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路径依赖视角下中越两国权力监督改革比较

发布时间:2018-03-15 12:08

  本文选题:权力监督 切入点:正式规则 出处:《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路径依赖的微观视角分析,中越两国在权力监督改革方面呈现出三个方面的异同。即,在正式规则方面,两国在改革的深层动力与实践取向上具有共同性,而在宪政制度、国家治理模式、法律规制等方面由于历史传统不同而表现出了差异性;在非正式规则方面,两国改革的共同障碍来源于权力崇拜与服从型政治文化的影响,而意识形态与文化信仰的差异则导致各色监督学说亲疏有别并使得两国权力监督改革表现出不同的变数;既得利益群体在体制变迁惯性推动力方面,其共同性表现为态度认知与风险成本使得内发式监督几无可能,而差异性则表现为由权力红利的积累速度、总量及对社会分配的影响而导致不同的改革难度与压力。从本质上看,中越两国权力监督改革能否成功,关键取决于执政党对改革是否保持有效的控制力。
[Abstract]:Based on the microcosmic perspective of path dependence, there are thre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reform of power supervision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 In the informal rules, the common obstacle of the reform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comes from the influence of 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power worship and servitud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deology and cultural belief leads to different theories of supervision and makes the reform of power supervision in the two countries show different variables. The commonality is that attitude cognition and risk cost make it almost impossible for internal supervision, while the difference is the speed of accumulation of power dividend. In essence, the success of the power supervision reform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 depends on whether the ruling party maintains effective control over the reform.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行政监督体系的完善和发展研究”(09BZZ013)中期成果
【分类号】:D630.9;D73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淮安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根治腐败:建立健全“权力监督”机制[J];行政与法;2001年04期

2 筱陈;;“权力”与“权利”[J];领导文萃;2008年11期

3 孙季萍;中国古代的权力监督制度[J];东岳论丛;2001年04期

4 李爱华;;西方发达国家权力监督介绍及启示[J];阵地与熔炉;2004年01期

5 贺然;;论弹劾制[J];时代人物;2008年04期

6 王华;;制度设计中的创新与缺陷——孙中山的分权制约和权力监督思想初探[J];学理论;2010年30期

7 于洪生;建构适应市场经济的权力监督机制[J];发展论坛;1996年09期

8 周智;;论人民政协对国家权力监督的性质[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9 王海燕;;中西权力监督制度对比[J];品牌(理论版);2010年10期

10 赵海京,沈惠珍;重视乡镇行政权力监督中的问题[J];江南论坛;199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普;;关于把述职评议作为权力监督的一种有效形式的几点思考[A];纪念甘肃省人大设立常委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四川省委统战部课题组;;以社团为载体团结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A];中国社团发展与统一战线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何海兵;马西恒;;利益关系协调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A];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6年

4 刘葱葱;徐海涛;;从社会利益关系的整合看和谐社会的建构[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汤啸天;王晓晶;;以权利平等促进利益平衡 实现社会和谐发展[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6 李景鹏;;论政府与人民的利益表达[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7 喻泽丽;;构建和谐社会——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观念的碰撞和利益的磨擦[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洪远朋;陈波;;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社会利益关系的十大变化[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8)[C];2008年

9 李腊生;詹爱霞;;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阶层分化与利益整合[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曾小龙;欧阳晓东;;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选择:堵+疏[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肇中 娄底市娄星区政协副主席;让民主监督成为政治清明的保障[N];湘声报;2009年

2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夏禹龙;何种利益博弈有利于社会和谐[N];社会科学报;2007年

3 李鹏;老百姓关心啥,政府工作报告里就有啥[N];莱芜日报;2007年

4 郭红霞;促进社会和谐须着力解决几个问题[N];宁夏日报;2008年

5 王建平;协调利益群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N];中国社会报;2006年

6 邵东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周乐彬;民主小议[N];湖南日报;2009年

7 吴德星;建立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N];学习时报;2008年

8 金海燕;查一查那“来头”有多大[N];工人日报;2003年

9 本报评论员 魏英杰;“立法辩论”胆子还可以大些[N];杭州日报;2008年

10 省委常委、副省长 魏宏;“改善民生”更重要是一种执政行为[N];四川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扩建;转型期地方核心行动者行动逻辑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2 许和隆;冲突与互动:转型社会政治发展中的制度与文化[D];苏州大学;2006年

3 何影;利益共享的理念与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张莉;社区参与:社会稳定的基础[D];吉林大学;2011年

5 陈晶;甘肃藏区民族乡村社会阶层分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6 焦娅敏;马克思利益范畴在社会矛盾理论中的地位及当代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彭萍萍;欧盟利益集团与政策制定[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8 赵玉洁;当代中国改革进程中的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徐静;欧盟多层级治理下利益集团对欧盟决策过程的作用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胡爱敏;欧盟多层治理框架内欧洲公民社会组织的政治参与[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小惠;当代中国利益群体影响公共政策的行为逻辑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2 王姗姗;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中县级权力监督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3 丁向东;正确处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与构建和谐社会[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静;我国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创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张涛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利益均衡问题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7年

6 刘凤斌;当代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党政关系问题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孔德静;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利益群体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佳;论马克思的物质利益观及其意义[D];内蒙古大学;2009年

9 周烁;我国利益群体多元化与政治秩序的稳定[D];东南大学;2006年

10 马耀斌;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159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6159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8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