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的供需分析
发布时间:2017-06-26 09:05
本文关键词: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的供需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性增加、老龄人口数增长,家庭保障功能持续弱化,“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受到严重冲击,人口老龄化已成为社会的焦点。老年人的照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人、一个家庭的问题,而逐渐上升为政府和社会的重要任务。其中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各种原因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失能老年人的照料问题,更是我国当前不得不引起重视的难点。本文以“混合福利”理论为视角,结合相关数据,分析我国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的供需状况,提出了促进我国长期护理服务供需均衡的建议。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我国失能老年人口数持续增长,所占比重逐年升高,老年人的失能程度逐年加剧,对长期护理服务的潜在需求逐年增加,对供给内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因为支付能力不足等原因,潜在需求无法转换为有效需求,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有效供给数量相对较少,供给内容单一,无法满足失能老年人日益丰富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导致长期护理服务供需失衡。失衡的主要原因有:政府政策缺失,导致公办机构和民营机构发展不均衡;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家庭护理供给数量减少;市场供给能力有限;护理服务成本比较高;失能老年人处于边缘化地带,机构接收能力有限等。对于长期护理服务的供给,一般采用的是家庭非正式护理与正式护理共同提供。基于我国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市场的供需现状,以“混合式”服务供给模式为参考依据,可以通过建立“混合式”长期护理服务供给模式缓解市场的供需矛盾。由政府、市场(机构和社区)和家庭共同作为长期护理服务的供给者,分工合作:政府政策支持;市场和家庭注重衔接,通过丰富社区护理服务内容,强化机构护理服务,改变家庭护理服务理念等一系列措施协同提供护理服务;同时发展多元供给者,发挥各类志愿者的力量,鼓励失能老年人积极参与。最终增加服务供给数量,丰富服务供给内容,将隐形需求变为有效需求,缓解市场的供需矛盾。
【关键词】:长期护理服务 供需均衡 混合福利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69.6;F719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绪论12-19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14
- 1.1.1 研究背景12-13
- 1.1.2 研究意义13-14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4-17
- 1.2.1 国外文献综述14-16
- 1.2.2 国内文献综述16-17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7-18
- 1.3.1 研究内容17
- 1.3.2 研究方法17-18
-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18
-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18-19
- 第2章 长期护理服务及相关理论19-25
- 2.1 长期护理服务的相关概念19-21
- 2.1.1 长期护理服务19-20
- 2.1.2 失能老年人20-21
- 2.2 相关理论21-24
- 2.2.1 混合福利理论21
- 2.2.2 供求均衡理论21-22
- 2.2.3 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22-23
- 2.2.4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23-24
- 2.3 小结24-25
- 第3章 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供需现状的分析25-35
- 3.1 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的需求分析25-28
- 3.1.1 需求数量日益增加25-27
- 3.1.2 需求内容多层次性27-28
- 3.2 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的供给分析28-32
- 3.2.1 家庭供给数量日益减少29
- 3.2.2 机构和社区供给数量不足29-32
- 3.3 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供需失衡32-34
- 3.3.1 有效需求不足32-33
- 3.3.2 供给小于需求33-34
- 3.4 小结34-35
- 第4章 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供需失衡的原因分析35-41
- 4.1 政府政策缺失35-36
- 4.1.1 补贴对象单一35
- 4.1.2 补贴范围窄35-36
- 4.2 家庭结构变化的影响36-37
- 4.2.1 家庭规模缩小36
- 4.2.2 家庭流动性增加36-37
- 4.2.3 家庭中女性就业率升高37
- 4.3 非家庭支持有限37-39
- 4.3.1 老年人主观上排斥专业机构37-38
- 4.3.2 护理人员待遇不高38
- 4.3.3 市场信息不对称38-39
- 4.4 其他因素的影响39-40
- 4.4.1 服务成本居高不下39
- 4.4.2 失能老年人处于边缘化地带39-40
- 4.5 小结40-41
- 第5章 国内外经验借鉴41-49
- 5.1 国外经验借鉴41-44
- 5.1.1 日本:全民护理理念41-42
- 5.1.2 韩国:注重与其他制度相衔接42-44
- 5.2 国内经验借鉴44-48
- 5.2.1 黑龙江省:医养结合44-45
- 5.2.2 江苏省:失能老人补贴制度45-47
- 5.2.3 青岛市: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47-48
- 5.3 小结48-49
- 第6章 促进我国长期护理服务供需均衡的建议49-57
- 6.1 政府政策支持49-50
- 6.1.1 建立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补贴制度49
- 6.1.2 增大对民办机构的政策支持49-50
- 6.2 市场和家庭协同提供护理服务50-54
- 6.2.1 注重市场与家庭护理的衔接50-52
- 6.2.2 丰富社区护理服务内容52
- 6.2.3 强化机构护理服务52-54
- 6.2.4 改变家庭护理服务理念54
- 6.3 发展多元供给者54-56
- 6.3.1 发挥志愿者的力量54-55
- 6.3.2 鼓励失能老年人积极参与55-56
- 6.4 小结56-57
- 结论与展望57-58
- 1、结论57
- 2、展望57-58
- 参考文献58-62
- 致谢62-6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63-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卫东;;应亟早开展长期照护保险试点[J];中国社会保障;2015年09期
2 施巍巍;;长期照护:国外经验及启示[J];中国社会保障;2015年09期
3 邹萃;;拿什么托起失能老人——长春照护保险减负失能家庭[J];中国社会保障;2015年09期
4 朱秋莲;谭睿;;青岛长期医疗护理保险:政策设计、实施成效与展望[J];人口与社会;2015年03期
5 胡宏伟;汪钰;王晓俊;张澜;;“嵌入式”养老模式现状、评估与改进路径[J];社会保障研究;2015年02期
6 杨成洲;;台湾“长期照顾十年计划”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15年02期
7 周春山;李一璇;;发达国家(地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J];社会保障研究;2015年02期
8 陈诚诚;;韩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政策过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桂海论丛;2015年01期
9 韩丽;;中国老年人护理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来自CLHLS数据的实证[J];社会保障研究;2015年01期
10 赵秀斋;;青岛: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最新运行状况及评价[J];中国社会保障;2015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斌秀;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中国老年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构[D];南京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的供需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55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485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