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中国被收养儿童在美国的身份认同构建

发布时间:2018-01-13 03:38

  本文关键词:中国被收养儿童在美国的身份认同构建 出处:《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被收养儿童 身份认同构建 美国白人


【摘要】:身份认同研究本身的多面性使得各领域研究身份认同问题时聚焦在身份认同的某些方面进行研究。心理学与社会学领域对身份认同问题最为关注,但两者的研究视角不甚相同,甚至有时是相对的。心理学家更注重从个人心理层面进行剖析,而社会学家者更关注在宏观的社会层面上各个群体是如果构建他们的身份认同的。 美国白人收养中国儿童的现象在20世纪90年代才出现并很快发展成跨国收养中前所未有的规模。由此,这些被收养的中国儿童在美国如何构建他们的身份认同的问题急需被研究探索。由于这一问题本身的多面性,用于分析的理论框架也必须是多面的。因此,在理论上,心理学领域的身份认同构建理论和身份认同阶段范例将与社会学领域对少数族裔群体族裔身份认同的研究理论相结合,用于分析这一问题。此外,在实地研究上,美国白人做出何种努力以及如何做出这些努力来帮助被收养的中国儿童构建身份认同将通过对田野研究材料的分析得出。通过结合理论与实地研究,最大限度地对这一问题做一个全面的研究探索。 本论文通过将心理学与社会学领域的理论相结合来分析在美国成长的被收养中国儿童的身份认同构建,得出的结论是半忧半喜的。喜的是美国白人养父母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来培养他们收养的中国儿童对中国文化的认识,这一努力纠正了过去无视跨国收养儿童出生国文化而产生的收养儿童出现身份认同危机的问题。 忧的是,美国白人养父母所采用的方式有问题。美国白人养父母一般通过对中国文化的想象,庆祝各种中国传统节日,以及购买与中国文化有关的产品来对他们收养的中国儿童进行中国文化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只能提供片面的中国文化,并且在深层次上更反映出美国白人养父母本身对华裔少数族裔的偏见和固有看法。 尽管是半喜半忧,对于美国白人收养中国儿童现象以及这些中国儿童在美国如何构建身份认同问题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讨论为未来变化带来希望。随着这些儿童正在进入青少年和成年,在不远的将来,已长成人的这批中国儿童如何看待自己成长在白人社区的身份认同以及他们会对他们的白人父母所做出的努力有何种反应都将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Abstract]:The multidimensional nature of identity studies makes the study of identity in various fields focus on some aspects of identity. The field of psychology and sociology pays most attention to the issue of identity. However,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wo research is not very similar, or sometimes relative. Psychologist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analysis from the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level. Sociologists are more concerned about how groups build their identities at the macro social level. The phenomenon of white American adoptions of Chinese children only appeared in 1990s and quickly developed into an unprecedented scale in intercountry adoptions. The question of how these adopted Chinese children construct their ident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needs to be studied and explored urgently. Because of the multifaceted nature of the problem itself,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analysis must also be multi-faceted. In theory, the theory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the field of psychology and the paradigm of identity stage will be combined with the research theory of ethnic identity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the field of sociology to analyze this problem. In field research. What kind of efforts and how white Americans make to help adopted Chinese children to build their identity will be obtain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field research materials, and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field research. To the maximum extent of this problem to do a comprehensive study and exploration. This thesis combines the theories of psychology and sociology to analyze the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adopted Chinese children growing up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conclusion is half-sad and half-happy. Happily, white adoptive par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have made great efforts to cultivate their adopted Chinese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culture. The effort corrects a crisis of identity in adoptions that have ignored the culture of the country in which intercountry adoptions were born. The worry is that there is a problem with the way white adoptive par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use. White American adoptive parents generally celebrate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 by imagining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purchase of products related to Chinese culture to educate their adopted Chinese children in Chinese culture. Such education can only provide one-sided Chinese culture. It also reflects the American white adoptive parents' prejudice against ethnic minorities. Half happy and half sad. Growing research into the adoption of Chinese children by white Americans and how these Chinese children build their ident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offers hope for future change. As these children move into adolescence. Years. In the near future. How the adult group of Chinese children view their identity as a white community and how they react to the efforts of their white parents will be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research.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7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威;;身份的现代性意蕴[J];唯实;2006年07期

2 闫广芬;杨洋;;累并快乐着——某国家重点中学女教师自我身份认同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彭远春;;论农民工身份认同及其影响因素——对武汉市杨园社区餐饮服务员的调查分析[J];人口研究;2007年02期

4 刘守文;;民间思想和民间思想者——王明生《三十六说》读后[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5 郭杰;葛孝亿;;共识与冲突:我国教师“身份认同”问题的现实审视[J];传承;2009年20期

6 黄宏姣;;民间知识分子的身份尴尬——民间知识分子形象系列研究之二[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郑耀抚;;青年农民工的城市生活体验与身份认同[J];当代青年研究;2010年03期

8 陈丽琴;;建国以来女县长身份认同变迁透析——基于湖北省35个女县长的访谈分析[J];妇女研究论丛;2010年04期

9 潘江曼;;闲逛者的视觉消费[J];学理论;2011年01期

10 马金龙;李录堂;;对银川市八零后回族农民工身份认同及市民化的调查分析[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峰;;农民工的身份认同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A];山西省政治学会纪念建党85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蓝若宇;;我们都是“恶搞者”:从文化的身份认同看恶搞[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泓;;虚拟游戏的身份认同——网络游戏的文化体验之反思之一[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竹琳;;论文化传播全球化背景下的身份认同[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华正新;;结构力量与身份认同:农民工中的青年技工[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6 鲍迎迎;;论《灶神娘娘》中的母女关系与身份认同[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王婷婷;;盛宴的背后——在青春文学中寻找和重构青少年身份认同[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吴新慧;;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状态分析——以杭州市为例[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朱冰;;《包法利夫人》精神批评浅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向荣;;被低估的大师与外省文学的身份认同——兼论文学的地缘政治学[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文学博士 刘伟;身份认同:我们共同焦虑之源[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2 彭兴庭;身份认同关键在社会转型[N];北方经济时报;2006年

3 复旦大学历史系 赵嗣胤;解读1500年的都市繁华[N];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邢军;行业协会的身份认同与法律规范[N];中国社会报;2004年

5 记者 杨彦华;华侨文学奖:身份认同与文化还乡[N];中山日报;2009年

6 萧坊;农民工的身份认同与城市开放[N];福建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王昭;华童寻根:走出身份认同困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8 陶东风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文学的最大危机是什么[N];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韩玉玲;身份认同是农民工平等就业的前提[N];湘声报;2006年

10 吴挺;请君入“圈”[N];计算机世界;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茂森;自我的寻求[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寻阳;我国高中英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4 邓楠;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D];浙江大学;2004年

5 潘艳慧;《新青年》翻译与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常勇;商周青铜艺术身份认同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李清雁;教师是谁[D];西南大学;2009年

8 李益;马丁·瓦尔泽小说《迸涌的流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9 王莹;地方基督徒的身份建构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10 白杨;文化想像与身份探寻[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青;中国被收养儿童在美国的身份认同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黄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身份认同感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胡泽英;第二代成年美籍华裔身份认同的特点[D];外交学院;2008年

4 钟慧;从黑人女性主义视角看黑人女性身份认同之路[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官淑华;理解教师成长中的身份认同:对两位高中英语教师职业生涯的案例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鑫;草根型民间慈善组织身份认同的社会政策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苓;消费者符号价值感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陈灿;春节联欢晚会:“在家感”的营造[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黄静;李碧华情欲小说中的性别政治[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正荣;进城就业农民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173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4173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c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