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理论的普适性与国别性:一个知识性的梳理
本文关键词:国际关系理论的普适性与国别性:一个知识性的梳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评价国际关系理论:各界与进步——2007年博士论坛》2007年
国际关系理论的普适性与国别性:一个知识性的梳理
王俊生
【摘要】:正主持人:李少军发言人:王俊生点评人:秦亚青任晓如何建立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学派无疑是当前中国国际关系学界最流行的话题之一。但是,什么是"理论"?这个似乎老生常谈的问题并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继而什么是国际关系理论?什么叫理论的普适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分类号】:D80
【正文快照】:
主持人:李少军发言人:王俊生点评人:秦亚青任晓如何建立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学派无疑是当前中国国际关系学界最流行的话题之一。①但是,什么是“理论’,?这个似乎老生常谈的问题并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继而什么是国际关系理论?什么叫理论的普适性?普适性能否存在国籍属性?②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再文;“国际关系理论”辩识[J];国际观察;2002年05期
2 王俊生;;在科学与人文之间:科学人文主义范式与中国国际关系学[J];人文杂志;2007年01期
3 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国际政治学的三种体系理论[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06期
4 李少军;国际关系理论与现实[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02期
5 石斌;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式探索”的几个基本问题[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05期
6 李滨;科学方法论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局限性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11期
7 秦亚青 ,陆昕;秦亚青——在科学与人文之间探索的行者[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06期
8 阎学通;;国际关系理论是普世性的[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02期
9 叶自成;陆昕;;叶自成——中国传统与现实外交思想的发掘者[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02期
10 秦亚青;;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生成的可能和必然[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宛小平;理性·反理性·非理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价值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2 傅正;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不同表述的思考──兼评“矛盾说”[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3 张武;论政府经济职权的概念和基本特征[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4 孙显元;;科学发展观展示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兼论“两种文化”的冲突和交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戴兆国;原本与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理论体系与教学体系关系辨正[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周霄;小议社会组织分类——从韦伯到帕森斯[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程民治;牛顿的科学美学思想评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柳平生;;探求经济理论与经济史研究的有机结合——由宋代经济史研究说开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汪继存;;民族精神及相关概念简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胡鸿晓;“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质疑[J];安康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亚凝;;“嵌入性”不足与本土化司法模式之建构[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顾海波;;论科技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3 穆存远;付朝军;;和谐工业城市需设计业与制造业同步发展[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4 夏云龙;萧红;;论科学的自然增长模式——来自生态学的启示及生态学案例研究[A];青年生态学者论丛(一)[C];1991年
5 石建和;张泉;;构建建筑师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一种类型学的解决方案[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志伟;;波普尔、库恩与传统科学观[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7 吴红;杜严勇;;科学史与历史学:对话及其可能[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8 燕京晶;刘仲林;;驯服“莽兽”:“两种文化”的融合对科技发展的启示[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9 刘树君;;凡勃伦进化的科学观探悉[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10 董驹翔;;科学的人文化[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漆振光;新时期我国竞技武术人才资源开发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向丽华;经济援助外交“杠杆”建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黄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原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赵淑辉;当代中国交往理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9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陈小鼎;结构现实主义的理论评估及其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淑芳;高清海人学理论探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常佼;从国际法视角看朝核问题[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马慧;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基本素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永;“小泉现象”剖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黎益君;企业理念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6 姚颖;中部地区基层公务员职业价值观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万波;科学发展的道德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8 盛维剑;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D];苏州大学;2010年
9 张敏;小学班级管理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杜娟;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安全问题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长和;为什么没有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J];国际观察;2005年04期
2 郭树勇;关于中国崛起的若干理论争鸣及其学术意义[J];国际观察;2005年04期
3 袁明;培育国际问题研究的精英舆论[J];国际经济评论;2002年Z1期
4 梁守德;论国际政治学的中国特色[J];国际政治研究;1994年01期
5 梁守德;国际政治学在中国——再谈国际政治学理论的“中国特色”[J];国际政治研究;1997年01期
6 梅然;该不该有国际政治理论的中国学派?——兼评美国的国际政治理论[J];国际政治研究;2000年01期
7 秦亚青;国际政治的社会建构——温特及其建构主义国际政治理论[J];欧洲;2001年03期
8 石斌;“非道德”政治论的道德诉求——现实主义国际关系伦理思想浅析[J];欧洲;2002年01期
9 俞正樑;建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 创建中国学派[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李东燕;美国对外战略选择:思想与实践[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贤兴;;后冷战时代与国际关系的重大理论问题——’98全国国际关系理论讨论会综述[J];高校社科信息;1998年06期
2 刘杰;;当代国际关系中的道德主义析论[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6年11期
3 谭再文;“国际关系理论”辩识[J];国际观察;2002年05期
4 赵银亮 ,余华川;“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与中国外交”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J];俄罗斯研究;2003年04期
5 王帆;;关于中国国际关系理论构建的几点思考[J];国际论坛;2008年03期
6 杨闯;;浅论苏联国际关系理论[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7 张历历;试论邓小平的国际关系理论体系[J];外交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8 任晓;理论与国际关系理论:一些思考[J];欧洲;2000年04期
9 万泰雷;在自然科学与人文学因素的天平上——从学科建设角度看争论中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J];外交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10 ;“9·11”事件后的新形势可能引发新的国际关系理论和战略[J];当代世界;200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俊生;;国际关系理论的普适性与国别性:一个知识性的梳理[A];评价国际关系理论:各界与进步——2007年博士论坛[C];2007年
2 金应忠;倪世雄;;和谐世界:哲学、理念与现实[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3 宣兴章;;国际关系理论的古希腊根源:行动者、结构论述模式的剧场假象[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4 夏立平;;论21世纪中美印三边关系——用三种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进行分析[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5 陈玉聃;;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继承还是误解?[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6 殷翔;;国际机制研究与美欧反恐合作[A];评价国际关系理论:各界与进步——2007年博士论坛[C];2007年
7 秦亚青;;学习感悟创新——在第三届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博士论坛上的致辞[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8 尹继武;;认知心理学之于国际关系研究:进步及其问题[A];国际关系理论:前沿与热点——2006年博士论坛[C];2006年
9 王逸舟;朱立群;;总结发言[A];评价国际关系理论:各界与进步——2007年博士论坛[C];2007年
10 李开盛;;规范理论:批判与评估[A];国际关系理论:前沿与热点——2006年博士论坛[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新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比较经济所副所长 张海冰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所所长 赵干城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治理所副所长 叶青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中心主任 马孆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所副所长 吴莼思 本报驻联合国记者 席来旺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张光政;[N];人民日报;2010年
3 Edward Friedman 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霍金讲席政治系教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纳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叶淑兰 香港浸会大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王文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胡言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倪世雄 赵曙光;[N];解放日报;2011年
9 袁正清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徐以骅 李毅 涂怡超;[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云真;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历史变迁:进步及其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2 郭艳;全球化语境下的国家认同[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3 胡宗山;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方法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叶青;伊斯兰教与后冷战时期中东国际关系中的双重认同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周树春;全球治理和目标建构的新范式[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6 苗红妮;国际社会理论与英国学派的发展[D];外交学院;2005年
7 咸命植(Ham,Myungsik);非对称世界中的国际关系[D];吉林大学;2009年
8 张全义;全球集体认同的生成与模式转换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刘慧;复杂系统与国际关系研究[D];外交学院;2008年
10 庄悦群;可持续发展位与当代国际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江雨;建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前景探析[D];国际关系学院;2009年
2 周琳;国际关系中的新马克思主义思潮[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闫爽;现实主义与美国对外政策[D];外交学院;2009年
4 石贤泽;国际关系理论视野下的中国和平崛起[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罗亮;中国崛起与东亚地区秩序的和平转变[D];山东大学;2006年
6 耿超;国际关系视野中的哈贝马斯商谈伦理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扬;当代中国外交战略中的文化因素分析[D];青岛大学;2009年
8 栾波;春秋战国时期的外交思想与国际关系研究的“中国视野”[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克宁;个人主义、关系主义与国际关系理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黄丽萍;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述评[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国际关系理论的普适性与国别性:一个知识性的梳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26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92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