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青年族群融合的政策与启示
本文关键词: 人民行动党 青年族群 融合 新加坡 出处:《青年探索》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新加坡实现经济腾飞,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得益于新加坡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新加坡虽然地理空间狭小,但是移民人口众多,族群结构庞杂,宗教信仰多元,极易产生身份认同危机,导致社会割裂、族群对立。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以青年族群为关注焦点,采取健全基层社会组织,促进青年族群融合;体验不同族群文化习俗,引导青年族群融合;强化法律执行手段,营造青年族群融合氛围,从而为塑造多元族群、宗教、文化和谐共处的新加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Abstract]:Singapore achieved economic growth, to become Asia's "four little dragons" for the first time, thanks to the Singapore Singapore harmonious and stable social environment. Although the geographical space is narrow, but immigrant population, population structure complex, multi religious, easy to produce identity crisis, leading to social fragmentation, ethnic antagonism. The people's Action Party of Singapore in the youth group as the focus, to improve the grass-roots social organization, promoting youth ethnic fusion; experience different ethnic culture and customs, and guide the young ethnic fusion; strengthen law enforcement means, to create a young ethnic integration atmosphere, so as to create ethnic, religious, cultural and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Singapore, provide a solid foundation.
【作者单位】: 上海市虹口区行政学院教研室;
【分类号】:D733.9
【正文快照】: 新加坡作为一个城市国家,多年来一直以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而著称于世,是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国家效仿的楷模。新加坡虽在人口构成方面族群众多,但国内政局从不因族群融合问题而掣肘,这主要得益于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确立的多元种族主义政策,尤其在青年族群融合方面的政策。一、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欧树军;;新加坡政治中的逆向参与机制——东亚五国一区政治发展调研报告之七[J];文化纵横;2010年05期
2 吴浩;;执政党与青年组织间的良性互动探讨——以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青年团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俐;张恒;;基于文化生态学理论的泉州民居海外多元文化特征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3期
2 袁同成;;社会转型期农村养老模式的变迁趋势探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6期
3 王军红;;人文视角下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包海英;戚欣;;试对企业家创新精神的文化社会学分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范兴坤;;随社会而变:图书馆转型的历史内源[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1年01期
6 张晨昕;李梦桐;;瑜伽文化在我国传播原因的文化社会学分析[J];搏击(体育论坛);2010年06期
7 张晨昕;李梦桐;;瑜伽文化传播社会功能的文化社会学分析[J];搏击(体育论坛);2010年07期
8 钟文正;;日本足球职业化改革成功的文化学剖析——兼论对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启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孙建华;杨秉强;;鲁商思想文化元素初探[J];商业研究;2011年04期
10 隋月红;;文化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理论与证据[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春雁;;构筑和弘扬地方先进检察文化——面对新时期的理性思考[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林星;;文化社会学视野下的闽南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及变迁[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林星;;文化社会学视野下的社会风俗变迁——以近代福州为例[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德伟;;历时态的西方国家战略工程的文化模式[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珊珊;;河南灵宝道情皮影研究[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3辑)[C];2012年
6 宋宁而;范晴;;胶东祭海仪式变迁——以田横镇黄龙庄祭海为例[A];2013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四届海洋社会学论坛论文集[C];2013年
7 宋娟;乔洁;;科学发展观下的文化传承研究——以北方年画艺术保护途径为例[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3年
8 解学芳;臧志彭;;网络文化产业公共治理全球化与国家网络文化安全[A];全球治理:新认识与新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12年
9 梁潮;;80后:别无视心理生活对身体生活的依赖[A];东方丛刊(2005年第4辑 总第五十四辑)[C];2006年
10 易宝红;王敏坚;;人类学视域下吴越民俗体育的嬗变——以浙江海盐滚灯为例[A];2014第二届海峡两岸体育运动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彬;当代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鑫渝;土地制度变迁视野下的哈萨克牧区社会[D];吉林大学;2011年
3 龚茂富;青城派武术生存现状及传播方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4 吕红日;教师“知识分子”角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建梅;培养双语双文化人: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人类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建忠;唯物史观视域中曼海姆知识社会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贺夏蓉;多重视角下的女书及女书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长顺;生态学视野下的西汉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梁俊海;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人力资源建设问题探索[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唐卫青;“灵”与“人”[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大鹏;社区文化建设绩效评价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2 平海啸;儒家孝悌思想与和谐人际关系的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新国;传统忧患意识与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薛莉;传统到现代:南京流动回族族际通婚观念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钱宇春;论新农村法律文化建设的背景、特征及其路径[D];江苏大学;2010年
6 田硕;审美体验与解读[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7 郑国武;王安中诗文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琛;三坊七巷文化品牌的传播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朝霞;三坊七巷文化对女性意识觉醒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程晔;当代大众文化视域中的大学审美文化建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文;;长期执政的人民行动党遭受执政以来最大选举挫折 新加坡“好政府主义”将谢幕[J];世界博览;2011年11期
2 孙景峰;匡竞;;试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忧患意识教育[J];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04期
3 石国亮;;当今世界青年组织的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12期
4 郑长忠;;青年化社会背景下的共青团使命——网络时代中国政治的新命题[J];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景峰,满振刚;人民行动党与新加坡司法体系[J];东南亚纵横;2004年12期
2 何建平;人民行动党的执政方略[J];企业文明;2004年12期
3 孙景峰;;新加坡立法体系与人民行动党[J];南洋问题研究;2005年04期
4 王瑜;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原因简析[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5期
5 孙景峰;;民情沟通与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社会基础的巩固[J];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02期
6 蔡定剑;;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是怎样为民服务的[J];党的建设;2006年06期
7 赵明仁;;“形散神聚”: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印象[J];当代贵州;2006年16期
8 王荣阁;;中国学者对“新加坡之谜”的新解读——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研究述评[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 贺荣荣;;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启示[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6年01期
10 张志成;;人民行动党的得失观[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董敏;;浅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基于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的根本原因[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2 李路曲;;简论新加坡政府的宪政建设[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3 游斐;;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述要[A];世界政党格局变迁与中国政党制度发展——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六辑)[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姜跃;人民行动党善用价值观引领社会[N];学习时报;2014年
2 梁丽萍;“以民为本,,与时并进”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N];学习时报;2003年
3 中央党校第23期一年制中青班赴新加坡考察团;人民行动党在新加坡政治体制中的主导地位[N];学习时报;2008年
4 李爱明;人民行动党的变与不变[N];华夏时报;2011年
5 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 赵付科;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的经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刘建军;人民行动党狮子与绵羊的博弈[N];社会科学报;2003年
7 中央党校第23期一年制中青班赴新加坡考察团;人民行动党在新加坡政治体制中的主导地位[N];学习时报;2008年
8 姜卫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与社团的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傅思明 罗淦;新加坡的权力运行与监督[N];学习时报;2012年
10 李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王尘子;廉洁从政 植根人民[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来良;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威权治理的嬗变[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2 周碧波;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能力建设及其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熊然;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研究[D];外交学院;2012年
4 陈倩琳;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形象建设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5 匡竞;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忧患意识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贾丽敏;人民行动党建设和谐新加坡的基本方略探析[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7 张s鷖
本文编号:14609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460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