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建构主义视角下两岸文化认同研究

发布时间:2016-07-11 19:06

  本文关键词:关于国际关系理论的本体论问题——从西文理论到中国理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北方工业大学》 2012年

建构主义视角下两岸文化认同研究

罗枭囡  

【摘要】:文化和认同结合形成特定的文化认同,强调个体或群体对所属文化的归属感,并以此作为自身行为规范和准则。文化认同是有层次之分的。本文旨在利用建构主义理论解释目前两岸文化认同所处的等级,以期望达到最高等级认同,建构集体身份的认同。 本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对建构主义基本理论进行了理论概述,并阐述了建构主义关于文化认同的内涵解读。 第二部分梳理了1895年到2008年两岸文化认同发展的历史脉络,并分析了两岸文化认同目前出现差异的原因。 第三部分是在差异存在的前提下对两岸文化认同重构的必要性分析。介绍了影响建构两岸文化认同的因素,以及2008年以来两岸文化认同建构中新出现的有利因素和建构两岸文化认同发展的长效机制以达到最终等级的认同。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方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12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颖;西方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评介[J];国际政治研究;2001年04期

2 李义虎;关于国际关系理论的本体论问题——从西文理论到中国理论[J];国际政治研究;2005年01期

3 秦亚青;;建构主义:思想渊源、理论流派与学术理念[J];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03期

4 邓宗豪;高吉祥;;中欧关系的建构主义理论分析[J];前沿;2009年06期

5 克里斯·洛伦兹;梁高燕;;比较历史学理论框架的初步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07期

6 陈玉刚,陈志敏;构建主义: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之后[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08期

7 杨广;架起主流理论与批判理论的桥梁——试析温特建构主义理论的合成性[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9期

8 娄杰;中华文化与海峡两岸统一[J];团结;1996年03期

9 姚同发;关于“文化台独”的几个问题[J];台湾研究;2001年03期

10 李贺;;2008,两岸关系取得重大发展的一年[J];统一论坛;2009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雅静;从两岸对中国认同的意识差异析文化台独[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张丽俊;台湾光复以来文化认同的历史演变[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新平;粟进英;;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战略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2 储召锋;;软权力的思想演进——从修昔底德到约瑟夫·奈[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周莉;浅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郭锐敏;;全球化背景下美国民主输出的特点及影响[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王斌;贾雪;;以东北亚安全为视角议中国国家身份之建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6 张能为;;文化、语词与文明:伽达默尔的文化理解与现代社会[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7 贺飞,陈世永;传统文化的解构与重建——从文化传统看中国的现代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宫维明;全球化背景下价值冲突的逻辑进程[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阳春花;易志高;;跨文化沟通中的深层观念障碍探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邝艳湘;;新中国外交政策中的“变”与“不变”[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柳钦;;全球化视野下国家主权理论的演变与发展[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朱军;;国家繁荣的标志:多元化下的价值统一——转型时期政府塑造社会认同感的职能研究[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3 钱子文;;我们到底要什么?——危机视角下的中国现代化[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冯玮;;廓清“文明”和“文化”的差异——从词源到现实意义[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5 李永成;;中国安全软环境分析——以9.11后美国对华战略认知调整为视角[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世界政治变迁与文明的互动”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6 李少静;;国际化进程中的北京农学院主体意识探微[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7 曲洪亮;;文化软实力与精神文明建设[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8 竹琳;;论文化传播全球化背景下的身份认同[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唐翼;;简评文明冲突及其给予我们的启示[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宋丙涛;;黄河农耕文明辉煌和衰落的制度性和经济性原因分析[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2期)[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盛芳;大国竞技体育崛起及其战略价值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薛磊;当代国际法中的承认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徐婷;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非正式国际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静;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伦理沟通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张瑾;主权财富基金国际监管制度法制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廉晓敏;俄罗斯国家形象的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振;延安《解放日报》中的性别与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陈小鼎;结构现实主义的理论评估及其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双双;社会转型期我国利益矛盾的政治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胡骏军;法治背景下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黄晓虎;从国家利益视角浅析冷战时期中埃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田斌;儒家文化与中国国家形象重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杨迎春;观念、制度与春秋邦交模式变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郑闯;镜像与他者:《印度时报》涉华报道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俞琳;影响环境议题设置的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兰卉;日本传统文化对青少年道德教育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李萍;春节晚会的意识形态幻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陈才;当代青少年道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植友,刘承华;从事实性认同到建构性认同——20世纪90年代“国学热”的反思[J];安徽史学;2002年02期

2 韩震,董立河;论西方历史哲学的“语言学转向”[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胡文生;;台湾民众“国家认同”问题的由来、历史及现实[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陈明;;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补议 以《从明儒困境看文化民族主义的内在矛盾》展开[J];博览群书;2002年04期

6 李景雨;;台湾民众心理演变与“文化台独”[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6年01期

7 李勇;;中欧战略接近的动力与挑战[J];党政干部学刊;2006年01期

8 陈耕;闽南文化与台湾社会[J];东南学术;2004年S1期

9 钟兆云;;日据时期台湾“皇民化运动”的遗患和破除[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耿枫;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与欧盟关系[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东;文化认同的可能与现实[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张伟伟;;外语教育中的“文化认同”与“文化失语”之辩[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陈虹;;文化认同与中华网络文化建设[J];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3 秦宣;;关于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几点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06期

4 许强;;文化认同:民族凝聚力的不竭源泉[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杨敬峰;;从文化认同到价值观认同——从北京奥运会看两岸求“和”之路[J];社科纵横;2009年03期

6 袁素华;郑卓睿;;试析欧美华裔新生代文化身份认同的困惑[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08期

7 许锬;;从《接骨师之女》看美国华裔的文化认同[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毛翰;;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越南历代汉诗概说(3)[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白碧慧;;林语堂的民族形象建构与全球化时代的国人文化认同[J];学理论;2011年18期

10 朱晓文;;华文教育中的文化教学[J];理论界;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翊;;文化认同与和谐青海[A];探索 创新 求实——青海省“十一五”时期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汇编(下)[C];2011年

2 郭芳;;文化认同与文化安全[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3 刘伯孳;;菲律宾华人文化认同与菲华社团[A];五缘文化力研究——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陳國明;;全球化社会的新媒体与文化认同[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5 葛祥邻;;炎黄文化的十大文化认同表现[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6 庄博然;;文化交往全球化中的文化认同问题研究[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凌厚锋;;精神重建与文化认同[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8 杨建义;;改革开放以来青年文化认同的发展演进[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9 李春霞;;媒介讯息与彝族的文化认同[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09年刊)[C];2010年

10 唐国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认同基本规律研究[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嘉宾:有色一中校长 吴益民 主持人:程熳;[N];黄石日报;2010年

2 托马斯·麦格奈尔 美国德鲁大学哲学系教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杨勇军;[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4 陈明华;[N];文艺报;2006年

5 实习记者 谢盾;[N];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宋长江 本报副总编辑;[N];亚洲中心时报(汉);2010年

7 韩震;[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杨玉玲 作者为西安政治学院军事历史教研室主任、博士;[N];光明日报;2005年

9 颜光明;[N];中国商报;2006年

10 山东省新泰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黄建民;[N];检察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亚萍;20世纪中后期美国华文文学的主题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2 周德刚;经济交往中的文化认同[D];复旦大学;2004年

3 康海玲;马来西亚华语戏曲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孙万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主权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5 周翔;现代台湾原住民文学与文化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林秀琴;寻根话语:民族文化认同和反思的现代性[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成兵;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探索[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俞楠;“文化认同”的政治建构:当代中国公共文化服务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赵宴群;文化权利的确立与实现[D];复旦大学;2007年

10 孔祥文;国共两党对中华文化的态度及两岸关系的传统文化底蕴[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艳;民办学校文化认同的现状与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建琼;闽台传统节日民俗体育特征及文化认同研究[D];集美大学;2010年

3 傅梦萍;品牌日记[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韩辉;藏族大学生文化认同结构及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东;文化认同的可能与现实[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6 罗枭囡;建构主义视角下两岸文化认同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2年

7 马军;体育全球化与文化认同[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乔晓华;初任非沪籍教师对学校教师文化的认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杏玲;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10 李丽红;和而不同,一体多元[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关于国际关系理论的本体论问题——从西文理论到中国理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90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690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5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