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第二次革命”影响及走向
本文选题:穆斯林兄弟会 切入点:埃及人 出处:《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年08期
【摘要】:正2013年7月3日,埃及军方罢黜第一位民选总统穆尔西,引发"挺穆"民众与军方之间、"挺穆"民众与"倒穆"民众之间的长时间大规模对抗和冲突,以及各派政治力量之间新一轮激烈的权力角逐。埃及政局再度陷入混乱无序状态,国家政治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艰难探索前行,对地
[Abstract]:On 3 July 2013, the Egyptian military ousted the first democratically elected President Morsi, triggering a long period of large-scale confrontation and conflict between the "pro-mu" population and the military, and between the "pro-mu" population and the "downtrodden" population, Egypt's political situation is once again in a state of chaos and disorder, and the country's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re hard to explore and move forward.
【作者单位】: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
【分类号】:D74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培昭;;余波未平话埃及[J];世界知识;2011年12期
2 吴晓芳;;埃及大骚乱震动世界[J];世界知识;2011年04期
3 黄培昭;;埃及,大动荡后的民生百态[J];世界博览;2011年05期
4 苑垠;;收复西奈后的埃及政局[J];世界知识;1982年12期
5 丁力;;埃及:法老已远[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年02期
6 ;穆巴拉克谢幕[J];商周刊;2011年05期
7 黄培昭;;后穆巴拉克时代的多重疑问[J];世界知识;2011年05期
8 刘中民;张卫婷;;“阿拉伯之春”后的埃及[J];社会观察;2011年06期
9 小草;;“三连冠”总统穆巴拉克[J];群言;1994年08期
10 ;苏珊·穆巴拉克教授的演讲[J];阿拉伯世界;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雷忠勤;;中国决不依附任何人——解读邓小平的一个忠告[A];世纪伟人邓小平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2004年
2 蔡永飞;;改革开放30年与中国民主党派的转型[A];改革开放30年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C];2008年
3 孙凌齐;;任重道远——2008年大选前的俄罗斯[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杨金海;;人的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成功实践与历史跃升——学习邓小平理论的一点体会[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二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莫神星;;绿党的崛起与绿党政治[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6 乔耀章;姚尚建;;和谐社会的政治逻辑[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7 李景治;阚道远;;冷战后西欧政党格局的演变与启示[A];政党关系与执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闫财旺;;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发展[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9 李小宁;;无党派人士与和谐政党关系[A];交流·研讨·谈心——从无党派人士关注的理论问题谈起[C];2009年
10 吴嘉蓉;;论社会民主党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改良——认识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相互关系的新视角[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南方周末记者 张哲 秦轩 实习生 任咪娜;“现在的埃及是新埃及”[N];南方周末;2011年
2 丁力;埃及的虎与兔[N];经济观察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李景 陆振华;埃及总理辞职 国家福祸未卜[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4 丁力;埃及:法老已死[N];经济观察报;2011年
5 记者 游心;改革派领袖回国 埃及乱局待平息[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李维建 王宇洁;伊斯兰教与近期埃及政治运动[N];中国民族报;2011年
7 记者 田栋栋 李来房;埃及:二审穆巴拉克无进展[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8 本报驻埃及记者 黄培昭;埃及政坛多派角力[N];人民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唐见端 陆益峰;危机感因穆巴拉克下台而生[N];文汇报;2011年
10 见习记者 于盟;穆巴拉克被抬上庭[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蒋灏;埃及穆巴拉克政权对穆斯林兄弟会的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何洪武;二战后中东伊斯兰教组织政治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3 王泰;当代埃及的威权主义与政治民主化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4 顾坚;中阿关系中的双边认知(1949-2009)[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杨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日本因素(1895-1945)[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6 杨晓伟;从道德理想主义到政治现实主义[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2年
7 王彦;当代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对俄政策比较研究[D];外交学院;2007年
8 孙晓玲;犹太利益集团与美国中东外交政策(1967-1984)[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晓璐;埃及穆斯林兄弟会政党化问题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2 李景靓;冷战后穆巴拉克政府对外政策的调整[D];辽宁大学;2011年
3 谢尧;埃及对外移民问题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4 徐茜萍;威权政体下的埃及2011年政局动荡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5 王跃蓁;美国对埃及援助及美埃关系研究(1969-1977)[D];暨南大学;2012年
6 邱俊杰;现代化视角下的埃及政治稳定问题研究[D];外交学院;2012年
7 李聪文;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兴衰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文雅;试论穆巴拉克时期埃及内政外交政策的调整与演变[D];西北大学;2007年
9 梁会玲;地缘政治视野下的独联体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田志馥;论埃以“冷和平”关系[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939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693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