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2015中国参与全球治理_形式与政策全球治理_《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博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06-19 16:31

  本文关键词:全球治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共中央党校》 2008年

全球治理和目标建构的新范式

周树春  

【摘要】: 在世界发展的转折时期和中国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国执政党提出了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重大主张。这一思想在理论外延上反映了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辨证统一,也体现了国家利益与世界利益、现实利益与根本利益的辩证统一。 目前,我国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成功地崛起为世界强国,我们必须在物质发展基础上,获得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念上的世界认同。“和谐世界”是现阶段我国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理论的总结和升华,是我国对外关系和国际战略的纲领性指针,也是我国“软实力”在全球意识形态领域的最高抽象表现形式之一。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后,虽然传统发展观依然存在,但新的因素不断在全球政治中孕育,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全人类利益不断增长。面对新的形势,人类需要改变旧的生存和发展观念,实现国与国之间的和平相处、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共同应对人类面对的各种严峻挑战。“和谐世界”理论揭示了世界发展的基本规律,符合世界转型的基本趋势,为建设一个更加理想的世界提供了基本方向。 “和谐世界”理念凸显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智慧和理论勇气,反映了对世界大势的乐观判断,,也体现对人类未来的深深忧患,是对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高度概括,昭示着一个文明古国和负责任大国对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是当代中国对建设新的全球文明的重大思想贡献。 但是,要使“和谐世界”理念获得更加普遍的认同,还面临一定的困难。首先是美日等西方国家怀疑我国提出“和谐世界”更多地是作为一种口号和策略。其次,国际舆论总体上仍呈现西强东弱、西强我弱的格局,我国尚未掌握话语权。特别是现实主义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主导国际政治理论与实践的主流话语。“和谐世界”作为一种富于理想主义价值理念的主张,需要有效地显示出对现实世界较强的阐述能力。这——是“和谐世界”理念面临的主要挑战。 做好“和谐世界”理论研究和阐释工作,符合目前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是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壮大、国际影响与日俱增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发挥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责任、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的现实需要,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战略性深远意义。这——是加强“和谐世界”理论研究的根本背景。 要做好“和谐世界”理论化工作,除了将之塑造成为具有切实感召力的对外政策标记,重要的是努力把它与现行国际关系理论相对接和融合,挖掘“和谐世界”与西方思想文化在普世价值和通约理论上的交集,利用“和谐”的强大包容性超越意识形态差异,使“和谐世界”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普适性,进而将其发展成为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学说和受到普遍认同的国际行为准则。同时,努力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的各种价值概念加以扬弃,根据当代世界发展特征,完整地提出21世纪中国“和谐”政治理念内涵,进而形成完整的当代中国和谐政治哲学理论体系。这——是“和谐世界”理论建设的终极目标。 尽管“和谐世界”属于一种新型规范理论,但要实现普适化的目标,“和谐世界”理论化的工作重点则在于规律性阐释,即确立“和谐世界”的科学理论基础。“和谐世界”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解答“‘和谐世界’何以可能”这个基本问题。为此,第一,要以唯物史观为根本指导,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具体依据,以理性主义为通约范式,以中外和谐思想为价值资源,以当代中国的内外政策为实践支撑,正确地阐述“和谐世界”作为历史范畴的理论基础。第二,要以世界体系的形成为基本条件,以世界格局的演变为现实背景,以世界矛盾的特征为核心参照,正确地描述“和谐世界”作为时代产物的物质基础。第三,要以国际秩序的发展为主要脉络,以人类文明的进步为根本取向,以全球治理的趋势为重要途径,正确地论述“和谐世界”作为理想目标的规制基础。总的来说,要围绕历史条件的变化,特别是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利益结构演变特征,解答一直以来被认为处于“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社会在今天与以往究竟有什么不同,作为国际关系常态的国际竞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和谐世界”不是中外思想史上曾经出现的“乌托邦”空想,而是一种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趋势的现实理想目标。这——可以考虑作为“和谐世界”理论基础探索的初步框架。 可以说,“利谐世界”既是当代世界在发展观念上的理性回归,也是现代中国在文明进程中的自然归位。一方面,随着全球化和多极化进程加快,世界正在进入一个多元差异与整合统一并存的新时代,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只有站在整个世界和人类发展的高度,突破传统的价值观、理性观、世界观,建立各国普遍认可的行为规范,建构一种符合全世界绝大多数民族的共同利益、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政治文明范式,才能突破世界发展的困境,走向建立一个更为和谐世界的最终理想。另一方面,在经历了过去一个多世纪新的文化整合之后,中华文明可望在新的高度实现与国际文化的融通与对接,推动建设一个的新的思想文化体系,进而推动建设一个新的世界文化秩序。 “和谐世界”既是关于理想世界状况的客观描述,也是推动建设这样一种世界的科学理论。作为一种新的世界发展观,作为一种全球治理和目标建构的新范式,“和谐世界”从“应然”走向“实然”是必然的。在人类文明转型的关键阶段,世界寻求从“混沌”中进一步突围,需要新的理性启蒙,实现新的理性超越。历史将证明,“和谐世界”是引导21世纪人类文明理性的一面旗帜。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820
【目录】:

  • 论文摘要4-6
  • ABSTRACT6-9
  • 目录9-19
  • 绪论19-31
  • 一、选题背景19-20
  • 二、文献综述20-23
  • 1. 解读“和谐世界”主张提出的背景、内容和意义20-21
  • 2. 探讨建设“和谐世界”的前提和条件21
  • 3. 分析“和谐世界”理念与中国内在外交政策和实践的联系21
  • 4. 揭示“和谐世界”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21-22
  • 5. 阐述“和谐世界”理念对创新国际关系理论方面的影响22
  • 6. 研究建设“和谐世界”以及推广“和谐世界”理念的努力方向22
  • 7. 阐释建设“和谐世界”与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的关系22
  • 8. 剖析“和谐”与“和平”以及“和谐世界”的涵义22-23
  • 9. 论述“和谐世界”对改进、完善和创新全球治理的意义23
  • 三、论文概述23-25
  • (一) 论文结构23-24
  • (二) 自我评析24-25
  • 1. 主要观点和基本思路24
  • 2.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24-25
  • 四、研究方法25-31
  • 1. 历史方法与逻辑方法的统一25-26
  • 2. 规范研究与规律研究的统一26
  • 3. 局部分析与整体分析的统一26-27
  • 4. 现象剖析与本质判断的统一27
  • 5. 单一学科与跨学科交叉结合的统一27-28
  • 6.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28
  • 7.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28-29
  • 8. 继承与创新的统一29-31
  • 第一章 基本问题31-47
  • 第一节 基本内涵和基本概念32-38
  • 一、“和谐世界”主张的四点基本内容32-34
  • 1. 各个国家和谐相处33
  • 2. 全球经济和谐发展33-34
  • 3. 不同文明和谐进步34
  • 4.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34
  • 二、“和谐世界”的三点内在特征34-35
  • 1. 秩序和谐35
  • 2. 价值和谐35
  • 3. 利益和谐35
  • 三、“和谐世界”的两大宣示目标35-38
  • 1. 世界主题和时代特征36-37
  • 2. 基本判断和基本主张37-38
  • 第二节 主要问题和主要任务38-47
  • 一、主要疑问38-40
  • 1. “和谐世界”是一个怎样的概念38-39
  • 2. “和谐世界”理念需要解答的若干具体问题39-40
  • 3. “和谐世界”何以可能40
  • 二、基本思路40-43
  • 1. 世界观41
  • 2. 理论体系41-42
  • 3. 思想体系42-43
  • 三、核心问题的提出与理论体系的构建43-47
  • 1. “问题意识”与时空背景43-45
  • 2. 核心问题与理论学派45-47
  • 第二章 研究范式47-70
  • 第一节 分析方式47-59
  • 一、研究范式:科学理论的基础47-51
  • 1. 范式47-48
  • 2. 对象48-50
  • 3. 前提50-51
  • 二、理论假设:理性主义的框架51-57
  • (一) 理性主义范式的“动因假设”:自利和理性的个体51-52
  • (二) 理性主义范式的“背景假设”:资源稀缺与“无政府”的总体状态52-53
  • (三)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流派的理性观53-54
  • 1. 理想主义53
  • 2. 现实主义53
  • 3. 新现实主义53-54
  • 4. 新制度主义54
  • 5. “反思主义”54
  • (四) 三大主流理论对国际体系无政府性的具体认识54-55
  • 1. 现实主义54
  • 2. 自由主义54-55
  • 3. 建构主义55
  • (五) 解决方案55-56
  • (六) 理论局限56-57
  • 三、马克思主义与理性主义57-59
  • (一) 动因—马克思的“经济人”57-58
  • (二) 背景—国际关系的冲突性58-59
  • 第二节 研究框架59-70
  • 一、不同国际体系理论的“核心变量59-61
  • (一) 权力:现实主义设定的国际体系核心变量59
  • (二) 制度:新自由主义设定国际体系核心变量59-60
  • (三) 文化:建构主义设定的国际体系核心变量60-61
  • 二、秩序观:不同国际体系理论的“变量关系”61-63
  • (一) 现实主义的秩序观61-62
  • (二) 自由主义的秩序观62
  • (三) “革命主义”的秩序观62
  • (四) “世界主义”秩序观62-63
  • 三、“和谐世界”的核心变量63-70
  • (一) 传统理论的归结:借鉴与批判64-65
  • (二) 新观点的提出:廓清与创新65-69
  • 1. 作为“动机背后的动机”的核心因素65-67
  • 2. 作为核心变量的利益结构67-69
  • (三) 新的理论向度—“和谐世界”研究的必要性69-70
  • 第三章 理论基础70-86
  • 第一节 作为根本指导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70-77
  • 一、经典论述70-72
  • 1. 《德意志意识形态》70-71
  • 2.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71-72
  • 3. 致约·布洛赫的信72
  • 二、基本观点72-75
  • 1. 物质生产是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出发点72-73
  • 2.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73
  • 3. 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73
  • 4.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历史的每一阶段发展和特殊的性质73
  • 5.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发展的动力73-74
  • 6. 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74-75
  • 7. 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75
  • 三、历史辩证法与历史主义方法论75-77
  • 1. 恢复辩证法在历史领域的生命力76
  • 2. 把历史作为人自己创造的历史76-77
  • 第二节 作为具体依据的世界历史理论77-86
  • 一、普遍交往与世界市场78-80
  • 1. 生产力发展是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本动因78
  • 2. 普遍交往是世界历史形成的基本途径78-79
  • 3. 世界市场是世界历史形成的物质基础79-80
  • 二、民族历史和世界历史80-81
  • 1. 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与民族国家的完善过程相互影响80
  • 2. 世界历史的形成是先进生产力战胜落后生产力的过程80-81
  • 3. 世界性代表世界历史运动基本方向,但并不取代民族和国家具体发展道路81
  • 三、东方和西方81-82
  • 1. 东西方矛盾反映世界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81-82
  • 2. 从“欧洲中心主义”走向“世界主义”82
  • 四、资本主义与未来社会82-84
  • 1. 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是历史的产物83
  • 2. 世界历史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83
  • 3. “全球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发展趋势83-84
  • 五、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理论84-86
  • 1. 世界历史进程与全球化过程84-85
  • 2. 世界历史的起点与全球化的起点85-86
  • 第四章 思想资源86-103
  • 第一节 西方和谐思想86-97
  • 一、西方政治—哲学中的和谐思想86-91
  • (一) 古希腊时期86-87
  • 1.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比例和谐论”86-87
  • 2. 赫拉克里特的“对立和谐观”87
  • 3. “大一统的世界主义”87
  • 4.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社会和谐论”87
  • (二) 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87-90
  • 1. “自由社会”理念88
  • 2. 康帕内拉的“太阳城”88
  • 3. 斯宾诺莎的“人类理性论”88
  • 4. 启蒙主义思想家的“理性王国”88-89
  • 5. 莱布尼茨的“预定和谐”论89
  • 6. 康德的“世界和平论”89
  • 7. 黑格尔的“对立统一”和谐论89
  • 8. “和谐经济论”89
  • 9. 杰佛逊的平等和谐思想89
  • 10. 孔德的秩序和谐观点89-90
  • (三) 空想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蓝本90
  • 1. 莫尔的“乌托邦”90
  • 2. 傅立叶的“和谐制度”与“和谐公社”90
  • 3. 欧文的“新和谐公社”90
  • 4. 魏特林的“全体和谐”论90
  • (四) 马克思主义关于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90-91
  • 二、西方经济学中的和谐思想91-94
  • (一) 天然和谐论91-93
  • 1. 重农主义的“自然秩序”论92
  • 2. 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92
  • 3. 巴斯夏的“自由和谐论”92-93
  • 4. 凯里的“利益调和论”93
  • (二) 人为和谐论93-94
  • 1. 边沁的“社会规范论”93
  • 2. 马歇尔的“社会分配论”93
  • 3. 庇古的“政府干预论”93-94
  • 4. 凯恩斯的“宏观协调论”94
  • 5. 萨缪尔森“混合经济论”94
  • 6. 森的“实质自由论”94
  • 三、西方和谐思想中的三种类型94-95
  • (一) “结构和谐论”94-95
  • (二) “本质和谐论”95
  • (三) “辩证和谐论”95
  • 四、西方和谐思想的三个维度95-97
  • (一) “人与自然关系之和谐”96
  • (二) “人与社会关系之和谐”96
  • (三) “人的思想关系之和谐”96-97
  •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和谐思想97-103
  • 一、作为社会理想的和谐思想97-100
  • 1. 人与人和谐97-98
  • 2. 人与社会和谐98-99
  • 3. 国与国和谐99
  • 4. 人与自身和谐99
  • 5. 人与自然和谐99-100
  • 二、作为方法论的“和合”思想与中庸思想100-103
  • 1. 和合思想100-102
  • 2. 中庸思想102-103
  • 第五章 政策渊源103-117
  • 第一节 “和谐世界”与“和谐社会”103-111
  •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有助于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103-107
  • 1. “和谐社会”是对“和谐世界”的直接贡献103-104
  • 2. 科学发展体现对世界发展的责任义务104-106
  • 3. “和谐世界”推广以“和谐社会”实践为必要基础106
  • 4. 和平发展战略是“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中介联系106-107
  • 二、“和谐社会”理念有利于推广“和谐世界”主张107-111
  • 1. “以人为本”107-108
  • 2. “民主法治”108-109
  • 3. “科学发展”109-111
  • 第二节 “和谐世界”与外交政策111-117
  •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11-112
  • 二、“和平与发展”时代理论112-113
  • 三、“世界多样性”思想113-114
  • 四、新安全观114-115
  • 五、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主张115-116
  • 六、“国际关系民主化”理念116-117
  • 第六章 全球化时代的世界体系117-129
  • 第一节 基本概念117-118
  • 一、社会与体系117
  • 二、国际社会与世界体系117-118
  • 第二节 国际社会的形成118-120
  • 第三节 世界体系的演变120-124
  • 一、从殖民体系到“主权—民族国家”体系121-122
  • 二、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到全球体系122-124
  • 第四节 现代世界体系理论124-126
  • 第五节 相互依存的全球体系126-129
  • 第七章 转折时期的世界格局129-142
  • 第一节 基本概念129-130
  • 一、格局与极129
  • 二、格局的基本类型129-130
  • 第二节 历史回顾:世界格局的演变130-132
  •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130-131
  • 二、冷战时期的国际政治格局131-132
  • 三、冷战后的世界格局132
  • 第三节 现实分析: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132-142
  • 一、世界可能形成怎样的格局132-134
  • 二、世界格局能否和平转型134-136
  • 三、世界格局转换中的中美因素136-139
  • 1. 美国因素136-138
  • 2. 中国因素138-139
  • 四、超越“极化思维”的“新多极”139-142
  • 第八章 演变中的世界矛盾142-163
  • 第一节 世界矛盾基本分析142-152
  • 一、基本概念142-143
  • (一) 基本矛盾、根本矛盾和主要矛盾142-143
  • 1. 基本矛盾142
  • 2. 根本矛盾142-143
  • 3. 主要矛盾143
  • 二、几个重要关系143-147
  • (一) 国家利益与国际社会143-145
  • (二) 权力、实力与利益145-146
  • (三) 竞争、冲突与合作146-147
  • 1. 国际竞争146
  • 2. 国际竞争与国际冲突146-147
  • 3. 国际竞争与国际合作147
  • 三、世界矛盾的时代背景147-152
  • 1. 相互依存时代的国家利益和世界矛盾147-150
  • 2. 全球化时代的竞争、冲突与合作150-151
  • 3.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战争前景151-152
  • 第二节 当今世界突出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矛盾分析152-163
  • 一、国际经济关系中主要矛盾体现为“南北矛盾”,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矛盾152-154
  • 二、国际政治关系中的主要矛盾表现为“霸权与反霸权”的矛盾154-155
  • 三、国际文化中的主要矛盾表现为“东西矛盾”,即西方与非西方世界在文化上的矛盾155-156
  • 四、人与自然关系矛盾,表现为人类社会发展加快与生态环境恶化加剧的冲突156-158
  • 五、演化和发展中的若干次要矛盾158-161
  • 1. 恐怖主义与霸权主义的矛盾在恶性互动中威胁世界158-159
  • 2. “西西矛盾”在发达国家的裂痕中的转向扩大159-160
  • 3. “南南矛盾”在发展中国家的分化中趋于复杂160-161
  • 六、当代世界主要矛盾和根本矛盾仍是“南北矛盾”,表现为世界发展“不和谐”161-163
  • 第九章 构建中的国际秩序163-183
  • 第一节 国际秩序的演变和理论研讨163-173
  • 一、基本概念163-168
  • (一) 秩序和国际秩序163-164
  • (二) 国际准则和国际机制164-166
  • 1. 民族自决权原则165
  • 2. 主权平等原则165-166
  • 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66
  • (三) 国际秩序的演变166-168
  • 二、世界秩序理念的历史发展及当代解析168-171
  • 1. 二战前169
  • 2. 20世纪60年代169-170
  • 3. 20世纪80年代170
  • 4. 20世纪90年代170-171
  • 三、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理论探讨171-173
  • (一) “体系秩序观”172
  • 1. 霸权秩序观(单极)172
  • 2. 均势秩序观(多极或两极)172
  • (二) “社会秩序观”172-173
  • 1. 法律秩序观172-173
  • 2. 文化秩序观173
  • 第二节 国际社会的秩序观173-177
  • 一、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秩序观173-174
  • 二、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秩序观174-175
  • 三、中国的国际秩序观175-177
  • 1. 旧秩序观175-176
  • 2. 新秩序观176-177
  • 第三节 “和谐世界”理论与构建中的国际秩序177-183
  • 一、“和谐世界”与重建国际秩序的内在关系178-179
  • 二、“和谐世界”理论是中国国际秩序观发展的重要成果179-183
  • (一) 促进国际秩序循序渐进转化180
  • (二) 增强国际新秩序构建良性互动180
  • (三) 构建国际秩序新愿景180-181
  • (四) 提出国际关系新范式181-183
  • 第十章 走向未来的人类文明183-207
  • 第一节 文明的概念与规律183-189
  • 一、基本概念183-187
  • (一) 文明的概念183-184
  • (二) 文化的概念184
  • (三) 文明和文化的差别184-186
  • (四) 文明与宗教、民族等范畴的关系186-187
  • 1. 文明与宗教186-187
  • 2. 文明与民族187
  • 二、文明发展的特点187-189
  • 1. 文明发展的耦合性187
  • 2. 文明发展的扩散性187-188
  • 3. 文明发展的渐进性188-189
  • 4. 文明发展的融合性189
  • 第二节 西方文明的崛起与困境189-194
  • 一、从文明角度看西方的崛起189-191
  • 二、从资本主义的现代困境看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191-194
  •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民族文化的境遇与出路194-202
  • 一、“新全球化时代”与新竞争时代194-195
  • 二、全球化与现代化195-197
  • 三、文化竞争与文化冲击197-199
  • 四、社会进步与文化选择199-202
  • 五、社会转型与文化现代化202
  • 第四节 “和谐世界”理论与人类文明进步202-207
  • 一、中华文明日益获得认同203
  • 二、“和谐世界”价值观具有普世性203-204
  • 三、“和谐世界”理论倡导各种文化和谐进步204-205
  • 四、“和谐世界”理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05-207
  • 第十一章 探索中的全球治理207-221
  • 第一节 全球治理理论的产生207-215
  • 一、全球治理理论产生的背景207-210
  • 1. 全球化进程催生全球治理理论207-208
  • 2. 公共问题新发展要求突破国际关系传统范式208-210
  • 二、“全球治理”理论简述210-212
  • 三、全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212-215
  • 1. 全球治理中的“民主”问题212-213
  • 2. 全球治理与国家主权治理的矛盾213-214
  • 3. 全球治理自身机制存在不足214-215
  • 第二节 全球治理与“和谐世界”理论的内在关系215-221
  • 一、两者的异同点215-218
  • 二、全球治理是构建“和谐世界”的途径218
  • 三、“和谐世界”是全球治理的目标218-219
  • 四、“和谐世界”理论对全球治理理论的贡献219-221
  • 结语221-237
  • 第一节 世界历史的新时代221-225
  • 一、全球化发展的新时代221-223
  • 二、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223-225
  • 第二节 人类文明的新理念225-231
  • 一、人类文明理念发生转折性变化225-230
  • 1. 从“零和”到“共赢”225-226
  • 2. 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226-227
  • 3. 从“西方中心”到文明多元227-228
  • 4. 从绝对“人类中心”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28-229
  • 5. 从规范缺失到规范回归229-230
  • 二、时代呼唤新的世界观230-231
  • 第三节 中华文化的新境界231-237
  • 一、儒家文化的当代价值232-233
  • 二、中西文化的融会贯通233
  • 三、“和谐世界”的历史超越233-237
  • 参考文献237-245
  • 一、中文文献237-241
  • 二、英文文献241-244
  • 三、电子文献244-245
  • 后记245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丹;;和谐世界:全球化时代世界秩序的新发展新要求新境界[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陈迎春;;科学发展观与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国际战略[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王胜洲;;在全球化背景下对邓小平和平与发展战略思想的思考[J];世纪桥;2007年03期

    4 李家祥;王海丽;;构建和谐世界与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10期

    5 杜小璞;;试论全球化时代的新秩序观[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年11期

    6 刘建飞;;和平崛起是中国的战略选择[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02期

    7 范建中;;建设和谐世界:不是“全球共治”,而是文明的互助与和谐——从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性矛盾看和谐世界的实质[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年05期

    8 颜志强;;全球治理与中国责任之探析[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臧楠;;国际新闻传播与构建和谐世界[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范明英;孙增超;;世界和平发展理念的中西对比分析——以“民主和平论”与“和谐世界”理念为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雷;;“和谐世界”理念——中国在全球化与现代化背景下的理性选择[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谭好哲;;美学民族化与本土性问题的叩问[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周根红;;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电影的民族文化境遇[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徐艳玲;;全球化视角: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上海社会科学院第三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竹琳;;论文化传播全球化背景下的身份认同[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素娟;;全球化时代与中国海权[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沈剑平;;为什么全球化中民主国家的选举不那么“民主”了?[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白华;;全球化与文化求异语境下全球媒介的互动共生[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9 尉天骄;;全球化时代的中华文化传播——以网络传播为例[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10 丰子义;;全球化与人的全面发展[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五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莹;[N];中华新闻报;2007年

    2 赵齐;[N];国际商报;2008年

    3 李际均;[N];中国国防报;2004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副所长 房宁;[N];社会科学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童铭;[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6 李际均;[N];中国国防报;2004年

    7 李际均;[N];中国国防报;2004年

    8 清宣;[N];文汇报;2006年

    9 马绍孟;[N];人民日报;2008年

    10 吴锋华;[N];解放军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小平;全球治理民主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2 周树春;全球治理和目标建构的新范式[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3 于营;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何帆;全球化时代的对外政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唐昊;利益集团政治变迁与美国霸权的转型[D];暨南大学;2007年

    6 霍淑红;国际非政府组织(INGOs)的角色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于海洋;帝国主义批判与世界国家的规范性探讨[D];吉林大学;2008年

    8 包仕国;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化安全的衍进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学祖;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新诗危机及其所面临的艺术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郑伟;“第三条道路”价值观批判[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忠林;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主义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2 薛锋;论全球化时代世界交通发展的不平衡性[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付文科;全球化下的中国国家文化安全[D];河南大学;2006年

    4 周亦乔;全球化时代的高校文化安全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卢荣辉;全球化背景下的恐怖主义与反恐斗争[D];苏州大学;2005年

    6 揭晓;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家形象战略[D];暨南大学;2006年

    7 王成君;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非传统安全[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马学文;论我国服务贸易的问题及对策[D];吉林大学;2009年

    9 李金颖;全球化与人的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10 曹虹剑;论经济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垄断结构[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全球治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91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591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d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