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减贫与发展的国际经验
本文选题:少数民族 切入点:减贫 出处:《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摘要】: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存在少数民族,并在保护少数民族权利方面具有共识,尽管这一共识仍然伴随着众多的分歧。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试图解决国内不同族群之间的融合以实现国家的整合,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如何帮助少数民族摆脱贫困实现自主可持续的发展则是当务之急,其最终目的都是力图实现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凝聚与国家认同。为此各国都根据本国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民族政策。
[Abstract]:Minorities exist in most countries of the world and have a consensus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of national minorities, Although this consensus continues to be accompanied by numerous differences, for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attempts are made to resolve the integration of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within the country in order to achieve national integration.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how to help ethnic minorities out of poverty and achieve sustainable and autonomous development is an urgent task. The ultimate aim is to realize the unity, cohesion and national identity among the nationalities in China, for which all countries have formulated a series of targeted national policies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ir own countries.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分类号】:D57;F113.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新现;;苏共处理民族关系的教训启示:以民族关系和谐促进社会和谐[J];蚌埠党校学报;2007年03期
2 任娜;马来西亚“新经济政策”下的种族与阶级分野[J];东南学术;2003年05期
3 曹云华;试论马来西亚的“新经济政策”──从华人与原住民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J];东南亚纵横;1998年02期
4 陈君;周济申;王岑会;;多民族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路径选择——浅析1970~1990年马来西亚新经济政策[J];东南亚纵横;2006年11期
5 郭继光;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协调——印尼与马来西亚的比较分析[J];东南亚研究;2000年Z1期
6 雷春斌;论东南亚少数民族人权问题[J];东南亚研究;2001年02期
7 贾娅玲;;印度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熊坤新,陶晓辉;印度帮助落后地区的措施、成就和经验[J];科技导报;2001年09期
9 张兵;;从黎敦山的发展看泰国北部反贫困的经验[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8年01期
10 张向斌;;越南发展农业农村的举措和经验[J];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亚利;陈自强;;印度农村合作社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6期
2 俞云平;;浅论新经济政策对马华族群关系的影响[J];八桂侨刊;2008年03期
3 黄彬;浅议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有效经验和措施[J];商业研究;2003年07期
4 杨龙;;浅析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政策[J];沧桑;2010年08期
5 杨洪贵;论澳大利亚民族认同的形成与演变[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陈衍德;全球化格局中的东南亚穆斯林[J];当代亚太;2005年03期
7 陈君;周济申;王岑会;;多民族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路径选择——浅析1970~1990年马来西亚新经济政策[J];东南亚纵横;2006年11期
8 侯兴华;张国儒;;泰国傈僳族[J];东南亚纵横;2008年09期
9 许利平;骆永昆;;马来西亚的种族政治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1年03期
10 郭继光;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协调——印尼与马来西亚的比较分析[J];东南亚研究;2000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颖军;许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欧洲少数人权利保护机制的特点[A];2013年中国民族法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鑫华;民族关系协调发展与政治稳定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张慧霞;国际人权法视野下少数群体权利保护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3 孔一蕾;大卫·马洛夫小说中的澳大利亚家园建构[D];苏州大学;2011年
4 王铁志;德昂族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5 韩高举;中国奶业发展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6 胡洪曙;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分析与改革路径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5年
7 裴婷婷;中国少数民族人权保障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8 廖小健;战后马来西亚族群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9 杨建青;中国奶业原料奶生产组织模式及效率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10 孙弘;东北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静;多元文化视角下澳大利亚原住居民民族身份确认同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2 薛术洁;“308大选”后的马来西亚政局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赵明;法国农村发展政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4 王春力;中央与自治区政府间权力划分问题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郭建民;政治学视野下的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孙美霞;国际法上少数人权利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7 李洁;1988年以来缅甸民族政策的演变及影响[D];云南大学;2011年
8 刘丽莉;澳大利亚土著民族教育新政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仲杰;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欣;“两少一宽”刑事政策的法理分析[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丹;;印度农村建设[J];当代亚太;2006年06期
2 曹云华;试论马来西亚的“新经济政策”──从华人与原住民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J];东南亚纵横;1998年02期
3 赵洪;马来西亚农业发展的成就与问题[J];东南亚纵横;1998年03期
4 郭继光;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协调——印尼与马来西亚的比较分析[J];东南亚研究;2000年Z1期
5 迪拜耶什·阿南德;戴维·斯托里;杨大群;;帝国主义研究文献[J];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04期
6 李一平;试论马来西亚华人与马来人的民族关系[J];世界历史;2003年05期
7 熊坤新,陶晓辉;印度帮助落后地区的措施、成就和经验[J];科技导报;2001年09期
8 徐晓旭;;罗马统治时期希腊人的民族认同[J];历史研究;2006年04期
9 王望波;马来西亚“新经济政策”的调整及其对华人经济的影响[J];南洋问题研究;1996年02期
10 常永才;边远民族地区双语扫盲项目的开发——印度部落案例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志祥;;民族政策系统分类探讨[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抓紧抓好民族政策再教育[J];中国民族;1980年02期
3 石亚洲;关于建立民族政策学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0年03期
4 郑法文;跨世纪民族工作思路与贯彻和完善民族政策[J];民族团结;2000年04期
5 多麻加布,马继军;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政策[J];青海民族研究;2000年02期
6 陈官炼,戴楚洲;张家界市落实民族政策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7 周健,向济萍;党的民族政策在广西的成功实践[J];桂海论丛;2001年03期
8 何叔涛;党的民族政策在云南的成功实践[J];今日民族;2001年07期
9 杨宗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在云南的实践[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10 张作哈;牢记历史 开创未来——党的民族政策在凉山的成功实践[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1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是推动民族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黑龙江省民族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周少青;;多元文化共生下的民族政策与国民教育[A];共识(2012春刊07)[C];2012年
3 郝时远;苏雪;;郝时远评析“第二代民族政策”系列文章观点摘编[A];共识(2012春刊07)[C];2012年
4 胡鞍钢;胡联合;;第二代民族政策:促进民族交融一体和繁荣一体(观点摘要)[A];共识(2011秋刊06)[C];2011年
5 郝时远;;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完善民族政策[A];共识(2011秋刊06)[C];2011年
6 袁伟东;周青;;“五族共和”与孙中山民族政策之延伸[A];“辛亥革命与民族振兴”论坛交流材料[C];2011年
7 杨海新;;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黑龙江省民族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田联刚;;中国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全面保障少数民族人权(节选)[A];共识(2010春刊03)[C];2010年
9 铁木尔;詹俊峰;王海燕;;中国的民族政策过时了吗?——铁木尔访记录[A];共识(2012春刊07)[C];2012年
10 余同元;;中国民族政策史研究的开拓与创新——《明朝民族政策演变史》评介[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沙星海;认真落实民族政策[N];平顶山日报;2007年
2 陕西华祥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经理 蔡胜明;使党的民族政策在企业深入人心[N];陕西日报;2007年
3 陈梧桐;揭示明朝民族政策演变的轨迹[N];学习时报;2006年
4 申进科邋郭宗辽 本报记者 周玉林;让党的民族政策深入人心[N];中国妇女报;2007年
5 廖江泉;民族政策加快道真新农村建设步伐[N];贵州日报;2007年
6 肖瑶;省政府民族政策检查组到我区检查工作[N];毕节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钱丽;确保民族政策落实[N];贵阳日报;2008年
8 实习生 齐展;省政府民族政策执行情况检查组对我市民族政策落实情况予以充分肯定[N];辽源日报;2008年
9 徐侃;国务院民族政策检查组来宜[N];安庆日报;2008年
10 彭颖;省检查组检查我市民族政策贯彻情况[N];六盘水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许安平;清代民族政策法制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贺琳凯;新中国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互动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3 纪楠楠;辽代民族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崔庆植;全球化背景下的思考:中国民族政策及朝鲜族历史、现状与未来[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5 龚志祥;新中国民族政策过程及实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李进宝;唐贞观年间民族政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7 方高峰;六朝民族政策与民族融合[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8 谭玉林;我国民族团结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丽君;建国后我国民族政策的历史发展和现实思考[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鲁静;少数民族对民族政策的认同感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桃;用科学发展观构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皇丽秋;论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5 高桂兰;英国的民族政策对我国民族政策的启示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6 图雅图;蒙古族对我国现行民族政策的理解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7 徐艳;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民族政策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8 陈鹏飞;1978-1989年党的民族政策演变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
9 王宇君;中国“第二代民族政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10 吕光明;刘锦棠的民族政策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813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681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