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中国崛起背景下的亚洲多边主义——如何构建新的亚洲认同

发布时间:2018-01-21 06:53

  本文关键词: 多边主义 政治概念 东亚一体化 东亚共同体 玛丽·居里 百人会 地区一体化 “中国威胁论” 崛起过程 国内政治  出处:《文化纵横》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虽然不见得中国的崛起必须最后以实现欧盟或东盟一样的正式的、法律上的亚洲一体化,但必须构造出亚洲各国家和人民共同接受的文化、价值观、认同。可以说,21世纪世界格局中最重要的事件就是中国的崛起。思想界、政策圈对中国的崛起如何影响中国-美国、中国-西方的关系,似乎思考得很多。相较而言,中国的崛起对于作为一个文化、地理、政治概念的亚洲,以及亚洲各
[Abstract]:Although not necessarily the rise of China must finally achieve the formal, legal integration of Asia, like the European Union or ASEAN, but it must construct a culture and values shared by all Asian countries and peoples.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event in the world structure of the 21st century is the rise of China. How the ideological circle and the policy circle aff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and the West. The rise of china, by contrast, is about Asia as a cultural, geographical, political concept, as well as Asia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分类号】:D73
【正文快照】: 可以说,21世纪世界格局中最重要的事件就是中国的崛起。思想界、政策圈对中国的崛起如何影响中国-美国、中国-西方的关系,似乎思考得很多。相较而言,中国的崛起对于作为一个文化、地理、政治概念的亚洲,以及亚洲各国、尤其是中国的亚洲邻国是什么意义,似乎并未引起非常具体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小明;欧洲多边主义及其对亚太的意义[J];教学与研究;2001年01期

2 王云芳;;多边主义及其当代发展[J];政法论坛;2006年01期

3 覃辉银;;多边主义概念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03期

4 林霖;;欧盟外交中的多边主义理念[J];国际资料信息;2009年02期

5 赵宗锋;;理解多边主义:一种综合解释模式[J];国际论坛;2010年01期

6 斯瓦兰·辛格;张贵洪;;亚洲多边主义:政治实践与理论贡献[J];国际观察;2012年02期

7 朱陆民;刘燕;;东南亚多边主义的特点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8 朱陆民;刘燕;;论东南亚多边主义的发展、特点及其前景[J];长春大学学报;2013年11期

9 扎基·拉伊迪;;多边主义正在走向死亡[J];中国经济信息;2013年08期

10 秦亚青;多边主义研究:理论与方法[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余建军;;美国参与亚太多边安全合作——多边主义的视角[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 祝乃娟;地区多边主义:以合作促互信[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2 记者 席来旺 吴云;联合国秘书长呼吁以多边主义应对挑战[N];人民日报;2009年

3 本报特约评论员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 刘江永;倡导和平的多边主义[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4 朱梦魁;以多边主义应对挑战[N];人民日报;2004年

5 哈佛大学教授 小约瑟夫·S·奈;重振多边主义[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6 李新烽;多边主义是解决全球性问题唯一选择[N];人民日报;2004年

7 刘桂山、马知涵;推动多边主义 深化亚欧合作[N];人民日报;2004年

8 本报驻罗马记者  穆方顺;意法欲结为“欧洲多边主义”轴心[N];光明日报;2006年

9 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教授 王宝付;坚持多边主义 实现共同安全[N];人民日报;2005年

10 本报特约评论员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 刘江永;反对国际暴力 倡导和平[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云芳;走向有效的多边主义[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许宁;科技革命对多边主义的多维建构效应探析[D];吉林大学;2010年

3 王良生;多边主义视角下的东盟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嘉航;多视角下的多边主义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2 高志成;个体主义范式下的多边主义生成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3 陈海燕;欧盟多边主义:理念、实践及对中欧关系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朱颖;日本在亚洲实践多边主义的原因及困境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5 姜周峰;东亚多边主义发展及其前景分析[D];武汉大学;2005年

6 李冰;当前中国的多边主义外交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7 张子介;多边主义与东北亚安全合作[D];辽宁大学;2011年

8 郭平;多边主义与战后欧洲长和平[D];南京大学;2013年

9 吴原;冷战后中国周边政策中的地区多边主义:演变与动机[D];外交学院;2007年

10 骆沙莉;多边主义:国际制度与主导国家之间的互动[D];外交学院;2002年



本文编号:14507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4507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c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