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从王希天事件看“大和”精神背后的日本极端军国主义

发布时间:2018-03-15 01:02

  本文选题:古代日本 切入点:人道精神 出处:《兰台内外》201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圣德太子曾在《宪法第十七条》中引用《论语》中这样一句话:"礼之用,和为贵",深显了古代日本统治者对"和"的重要性的认知。"和",乃和平、和睦、和谐之总义,可视和谐为小和,和睦为中和,唯和平方为大和。"大和"意为一种超凡脱俗、四海维和的理想境界。然而,向来宣称"大和"精神的日本,其极端军国主义分子却在关东大地震爆发后,置人道精神于不顾,疯狂虐杀旅日华
[Abstract]:Prince Zhengshende once quoted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s saying in Article 17th of the Constitution: "the use of propriety is of great importance", which show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harmony" by the ancient Japanese rulers. "Harmony" is the general meaning of peace, harmony, and harmony. Harmony can be seen as a small harmony, harmony as a neutralization, and harmony as a great sum. "Daihe" means an ideal realm of transcendent, all-around peacekeeping. However, Japan, which has always proclaimed the spirit of "great harmony", However,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Great Kanto earthquake, the extremist militarists ignored the spirit of humanity and killed in Japan and China in a frenzied manner.
【作者单位】: 吉林省档案馆;
【分类号】:D73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家骅;儒家思想与古代日本人的“孝”道[J];日本学刊;1992年02期

2 王坤;;大宰府的成立与古代日本对外意识之嬗变[J];日本问题研究;2013年03期

3 章林;;古代日本的“东国”[J];外国问题研究;2013年03期

4 章林;;古代日本皇亲政治的形成及其特点[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5 张中秋;;对中日法律文化交流的透视──以它们成败得失的原因为对象的比较[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年03期

6 李卓;;古代日本的五等亲制与中国的五服制[J];日本研究论集;1999年02期

7 闻樝;;邻邦记忆片段——日本印象[J];创造;2014年01期

8 章林;;日本律令时代的身份秩序[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9 潘畅和;;古代日本与朝鲜的特殊阶层——武士与两班之比较[J];日本学刊;2010年05期

10 李卓;;古代中华制度文明在日本的结局——中国文化对日本影响的再认识[J];东北亚学刊;2012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石立;古代日本的木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胡丹;《东亚世界与古代日本》翻译实践报告[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2 李国梅;古代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及融合述论[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建英;古代日本人樱花观的变迁[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4 袁谧;关于古代日本国家考试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沁菁;古代日本人的樱花观[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6 卢超平;日本古代律令国家的驿传马制度[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倪佑密;略论古代日本货币的历史意义[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8 姚琼;素戋鸣尊神话与古代日本人信仰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9 王晓;儒学东传及对古代日本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137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6137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a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