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宪法偶像的破坏者
本文关键词: 美国宪法 共和国 宪法学者 正当性 美国总统 破坏者 总统制 衰落 美国政治 新保守主义 出处:《读书》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二○一○年四月,耶鲁法学院的布鲁斯·阿克曼教授应普林斯顿大学之邀发表当年度的塔纳人类价值讲座。阿克曼向在场听众并且最终是向美国宪法学者乃至整个社会敲响了一声宪法的警钟:"美利坚共和国的衰落。"暑假过后,哈佛大学出版社于十月份出版了阿克曼的同名新著《美利坚共和国的衰落》(Bruce Ackerman,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American Republic,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0)。岁末,阿克曼教授入选《外交
[Abstract]:Two April 2010, Professor Bruce Ackerman of Yale law school should be invited by Princeton University: when the human value. The annual lecture at Ackerman to the audience and ultimately sounded the alarm sound to the United States Constitution constitutional scholars and the whole society: "the decline of the American Republic." after the summer vac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Ackerman of the same name by < > the decline of the American Republic in October (Bruce Ackerman,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American Republic,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The end of the year, Professor Ackerman selected "diplomacy
【分类号】:D771.2
【正文快照】: 二○一○年四月,耶鲁法学院的布鲁斯·阿克曼教授应普林斯顿大学之邀发表当年度的塔纳人类价值讲座。阿克曼向在场听众并且最终是向美国宪法学者乃至整个社会敲响了一声宪法的警钟:“美利坚共和国的衰落。”暑假过后,哈佛大学出版社于十月份出版了阿克曼的同名新著《美利坚共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决不放过任何机会[J];当代学生;2005年17期
2 万君;;英美两国代议制度结构性差异的成因[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朱卫卿;;思想与现实的交错:共和思想视阈下的美国政治制度建构[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江振春;;模糊语言学视角下的美国宪法稳定性[J];学术界;2007年04期
5 蒋永甫;;论美国的总统选举人制度[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4期
6 栾晓光;;试论违宪审查权在美国政治制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年02期
7 杨捷;;美国应对国际危机决策机制的演化及其缘由[J];前沿;2011年12期
8 李道揆;试论美国宪法的限权政府原则[J];美国研究;1987年04期
9 曾尔恕;黄宇昕;;二十世纪美国联邦制的发展——以联邦与州的分权为视角[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刘亚平;;辖区政府间竞争的制度框架:美国的经验及其启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傅;宋荐戈;;略论共和国三代领导集体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袁芳;;美印安全合作框架与中美印非均势外交平衡的重构[A];湖南省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共运史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台恩普;;肯尼亚共和国老龄工作一瞥[A];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4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4年
4 葛壮;;关于前南境内民族冲突问题的评析[A];宗教与民族(第壹辑)[C];2002年
5 陈新汉;;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关于共和国历史中“社会危机”的思考[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6 陈明显;;光辉的道路 丰富的经验[A];探索新路构筑辉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论文集[C];1998年
7 唐根华;李洪华;;试论毛泽东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姜义华;;孙中山思想发展学理上的重要准备——跋新发现的一份孙中山购书清单[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9 杨征;;浅析新疆民族分裂主义“三股势力”的反动性[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10 姚文烈;;人生八十最风流 共同开创第二春[A];探索中国特色养老之路——江苏2003·健康老龄化和养老模式文选[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冯俊扬;美国民权组织状告政府违法窃听[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2 萧敬;为何美国移民不得当总统?[N];世界报;2006年
3 见习记者 沈轶伦;韩正会见几内亚比绍总统[N];解放日报;2006年
4 ;回良玉将出访拉美四国[N];人民日报;2008年
5 欧雅;中吉关系 友好交流不断扩大[N];人民日报;2007年
6 记者 杨晓;蒋巨峰会见马拉维共和国总统[N];四川日报;2008年
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印度共和国联合声明[N];人民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李伟;假冒伪劣给共和国带来沉重的代价![N];市场报;2001年
9 本报首席记者 郑若麟;法国第五共和国走向终结?[N];文汇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孙锦;领先的思维是制胜的法宝[N];深圳特区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航;多边贸易体制与美国的霸权权力[D];外交学院;2008年
2 吕小康;社会转型与秩序变革:潜规则盛行的社会学阐释[D];南开大学;2009年
3 张哲馨;推销总统:作为执政策略的白宫政治营销[D];复旦大学;2008年
4 刘晨光;建构政制:思想与统治[D];复旦大学;2009年
5 沈国麟;控制沟通[D];复旦大学;2006年
6 葛新蓉;俄罗斯区域经济政策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7 王泰;当代埃及的威权主义与政治民主化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8 刘彦;应对变化的世界:冷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1990-2006年)之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9 杨景明;转型以来韩国与俄罗斯政治精英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何志龙;塞浦路斯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明;美国两党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董超;从总统否决权看美国总统与国会的权力斗争[D];外交学院;2009年
3 任航;代议制的美国模式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魏海群;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历史发展及其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柴传奇;美国弹劾制度初探[D];西南大学;2008年
6 任丽娜;共和国的基本精神及其制度体现[D];吉林大学;2007年
7 容洁;美国总统与国会在危机处理中的权力之争[D];外交学院;2004年
8 刘慧;理解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外交政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郝文娟;1997-2007年美国对香港政策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10 陆清江;“三权分立”民主体制对美国外交决策的影响[D];延边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605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460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