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中共利用国际因素化解国共关系的三次严重危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5 09:29
本文关键词:抗战期间中共利用国际因素化解国共关系的三次严重危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抗日战争期间,长期被国民党封锁和打击的中国共产党首次以合法政党的身份出现在中国政治舞台和世界视野中。虽然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是国民党一直未真正放弃消灭共产党的想法。因此,当国际形势有利于国民党时,蒋介石政府就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对付共产党的机会。这决定了抗战时期的国共关系有合作,也有矛盾和纷争。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战场已不仅仅事关中国的存亡,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负紧密联系在一起,美苏等大国的态度也极大的影响着中国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这一期间内发生的三次国共关系严重危机中,国际因素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共产党在应对这三次严重危机过程中,逐步改变了封闭时期对国际关系的认识,学会独立自主的判断国际形势,不仅继续发展了与苏联和共产国际的长期关系,也开始探索与美英等国的交往,最后,通过利用国际有利因素化解了国共关系的危机,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共关系的第一次严重危机发生在英美首次公开支持中国政府抗战时,而此时中共除了习惯性的向共产国际寻求指导和帮助,更多的还是依靠军事反击来应对国民党的反共行为。国共关系的第二次严重危机发生在德意日同盟建立,美苏等国都在拉拢国民党政府之时,这一阶段的中共已不再一味批评英美力量,而开始将其视为可以联合的对象,尝试性的向英美政府传递信息,取得了意外收获。国共关系的第三次严重危机发生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蒋介石政府代表中国成为世界五大国之一,又恰逢共产国际解散时。经过了几年发展的中国共产党,开始成熟的运用与美英苏等国建立的联系,牵制国民党的反共行为,最终将冲突扼杀在萌芽中。这一过程是中共日益走向成熟的过程。了解和研究这一过程,对认识抗日战争期间中共开展对外交往和处理国共关系的历史有着重要意义。同时,通过研究中共利用国际因素化解三次国共关系严重危机的历史,可以使我们从中认识到国际因素的利用对中国抗战所产生的积极作用;认识到开展全方位多渠道的对外交往是中国共产党最终取得革命胜利的法宝之一。
【关键词】:抗战时期 国际因素 国共关系危机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265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引言8-13
- (一) 研究意义8-9
- (二) 研究综述9-11
- 1、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对外关系研究的梳理9-10
- 2、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关系研究的梳理10-11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11-13
- 一、国共关系第一次严重危机的发生和中共的应对13-26
- (一) 危机发生的背景14-19
- 1、在国际上,美、苏、德、日、中等国之间关系错综复杂14-17
- 2、在国内,中共力量迅速发展17-19
- (二) 中共面对危机的战略思考和解决危机的外交手段19-22
- 1、把握世界局势,与苏联和共产国际政策保持一致性19-21
- 2、依靠共产国际和苏联向国民党施压21-22
- (三) 针锋相对,以战求和22-26
- 1、坚持以军事反击为主22-24
- 2、唯一的国际支持24-26
- 二、国共关系第二次严重危机与中共的应对26-38
- (一) 国共关系第二次严重危机发生的背景26-30
- 1、德意日同盟建立,英、美、苏加紧援华26-29
- 2、为争华中战略要地,国共再生摩擦29-30
- (二) 应对危机的战略思考和解决危机的外交手段30-35
- 1、改变传统思维,将英美视为可以联合的对象30-32
- 2、准确把握大国关系变化,向英美的宣传获得意外之喜32-35
- (三) 在国内外政治压力下化干戈为玉帛35-38
- 1、依据英美等国对国民党的重要影响,加强对英美的联系工作35-36
- 2、不再盲从苏联及共产国际36-37
- 3、政治宣传和外交攻势同时发挥积极作用37-38
- 三、国共关系第三次严重危机与中共的应对38-48
- (一) 国共关系第三次严重危机发生的背景38-42
- 1、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共产国际解散,国际上掀起反共浪潮38-41
- 2、抗日战争胜利指日可待,解决中共问题成为国民党头等大事41-42
- (二) 中共面对危机的战略思考和解决危机的外交手段42-45
- 1、改变对战争性质的判断,在美苏合作背景下发展与国民党关系42-44
- 2、多渠道向英美苏等国人员传递信息44-45
- (三) 将危机扼杀于萌芽之中45-48
- 1、是利用国际有利因素制止国民党反共行动最成功的一次45-46
- 2、在美苏两个因素中,美国成为对中国政局影响力最大的国家46-47
- 3、国共两党斗争焦点转入战后建立何种性质国家问题47-48
- 四、历史意义与经验教训48-51
- (一) 充分利用国际因素是中国赢得抗日战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48
- (二) 开展全方位多渠道的对外交流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一大法宝48-49
- (三) 国家利益应高于意识形态分歧49-51
- 注释51-55
- 参考文献55-59
- 后记59-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莹惠;抗日战争时期美苏对华政策与国共关系[J];东南文化;1995年04期
2 秦相启;美国插手抗战时期国共谈判始末[J];党史博览;1996年05期
3 毛丽;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对国共关系政策的变化[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1年01期
4 黄琨;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与国共关系变化之分析[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2年06期
5 宋海儆;程舒伟;;皖南事变与国共关系主动权的变化——读皖南事变前后中共中央若干文件之再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6 齐彪;抗战时期苏联对华战略与国共摩擦[J];民国档案;1996年04期
7 田克勤;抗日战争期间国共关系特殊形式的运作及其特点[J];东北师大学报;1995年04期
8 孙光辉;试论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对国共关系的制约和影响[J];河南社会科学;1995年04期
9 朱蓉蓉;试析中共在抗战时期的民间外交[J];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10 何迪;曹建林;翟卫华;;周恩来同志在皖南事变中争取国际舆论的斗争[J];教学与研究;1981年01期
本文关键词:抗战期间中共利用国际因素化解国共关系的三次严重危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33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93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