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社会主义改革为何失败
本文关键词: 东欧 社会主义 改革 出处:《人民论坛》2017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东欧社会主义改革失败的原因是较为复杂的,但简要地来分析,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斯大林强加给东欧的僵化模式过于强大,对东欧社会主义的发展造成了毁灭性的负面影响。其二,是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重要性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
[Abstract]:The reasons for the failure of socialist reform in Eastern Europe are complicated, but in brief analysis, there are two main reasons. One is that Stalin's rigid model imposed on Eastern Europe is too strong. Seco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mbination of socialism and market economy has not been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D73/77
【正文快照】: 东欧反斯大林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早在苏联模式和家,几次重大的反斯大林化事件的发起者(比如,铁托、哥穆斯大林理论在东欧推进之初就开始了,当时东欧各国共尔卡、杜布切克以及纳吉等)都是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产党内部都存在着许多带有民族主义色彩和独立意识的领导人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曜;;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纪念中国社会主义改革30年[A];改革开放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解决“信心”与“信任”问题的若干思考——关于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A];“邓小平理论与21世纪中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赵曜;;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纪念中国社会主义改革30年[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4 朱媛;;戈尔巴乔夫与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路径选择比较——执政党社会主义改革的经验与教训[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5 陈新汉;;马克思社会自我批判视阈中的中国社会主义改革[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6 朱晶;;社会主义改革与文艺的多重结构[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九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3年年会论文集[C];1993年
7 陈新汉;;哲学视域中的人民主体[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8 王青松;;社会资本主义[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9 张森林;;邓小平领导改革成功的基本经验与理论创新[A];回首50年 展望新世纪——吉林省纪念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1999年
10 范浩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处理好四大关系[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 杨双;国外社会主义改革的阻力[N];社会科学报;2006年
2 中共营口市委党校 张铁民;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历史必然性问题的思考[N];营口日报;2008年
3 陈友义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三中全会开启的农村社会主义改革[N];汕头日报;2008年
4 张铁民;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辉煌业绩[N];营口日报;2011年
5 重选祖;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N];内蒙古日报(汉);2001年
6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理论调研组;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N];重庆日报;2000年
7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原党委副书记 教授 刘书林;正确的导向 严密的论证 翔实的资料 巨大的影响[N];光明日报;2011年
8 ;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改革[N];北京日报;2011年
9 ;深切缅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10 中共中央党校科社部教授 王怀超;中国改革的八条基本经验[N];北京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怀超;当代中国改革的认识轨迹[D];中共中央党校;199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晓慧;邓小平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李万银;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理论贡献之我见[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3 李宏;十年建设时期党对社会主义改革的探索及其历史经验[D];西北大学;2006年
4 陈彪;古巴社会主义改革初探[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兰慧;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评价标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6 娄银梅;社会主义改革中的中国共产党忧患意识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7 唐欣;越南社会主义改革理论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赵红;西方“第三条道路”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启示[D];吉林大学;2008年
9 王艳;论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D];吉林大学;2009年
10 赵二龙;试论中国新时期的制度创新[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548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454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