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象征天皇制与日本民主主义的融合与冲突

发布时间:2018-04-02 23:01

  本文选题:象征天皇制 切入点:民主主义 出处:《日本学刊》2013年06期


【摘要】:战后日本的天皇制以象征性的方式与民主主义制度"嫁接"在一起,实现了某种程度的融合,实际上是日美双方依循各自的国家利益和战略考量所达成的政治让步和妥协。由于日本精英保守层的"天皇观"与"民主观"呈现鲜明的"复古"倾向,其与美国倡导的民主主义理念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冲突,进而导致战后日本的民主化改革具有不彻底性。
[Abstract]:After the war, Japan's imperial system "grafted" with the democratic system in a symbolic way, and realized a certain degree of fusion. In fact,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reached political concessions and compromises based on their respective national interests and strategic considerations.Because of the distinct tendency of "emperor view" and "democracy view" of Japanese elite conservatism, there are some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with the democratic idea advocated by the United States.Therefore, the democratic reform of postwar Japan was not thorough.
【作者单位】: 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NKZXA1001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编号:11JJD770025)
【分类号】:D731.3;K313.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颂伦;补白拾阙 情文并茂——评郑毅著《铁腕首相吉田茂》[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郑毅;皇室·反战·神道:吉田茂的皇国史观研究(上)[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涂荣娟;;论日本军国主义的思想根源[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尤晓燕;“官僚主导型”日本政治——行政模式的历史与文化分析[J];长沙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5 龚娜;;日本皇室外交及其在提升国家软实力中的作用[J];东北亚学刊;2012年01期

6 李素华;;日本民主党兴起的政治社会基础[J];当代亚太;2007年10期

7 涂荣娟;论日本军部职能的加强与日本法西斯化[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8 王坚德;日本为何不肯正视侵略战争事实[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赵葆珉;;美日同盟的裂痕[J];国际观察;2005年06期

10 刘强;;论日本国家安全战略调整——基于日本战略文化和战略意愿的视角[J];国际观察;200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铭;近代以来日本的地缘政治思想与地缘战略选择[D];吉林大学;2011年

2 田猛;列宁反对官僚主义的思想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田雪梅;近代日本国民的铸造:从明治到大正[D];复旦大学;2011年

4 王云翠;日本陆军派阀与战略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卢丽;南原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邓艳红;以新基础教育引领西部农村的和谐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闫国生;战后日本政党政治的演变及其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王发臣;近代日本极端国家主义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李畅;冷战后的日本新和平主义思潮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庞中鹏;日本能源外交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义炜;日本国家主义对外扩张战略中的朝鲜半岛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迟远达;中日“东海共识”浅析及东海共同开发建议[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高青松;战后日本海军的发展演变及其特征[D];西南大学;2011年

4 赵雷;合法性、话语权与外交软权力的实现[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王玉龙;朝核问题与日美同盟之间的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郜非非;中日关系中的国家利益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周政;小泉以来日本对华外交政策调整[D];山东大学;2011年

8 穆林卫;战后日本行政文化现代化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9 韩亮;『処枲』から墜た武士の精神の探究[D];河北大学;2011年

10 邹园;表现、有机体、主体:三岛由纪夫的美学谱系[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栓友;;和徎哲郎的人伦国家观[J];改革与开放;2012年18期

2 高洪;;象征天皇制:战后改革的政治遗产[J];读书;2009年04期

3 罗时光;;论日本战后象征天皇制的实质及其现代意义[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沈美华;战后日本象征天皇制的确立及其存续的原因[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沈美华;战后日本新宪法的特点[J];杭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静;论战后日本象征天皇制的确立[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024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7024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3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