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形象建设面临的挑战
本文选题:新加坡 切入点:人民行动党 出处:《社会主义研究》2013年04期
【摘要】:在人民行动党主政新加坡的半个世纪里,树立了良好的绩效形象。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新加坡,经济发展面临更多的不确定因素。新加坡社会也正过渡到一个新的政治台阶,民众的价值取向正经历着历史性的重构。时代的变迁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带来了新的挑战,某种程度上使人民行动党的绩效形象建设陷入了一定的困境。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社会贫富差距的逐渐拉大,新加坡社会的中下层弱势民众对人民行动党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不满,他们认为执政党采取的精英治国模式已经与新加坡的中下层民众脱节,政府现已无法有效地照顾到该阶层的利益。对社会中下层弱势群体利益的照顾不周,造成的民众对执政党的质疑,正成为人民行动党自身全民形象建设的最大瓶颈。
[Abstract]:In the people's Action Party in Singapore for half a century, the establishment of a good performance image.Since the 1980 s, however, Singapore, which is dominated by an export-oriented economy, has faced more uncertainties in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Singaporean society is also transitioning to a new political stage, and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people is undergoing a historic reconstruction.The change of times brings new challenges to the people's Action Party of Singapore, and to some extent makes the performance image construction of the people's Action Party fall into a certain dilemma.With the rise of the middle class and the widening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the disadvantaged people in the lower and middle strata of Singaporean society are increasingly dissatisfied with the people's Action Party.They argue that the ruling party's meritocracy model is out of touch with Singapore's middle and lower classes, and that the government is no longer able to take care of that class's interests effectively.The interests of the disadvantaged group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strata of society are not well taken care of, resulting in people's questioning of the ruling party, which is becoming the biggest bottleneck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eople's Action Party's own image of the whole people.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形象建设研究”(2012-ZD-060)
【分类号】:D733.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韶鉴;;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方式的可借鉴性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策划人语[J];南风窗;2011年11期
3 张明亮;;“新加坡之谜”的新解读——《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述评[J];东南亚研究;2005年06期
4 李路曲;;新加坡政治发展路径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任之;;吴作栋与新加坡补选[J];世界知识;1993年02期
6 埃里克C·保罗,谧谷;新加坡政治自由化的前景[J];南洋资料译丛;1994年Z1期
7 吕元礼;长期执政的政党如何保持活力和诚实——读孙景峰新著《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孙景峰;;民情沟通与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社会基础的巩固[J];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02期
9 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与反对党[J];学术界;2006年02期
10 刘建军;;“国高党低”与政党国家化:对新加坡模式的解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路曲;;简论新加坡政府的宪政建设[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2 李一平;;新加坡的现代化与文化转型[A];五缘文化力研究——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臧雷振;;比较视野下的国际社区参与实践[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4 董敏;;浅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基于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的根本原因[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5 王良生;;新马关系中的水因素[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6 徐孟颖;;清廉国家廉政机制对比研究[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7 戴学稷;;孙中山 新马华侨与辛亥革命[A];孙中山与中华民族精神论文专辑[C];2003年
8 贺圣达;;东盟对华关系和政策:现状与未来[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9 赵彦;;新加坡华人青年婚姻家庭状况调查与分析[A];《文化转型中的妇女与婚姻家庭》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Maruja M.B.Asis;李兰;;亚洲的国际移民和家庭[A];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小三;李显龙:“国父”长子接受民意大考[N];国际商报;2006年
2 吕元礼;新加坡一党长期执政何以保持廉洁[N];学习时报;2008年
3 中央党校第23期一年制中青班赴新加坡考察团;新加坡的政党制度[N];学习时报;2008年
4 王万征;新加坡:制度反腐培育廉政之花[N];中国社会报;2005年
5 张云龙;有感于新加坡政府的服务理念[N];衡水日报;2007年
6 国家民委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 田联刚;新加坡构建宗教和谐的经验[N];中国民族报;2007年
7 记者 廉士传;王克成等领导会见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官司员徐军[N];四平日报;2007年
8 中央党校第23期一年制中青班赴新加坡考察团;实行委任制的新加坡公务员制度[N];学习时报;2008年
9 周 军;新加坡是如何培养“清官”的[N];人民代表报;2005年
10 赵良英;俞正声会见新加坡客人[N];湖北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正涛;新加坡威权政治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2 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麻雪峰;韩国和新加坡民主化进程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4 刘虎;国家利益与媒体国际报道[D];暨南大学;2007年
5 张斌;李光耀、苏哈托、马哈蒂尔强国政治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陈奕平;依赖与抗争[D];暨南大学;2006年
7 隋斌斌;合作主义从理念到制度:瑞典与新加坡福利制度比较[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8 王良生;多边主义视角下的东盟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2007年
9 李昌新;海权与国家安全[D];暨南大学;2006年
10 杨明星;“第三方外交”理论与实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覃敏健;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方式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2 高瑾;1980年代以来新加坡威权主义政治的新发展[D];西北大学;2008年
3 姜卫平;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对社会的掌控[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4 周碧波;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能力建设及其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滕连帅;新加坡推行电子政务的经验和启示[D];吉林大学;2006年
6 董立彬;新加坡现实主义外交政策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靳莉;新加坡公民道德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王文明;威权政治与新加坡经济现代化[D];四川大学;2007年
9 隆德新;试析新加坡在东盟发展过程中的身份定位与作用[D];暨南大学;2008年
10 潘涛;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政府的社会控制方式及其演变[D];山西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264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726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