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日本人的集团主义观念初探及对我国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8-01-06 18:38

  本文关键词:日本人的集团主义观念初探及对我国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启示 出处:《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日本人 集团主义观念 集体主义教育 启示


【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间,日本在硝烟中崛起,重建了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开展了一系列深刻变革,这样飞速的发展震惊了全世界。许多学者经过研究指出,在日本战后重建的过程中日本人的集团主义观念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正值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新时期,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新时代,既要对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因素加以传承,又要在世界各种文明中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日本人注重集团利益,自觉维护群体和谐统一的集团主义观念,能够对我国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因此,研究日本人的集团主义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日本人的集团主义观念概述。文章首先对日本人的集团主义观念内涵进行了阐述,然后从地域和文化两个方面阐述了该观念的形成背景,并从六个方面对其表现形式展开具体的分析。这一部分对日本人的集团主义观念进行了系统全面的介绍。 第二部分是日本人集团主义观念的价值评析。文章从积极意义及消极意义两个方面对日本人集团主义观念的影响进行分析。借以得出对我国集体主义教育具有借鉴意义的思路。 第三部分阐述了日本人的集团主义观念对我国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启示。研究日本人的集团主义观念,目的在于找出对我国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有益的经验。因此,通过对日本人集团主义观念的研究,本文从内容及途径、形式两方面对我国集体主义教育发展提出建议。
[Abstract]:In the decades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Japan rose in the smoke of gunpowder, rebuilt the 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and other undertakings, and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profound changes. This rapid development shocked the world. Many scholars have pointed out that in the post-war reconstruction of Japan, the concept of Japanese collectivism played a vital role. Our country is in the new period of socialist moral construction and is a new era of deepening reform and opening up. We should not only inherit the fine factors in traditional culture, but also learn from each other in all kinds of civilizations in the world. Japanese focus on group interests and consciously maintain the group harmony and unity of the concept of collectivism, which can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collectivism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our country.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concept of Japanese collectivism.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n overview of the concept of Japanese collectivism. Firstly, the article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Japanese collectivism, and then expounds the formation background of the concept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region and culture. And from the six aspects of the form of its specific analysis. This part of the Japanese concept of collectivism is a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The second part is the evaluation of the value of Japanese collectivism.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Japanese collectivism from two aspects: positive meaning and negative meaning. Draw lessons from the meaning of the train of thought. The third part expounds the enlightenment of Japanese collectivism to college students' collectivism education. The purpose is to find out the beneficial experience to the collectivism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Therefore,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concept of Japanese collectivis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tents and approaches. Form two aspects to our country collectivism education development puts forward the proposal.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731.3;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雅芬;集体主义教育的几点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02年10期

2 张红霞;中西方传统集体主义教育之比较[J];理论学习;2003年10期

3 乔法容,张丽华;道德建设新课题:用“两个飞跃”指导农村集体主义教育[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4 向春;;群育:集体主义教育不可或缺的因素[J];教育学术月刊;2008年02期

5 鲁兰沁,李维,高德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教育[J];学术交流;1995年02期

6 李楠;;续谈如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J];华章;2010年06期

7 杨丽君;集体主义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J];陕西教育;1996年10期

8 杨晶;;集体主义教育不可少[J];支部生活;2000年04期

9 王波;;集体主义教育下的个性发展[J];才智;2010年21期

10 莫可今,张玉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集体主义教育导向的重要性[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艳颖;王宪清;;中、小学生集体主义态度的发展研究[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2 张丽娜;唐元贵;;少数民族集体主义传统美德与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A];思考与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论文集[C];2005年

3 曾嘉坤;;改革开放30年背景下的青年集体主义价值观发展研究[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4 张守彩;;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二)[C];2009年

5 汪茵;;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集体主义精神——团结互助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A];“十一五”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6 陆锐;;扎实开展德育工作 创建和谐文明校园[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宁夏卷)[C];2010年

7 李波;王林;;中学德育工作现状分析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8 杨建设;;我国端午龙舟竞渡与体育比赛结合现状及策略[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9 所梅凤;;把传统美德教育与养成教育相结合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四卷)[C];1996年

10 苏阗元;;创新德育模式 引领学生成长[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静波;“集团主义”的日本现衰相[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2 刘凤文;集体主义教育的几个误区[N];工人日报;2003年

3 记者 晓勇;我区第一家社区书屋揭牌[N];西藏日报;2009年

4 杜正祥;如何增强农民轮换工的工会意识[N];六盘水日报;2009年

5 叶飞邋高影;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N];中国教师报;2007年

6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存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体主义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杜正祥;浅析如何增强农民的工会意识[N];六盘水日报;2008年

8 ;哈密地区改革开放三十年辉煌成就回顾[N];哈密报(汉);2008年

9 王强;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感悟“八荣八耻”[N];中国教师报;2006年

10 谷重庆;日本式的现代化[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智慧;人的存在与思想政治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雅君;俄罗斯教育改革模式的历史文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长竹;日本人的集团主义观念初探及对我国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启示[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2 李彦军;高职院校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常晓虹;苏联集体主义教育理论在新中国的传播和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杨焕梅;现代西方集体主义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殷久华;高中思想政治课集体主义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蒋朝林;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王盈;从高中看当代日本的“集团主义”[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朱胜祥;高中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赵静;论日本人的集团意识及其对我国道德建设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丽娜;中学生团队精神及其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890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3890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f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