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驹与清季宪政改革研究(1907-1911)
发布时间:2024-02-18 01:34
李家驹是清末宪政改革的重要人物。在任考察宪政大臣之前,李家驹曾任翰林院编修、湖北学政、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在时局变化及偶然因素的推动下,政务能力出色的李家驹成为驻日使臣,1908年又接替达寿成为考察日本宪政大臣,随后其宪政改革主张在清末宪政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李家驹在宪政改革过程中受到清廷青睐既是其能力使然,更是其“以君主大权为上”的宪政主张得到了清廷的认可。在清廷的支持下,李家驹担任(兼任)宪政编查馆提调、学部侍郎、协纂宪法大臣、资政院副总裁、资政院总裁等职,参与起草内官制,厘定皇室经费草案,纂拟宪法草案,制订《资政院选举章程》,大展改革豪情,推进宪政改革进程。在武昌起义之际,李家驹又竭力维持资政院运作,以维持清廷大局。但是在此过程中,李家驹既受朝中势力的掣肘,又因其宪政观在本质上仍未突破自上而下的“君权”桎梏,因而始终未能实现其宪政理想,最终只能憾然请辞。从中亦可窥探清廷宪政改革充满“诚意”而又希望“权力”与“地位”兼得的局限与矛盾,这注定了清廷的宪政改革必然以失败告终。
【文章页数】:11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前史的回顾与反思
(一) 关于李家驹的研究
(二) 晚清宪政相关问题的研究
三、取材与方法
(一) 史料来源
(二) 研究方法
(三) 重点难点
第一章 李家驹参与宪政改革的缘起
一、以学政而奠基
二、发展:署理京师大学堂总监督
三、转折:出使东洋,任驻日大臣
四、关键:任考察宪政大臣
第二章 宪政官制的考量
一、李家驹入资政院、宪政编查馆
二、内官制的规划概要
(一) 裁并部院
(二) 仿行宫内省官制
(三) 应组织内阁以符宪政
三、外官制之中央、地方权责的划分
第三章 财政改革与司法独立之策
一、国家财政的问题及改革
二、皇室财政宜谋独立
三、司法独立为宪政之基本
第四章 改制不易:得意之下易致失意
一、满怀宪政改革之心,朝廷亦多期许
二、改革官制不易
三、编订《行政纲目》
四、编纂“暂行阁制”
第五章 宪政之基:纂拟宪法
一、宪政下应行之宪法要义
二、择选协纂宪法人员
三、起草《宪法草案》
第六章 李家驹与资政院
一、资政院开会议事之备
(一) 修订《选举章程》、商讨资政院规制
(二) 筹备资政院场务事宜
二、尽职尽忠:资政院风波中的李家驹
(一) 第一次常年会中清廷的应对与变动
(二) 积极组织召开临时会
三、力扶危局:最后的资政院总裁
(一) 修订资政院新院章
(二) 筹办资政院第二次常年会
(三) 革命中力扶资政院,终憾然请辞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901666
【文章页数】:11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前史的回顾与反思
(一) 关于李家驹的研究
(二) 晚清宪政相关问题的研究
三、取材与方法
(一) 史料来源
(二) 研究方法
(三) 重点难点
第一章 李家驹参与宪政改革的缘起
一、以学政而奠基
二、发展:署理京师大学堂总监督
三、转折:出使东洋,任驻日大臣
四、关键:任考察宪政大臣
第二章 宪政官制的考量
一、李家驹入资政院、宪政编查馆
二、内官制的规划概要
(一) 裁并部院
(二) 仿行宫内省官制
(三) 应组织内阁以符宪政
三、外官制之中央、地方权责的划分
第三章 财政改革与司法独立之策
一、国家财政的问题及改革
二、皇室财政宜谋独立
三、司法独立为宪政之基本
第四章 改制不易:得意之下易致失意
一、满怀宪政改革之心,朝廷亦多期许
二、改革官制不易
三、编订《行政纲目》
四、编纂“暂行阁制”
第五章 宪政之基:纂拟宪法
一、宪政下应行之宪法要义
二、择选协纂宪法人员
三、起草《宪法草案》
第六章 李家驹与资政院
一、资政院开会议事之备
(一) 修订《选举章程》、商讨资政院规制
(二) 筹备资政院场务事宜
二、尽职尽忠:资政院风波中的李家驹
(一) 第一次常年会中清廷的应对与变动
(二) 积极组织召开临时会
三、力扶危局:最后的资政院总裁
(一) 修订资政院新院章
(二) 筹办资政院第二次常年会
(三) 革命中力扶资政院,终憾然请辞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901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901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