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俄关系看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
本文关键词:从中俄关系看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广西师范大学》 2006年
从中俄关系看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
康桂荣
【摘要】: 能源是现代工业社会的血液,是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和涉及国家安全的十分重要的因素。应该说从建国初期,我们就面临着能源安全的问题,但是由于中苏特殊同盟关系的建立以及我国经济发展较缓慢,能源安全问题没有显露。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国内供给有限,大量进口原油已经成为维护我国能源安全的不争事实。作为步入能源进口大国行列的中国,要想获得稳定的海外石油供应,必须处理好与石油生产国、石油消费国以及运输过境国的关系,这是保证获得海外能源的前提。然而,由于石油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日益凸现,甚至成了现代国际关系的异化工具,各个国家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的不同,导致国际关系充满了不确定性。本文以中俄关系为个案分析了我国能源进口战略的不确定性,说明了我国如何选择正确的能源安全战略,维护我国的能源安全。 本文主要以中俄关系为个案对我国的能源安全战略进行研究,全文除了导论之外,共分三部分。 在导论中,笔者对研究这一问题的意义及学术界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说明,并对本文所涉及到的关键性概念进行了界定。 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我国能源安全问题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这一部分首先回顾了我国能源安全的历史,接着对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问题从七个方面进行了论述:1、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影响了我国能源安全;2、我国对能源特别是石油的需求增长迅速,能源供求矛盾严重;3、我国石油进口集中化,海上运输渠道单一;4、我国石油主要来源地局势动荡,竞争激烈;5、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不断增加,我国在石油来源地的军事外交影响力不强;6、我国缺乏应对国际原油价格不稳定的机制;7、我国尚未建立完备的战略石油储备。 第二部分:以中俄关系为个案分析了我国能源进口战略的不确定性。这一部分首先论述了我国能源进口战略的必要性。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能源进口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能源进口是维护我国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接着着重从中俄关系的不确定性论述了由于能源因素导致的国际关系的不确定性及对我国能源进口战略的不利影响。 第三部分:论述了中俄关系的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我国能源安全进口战略的路径选择。首先在目前情况下,应继续加强中俄间的能源合作,并提出了促进中俄能源合作的对策;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829.512;F426.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吴佩芳;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断块油气田;2002年02期
2 孙茂远,杨陆武;发展中国煤层气产业急待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煤炭;2001年09期
3 吴巧生,王华,成金华;中国能源战略评价[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6期
4 吴巧生,王华,成金华;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安全态势[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12期
5 张意翔;孙涵;成金华;;国内外原油价格关系的动态分析[J];管理学报;2007年04期
6 王碧峰;;中国能源安全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06期
7 林伯强;魏巍贤;李丕东;;中国长期煤炭需求:影响与政策选择[J];经济研究;2007年02期
8 石冬明,张金凤;中亚石油地缘经济与中国地缘战略[J];学术交流;2004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岳树梅;国际能源合作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2 罗晓云;21世纪初中国的能源安全与中外能源合作[D];暨南大学;2003年
3 张丽峰;中国能源供求预测模型及发展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4 谢文捷;世界能源安全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魏晓斐;我国矿业产业融资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2 张杰超;印度能源安全战略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伍秀君;广东省能源需求预测分析及能源发展对策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4 宋捷;论能源消费与我国能源安全的关系[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洪波,刘晓彤;从能源安全看我国海上石油运输[J];中国水运;2003年08期
2 ;第五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征文通知[J];能源工程;2008年03期
3 刘飞翔;刘伟平;;基于能源安全与环境思考的生物质能产业发展[J];科技和产业;2009年10期
4 闫海成;;略论我国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战略[J];学术交流;2010年08期
5 ;新疆将建成中国最大油气生产基地和西电东送通道[J];水泵技术;2006年02期
6 方新湘;白云;陈爱华;朱海霞;;绿色可再生能源之生物质能源[J];现代化工;2008年S2期
7 程美娥;;中国能源安全的政策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刘衍玲;;全面提升我国政府能源管理能力[J];求实;2006年S2期
9 沛吉;;水电文摘[J];水力发电;2007年02期
10 姚青;;构建长株潭城市群的能源安全体系[J];大众用电;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柏平;;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及法律应对措施[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2 杨成;;制度累积与中俄关系的中长期前景——兼论中国未来对俄战略取向[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3 许祥左;冯伟;冯旻;;能源安全与江苏可持续发展[A];江苏省能源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第十届学术年会热电专委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4 成键;;能源安全与中国的大国地位——以石油供应安全为例[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5 林安薇;;能源安全观与《能源法》的理性建构[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6 李建东;邹红丽;徐维霞;;储气库建设与地热资源开发的关系[A];全国地热产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全球能源资源外交与中国策略[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1-2012)[C];2012年
8 王锦;;日本能源安全法律制度及对我国相关立法的启示[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9 王谦;;我国能源、经济、环境、安全监测预警系统[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10 许祥左;冯伟;冯旻;;能源安全与江苏可持续发展[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能源科技分论坛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宗泽;[N];解放军报;2003年
2 记者 李诗佳;[N];人民日报;2008年
3 武华民;[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4 记者 李德平;[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5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姜辛;[N];文汇报;2006年
6 新华社记者 彭树杰 钱彤 王作葵;[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7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研究员 王郦久;[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8 王忠 郭征;[N];解放军报;2004年
9 费杨生 赵彤刚;[N];中国证券报;2007年
10 刘洪;[N];中国石油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胜利;世界能源问题与中国能源安全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姜星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党政军;煤炭清洁化利用对我国能源安全的作用和影响机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4 周云亨;中国能源安全中的美国因素[D];复旦大学;2011年
5 叶蓁蓁;国际能源合作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D];外交学院;2005年
6 罗晓云;21世纪初中国的能源安全与中外能源合作[D];暨南大学;2003年
7 孙建廷;论俄罗斯新国家主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孟杨;我国一次能源缺乏型城市煤炭战略储备系统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9 任娜;能源安全与当代大国关系[D];山东大学;2007年
10 丁一;生物质液体燃料对我国石油安全的贡献[D];河南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里昂;中国在拉美的能源安全政策及其对美国的意义[D];复旦大学;2010年
2 康桂荣;从中俄关系看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跃;基于外部可获得性的中国能源安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恒仁;俄罗斯能源安全战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5 宋林;论能源安全背景下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规制[D];中南大学;2007年
6 温柔;国际政治视角下的东北亚能源合作:模式与机制的构建[D];辽宁大学;2007年
7 王明瀚;世界范围内石油资源概况与我国石油储备体系的关系及有关政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宁德邦;南中国海与中国能源安全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9 罗伟;我国能源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王焕丽;冷战后美国对里海地区能源外交[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从中俄关系看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72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77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