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新政策2016_推进政府购买养老服务_关于我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情况调研报告
本文关键词: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市人大常委会内司工委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是指各级政府依托社会力量,为居家的困难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解决基本生存和生活问题的一种公共服务形式,是我市发展社区服务,构建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将其列入2015年工作要点,并于11月下旬,组织开展了我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情况集体调研。主任会议研究了调研方案,成立了以熊建辉主任为组长的调研组。调研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调研组用半天时间实地视察了瑶海区三里一村居家养老服务站、安徽社家老年服务中心总部、包河区佰家伴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配餐基地,听取了市政府关于我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情况汇报;第二阶段,内司工委和预算工委深入庐阳区,采取听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察看的方式进行调研。现将本次调研活动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1999年,我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突破户籍总人口的10%,为全省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城市之一。特别是近年来,我市人口的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呈不断加快发展的态势,呈现四个鲜明的特点:总量大、速度快、不平衡、基础弱,形势严峻。到2014年底,全市60周岁及以上老龄人口122.7万人,占户籍人口数的17.27%,高于全省0.27个百分点。其中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7.8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4.51%。因此,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为此,市政府在“十二五”期间,紧紧围绕“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多种形式并存,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加大财力投入,大力推动全市养老事业的发展,尤其是针对九成以上居家养老的老年人,于2013年率先在全省开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积极扶持和引导社会力量成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主体。截至目前,市属4个城区和三个开发区共有1.04万名70周岁以上低保和空巢(无子女)、90周岁以上高龄等3类老年人群享受政府每月30个小时、价值600元的居家养老服务,已服务老人500.92万人次,发生服务费用1.2亿元。服务内容涵盖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家政服务、紧急救援、精神慰藉等6大类34个小项。
二、主要做法
(一)建章立制,规范服务行为。2012年,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建立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机制,并规定:具有合肥市市区户籍70岁以上低保、90以上高龄老人,每天可享受政府购买的1小时居家养老服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扩大覆盖面。服务标准为每小时20元,并根据全市最低工资标准和物价上涨情况适时进行调整。2014年7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实施意见》,将居家养老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目录。之后,又陆续出台《合肥市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意见》、《合肥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资金结算管理办法》、《合肥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指导意见》、《合肥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价格等指导意见》等10个规范文件,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定义、服务内容、服务要求、服务对象、服务实体、基础设施、人员素质、监督管理及质量改进等方面内容作了明确规定。
(二)政策扶持,引导社会参与。在政府购买养老服务项目的支持下,我市完成了市属城区400名服务对象调查问卷和市属城区服务对象基本信息统计汇总工作,培育和发展了九久夕阳红、佰家伴、金谷医院、社家、德颐顺等5家养老服务中心,并通过公开竞标分别承接了庐阳区、新站区、包河区、蜀山区、高新区、瑶海区、经开区的居家养老服务。5家养老服务中心建有5个信息服务平台和236个街道、社区服务站(点),拥有2926名服务队伍,提供就业岗位2731人。
(三)创新方式,提高服务效率。为了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效率,我市在广泛调研和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从2015起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政策进行了调整,赋予区、开发区更多的自主权,以服务对象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对象满意为目的,实施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允许将餐饮、家政等成熟的服务项目进行单独招标,体现市场竞争的充分性;推行服务券的改革,实现电子化和全城通用。瑶海区以专业社工为排头兵,充分发挥“服务站+服务信息平台”相辅相成的作用,采取“片区管理+片区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建设社区大食堂,合理布置片区助餐送餐点,构建了“15分钟养老服务圈”。
(四)加强监管,提高服务质量。为了保证政府购买的服务能够真正惠及老年人,我市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对服务商的监管。如建立4+3监督机制,即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监督体系和巡查、调度会、约谈制度,定期对中标服务企业的服务情况开展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通过公开招标,委托第三方社会机构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进行专业评估。庐阳区为解决服务人员上门服务监管难的问题,积极推动服务商改进信息化平台功能,在老人家中张贴“二维码”,通过定点扫码的方式,不仅强化了对服务行为的监督,保证了服务质量,还简化了结算流程。2015年4月,市审计部门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进行了审计认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财政收支基本真实、合法,财政资金的投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服务对象总体满意度达到94%,对服务人员的满意度达到98%。
三、几点建议
我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开启了政府购买服务的新模式,不仅为三类困难老人提供了解决基本生存和生活的服务问题,提高了生活质量,而且培育了专业养老服务组织和专业服务队伍,撬动了养老服务市场,启发了老年群体的消费意识,推进了养老服务业和老年产业的发展。但作为新生事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如服务内容不够全面、服务机构能力不足、服务需求不尽合理、全过程监管有待加强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体制机制。一是探索实行分服务项目招标。实现服务机构的专业化分工,打破各地区独家服务的模式,建立准入制度,引入竞争机制,赋予受益群体对服务机构的选择权。二是健全需求评估与质量监督机制,通过招投标的方式,确定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服务对象需求进行专业评估,反馈给中标机构,并对中标机构的服务项目设置、服务过程、实施结果进行全过程监督和绩效评估。三是建立特殊对象分类服务机制。在专业评估的基础上,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和自愿原则,对“三类”服务对象采取分类服务的方式提供服务。如将90周岁以上老人采取政府兜底的方式,全面解决居家养老的问题;尤其对长期卧床并需聘用护理员的90周岁以上老年人,采取政府购买专业护理机构服务,提升服务水平与质量;对目前提供600元购买服务的其他老年人,设定不同的服务标准,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实行差异化标准购买,改变现有“一刀切”的状况。
(二)逐步扩大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覆盖面。“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议指出,要“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增强政府职责,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建议市政府在“十三五”期间,加强摸底调研,准确掌握“三类”老年人的数量,结合财力增长状况,不断扩大政策受益面:一方面逐步降低年龄门槛.适时研究将65岁以上低保老人和无子女老人纳入政策保障范围,进一步增强政策的普惠性,织密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保障网。另一方面加快政策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基本公共养老服务一体化发展,使农村老年人也能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三)将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纳入法制化轨道。预计到2020年,我市的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20%,其中90%要依托社区居家养老。因此,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最大民生工程。要认真总结经验,强化制度建设,努力形成我市居家养老服务制度规范体系;适时出台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对相关政府部门和服务机构职责划分等进行清晰界定,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进行顶层设计和规范,使这项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障这项民生工程能够科学、可持续的惠及老年人,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爱。这既是中国传统理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传承发扬,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是十八届五中全会倡导的共享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本文关键词: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71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97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