来,在新的经济和社会形势下,吉登斯、梅志里等学者提出了经济与社会相协调的发展型社会政策,这也推动了以儿童为中心的一系列发展型的儿童政策的发展。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传统的补缺型的社会福利模式不再适应我国快速变化发展的经济和社会形势,社会福利尤其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儿童福利的发展理念亟待更新。国外促进儿童发展福利进步的社会政策实践相当广泛,在制度建设方面福利国家开发了财政支持、儿童津贴和托育服务等多种政策工具。本文基于发展型社会政策的视角对我国的儿童福利制度进行历史维度的梳理,从而分析得出我国提供发展性质儿童福利不足的问题以及发展型社会政策理念缺失的结论。发展型的社会政策是福利国家的新型社会政策偏好及其社会政策改革的方向,对其进行研究也有助于我们思考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改革的可能路径。我国双职工就业率提高带来了儿童照顾缺失、家庭育儿成本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发展型社会政策与儿童福利体系的理论阐释
第一节 发展型社会政策的产生及内涵
一、发展型社会政策的产生
二、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内涵
第二节 儿童福利体系的内涵与构成
一、儿童福利体系的内涵
二、儿童福利体系的构成
第三节 发展型社会政策下的儿童福利体系的特点
一、多元的政策目标
二、积极的政策措施
三、多主体的福利责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发展型视角下我国儿童福利体系的演变、现状及发展性审视
第一节 我国儿童福利体系的演变
一、起始萌芽阶段(1949—1957)
二、初步发展阶段(1957—1966)
三、停止中断阶段(1967—1978)
四、恢复发展阶段(1978—1989)
五、快速发展阶段(1990—2009)
六、重大突破阶段(2010—至今)
第二节 我国儿童福利体系的现状
一、儿童福利政策法规体系
二、儿童福利组织机构体系
三、儿童福利服务内容体系
第三节 我国儿童福利体系的发展性审视
一、儿童福利法律制度建设缺乏前瞻性
二、机构与队伍建设滞后于福利发展需要
三、福利提供主体社会化程度不足
四、对发展型儿童福利理念的认知匮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外儿童福利体系的发展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国外儿童福利体系的发展经验
一、美国预防性的儿童保护制度
二、挪威儿童福利监察员制度
三、瑞典发展性的儿童照顾政策
四、英国的儿童储蓄账户
第二节 国外儿童福利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一、推进制度建设
二、注重政策配套
三、完善管理监督体系
四、重视财政投入
五、提升服务水平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我国儿童福利体系的完善对策
第一节 倡导发展型儿童福利理念
一、树立多元化的儿童福利政策目标
二、以积极的姿态正视儿童福利政策的价值
三、重视儿童福利提供主体的多元化发展
第二节 完善发展型儿童福利制度
一、构建发展型福利政策与法律框架
二、建设儿童福利公共服务体系
三、完善家庭福利服务体系
第三节 健全儿童福利的管理体制
一、整合行政管理职能
二、健全组织机构设置
三、创新行政管理方式
第四节 建立儿童福利的财政支持体系
一、明确财政支出机制
二、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三、拓宽财政经费来源
第五节 建立儿童福利的综合监测体系
一、建立健全儿童福利评估体系
二、建立儿童福利状况监测体系
三、为儿童福利监测提供支持
第六节 完善儿童福利多元支持体系
一、明确国家主导地位
二、发挥市场的灵活性
三、完善社区福利服务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3846694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发展型社会政策与儿童福利体系的理论阐释
第一节 发展型社会政策的产生及内涵
一、发展型社会政策的产生
二、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内涵
第二节 儿童福利体系的内涵与构成
一、儿童福利体系的内涵
二、儿童福利体系的构成
第三节 发展型社会政策下的儿童福利体系的特点
一、多元的政策目标
二、积极的政策措施
三、多主体的福利责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发展型视角下我国儿童福利体系的演变、现状及发展性审视
第一节 我国儿童福利体系的演变
一、起始萌芽阶段(1949—1957)
二、初步发展阶段(1957—1966)
三、停止中断阶段(1967—1978)
四、恢复发展阶段(1978—1989)
五、快速发展阶段(1990—2009)
六、重大突破阶段(2010—至今)
第二节 我国儿童福利体系的现状
一、儿童福利政策法规体系
二、儿童福利组织机构体系
三、儿童福利服务内容体系
第三节 我国儿童福利体系的发展性审视
一、儿童福利法律制度建设缺乏前瞻性
二、机构与队伍建设滞后于福利发展需要
三、福利提供主体社会化程度不足
四、对发展型儿童福利理念的认知匮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外儿童福利体系的发展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国外儿童福利体系的发展经验
一、美国预防性的儿童保护制度
二、挪威儿童福利监察员制度
三、瑞典发展性的儿童照顾政策
四、英国的儿童储蓄账户
第二节 国外儿童福利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一、推进制度建设
二、注重政策配套
三、完善管理监督体系
四、重视财政投入
五、提升服务水平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我国儿童福利体系的完善对策
第一节 倡导发展型儿童福利理念
一、树立多元化的儿童福利政策目标
二、以积极的姿态正视儿童福利政策的价值
三、重视儿童福利提供主体的多元化发展
第二节 完善发展型儿童福利制度
一、构建发展型福利政策与法律框架
二、建设儿童福利公共服务体系
三、完善家庭福利服务体系
第三节 健全儿童福利的管理体制
一、整合行政管理职能
二、健全组织机构设置
三、创新行政管理方式
第四节 建立儿童福利的财政支持体系
一、明确财政支出机制
二、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三、拓宽财政经费来源
第五节 建立儿童福利的综合监测体系
一、建立健全儿童福利评估体系
二、建立儿童福利状况监测体系
三、为儿童福利监测提供支持
第六节 完善儿童福利多元支持体系
一、明确国家主导地位
二、发挥市场的灵活性
三、完善社区福利服务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38466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846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