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是苏联亡党亡国的重要原因——回应蒋德海、竹立家教授
本文关键词: 苏联解体 苏共败亡 干部特权 特权腐败 利益集团 出处:《探索与争鸣》2014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苏联解体、苏共败亡是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而腐败尤其是干部腐败是其中不能忽视的重要原因。苏联的腐败最初源自斯大林时期的干部特权和干部的等级制。这种制度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被不断强化并最终固化,直接促成了利益集团的形成。利益集团借助于公权,损公肥私,瓜分社会财富,控制社会资源,在戈尔巴乔夫时期设租、寻租、权钱交易。聚敛了大量财富的腐败官员直接助推了苏联的解体。腐败的根源是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制度。对在制度上和苏联有传承关系的中国而言,建构成熟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政治昌明、社会和谐的保障。
[Abstract]: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 Communist Party were the result of the interaction of various factors. Corruption, especially cadre corruption, is an important reason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The corruption in the Soviet Union originated from the privileges of cadres and the hierarchy of cadres in Stalin's time. This system was constantly strengthened and finally strengthened in Brezhnev's time. Solidified. Directly contributed to the formation of interest groups, interest groups with the help of public power, loss of public gain, division of social wealth, control of social resources, in the Gorbachev period of rent, rent-seeking. The corrupt officials who amassed a lot of wealth contributed directly to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Soviet Union. The root of corruption is a highly centralized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ystem. Constructing mature socialist democratic politics is the guarantee of political prosperity and social harmony.
【作者单位】: 东华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系;
【分类号】:D751.2
【正文快照】: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甫一形成,即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剑指腐败。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2013年,党的十八大结束不久,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旋即召开,习近平在会上高屋建瓴地指出:“腐败是社会的毒瘤。如果任凭腐败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黄军甫;干部委任制:苏共执政能力衰竭的根源[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叶书宗;;青出于蓝胜于蓝——中苏改革斯大林模式之比较[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述红,黄仕红;应对WTO挑战的司法审查制度改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2 杨泽章;;托克维尔与自由的正当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陈海平;;困境与进路:司法改革语境中的量刑程序改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4 赵宗亮;;权利政治初论——方法、观念与实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5 闫海;;基于司法独立的我国司法预算制度重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6 田飞龙;;中国村民自治的研究现状与理论新思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7 钟娟;姜起民;;行政相对人监督行政的理论基础[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周德海;;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与社会主义的公有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储新宇;美国总统与国会争夺外交主导权的根源及实质[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10 高新华;论以人为本司法观的理论基础——从新宪法修正案谈起[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增刚;;国际关系的双层博弈框架:一个新政治经济学的思路[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刘业进;莫志宏;;从集中控制到框架条件管理——城市规划的演化理论视角[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4 孙光骏;;论当前宪政制度下的独立行使检察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梁晓淮;张洪得;;独立化 公开化 法制化——检察机关侦查权内部制约机制的检讨与重构[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王祺国;;论和谐司法[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王学成;;我国检察权制约行政权的制度构建[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朱全景;;论检察机关贯彻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黄韬;;考察我国法院处理不良金融债权争议案件的政治维度[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何军;;有效性:共产党执政体系的治理绩效基础[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4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秀红;乔治·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制的初步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7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郭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D];南开大学;2010年
9 叶凡美;“内部改进”与美国早期国家构建(1801-1833)[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潘崇;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会丽;论税务行政复议制度[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秦中蕾;法律保留原则下的基本权利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旭东;《劳动合同法》立法过程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陈莹;私力救济的法经济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胡骏军;法治背景下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郭春阳;司法能动抑或司法克制——“洛克纳案”之辩[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文竹;明朝中后期的商业走向及其策略变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贺磊;自由心证的法理与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刘基华;论罪刑法定原则在当代中国的实现[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章烽;论司法能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马龙闪;;谁是苏联提出反对个人崇拜的第一人——兼及苏共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的评价问题[J];探索与争鸣;2011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沈其敬;法治文明高于伦理文明吗──与蒋德海先生商榷[J];探索与争鸣;1997年05期
2 曾祥云;;民主的好坏并非由民主本身来检验——与蒋德海教授商榷[J];探索与争鸣;2014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孟兆艳;民工应有参政议政的权利[N];联合时报;2006年
,本文编号:14725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472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