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俄罗斯国家转型中的“普京主义”:基于国家治理的视角
本文选题:调试策略 + 价值观 ; 参考:《东北亚论坛》2014年05期
【摘要】:作为俄罗斯在渐进改革阶段的主要产物,"普京主义"适时应对了叶利钦末期上演的经济转型危机与社会转型危机,逐步建构起大众支持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使国家在公共政策制定方面的政治能力有所增强,同时致力于实现安全稳定、运行秩序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多重转型目标。借助国家治理的理论视角,有助于超越西方自由主义民主理论的固有争论,化解俄罗斯转型时期难以回避的威权色彩与民主因素之间的内在张力。在普京当选俄罗斯新一届总统之后,"普京主义"继续折射出多种国家治理要素间的互动关系,处于渐进改革时期的俄罗斯必须寻求一种基于传统政治文化价值与现代化转型发展的均衡。
[Abstract]:As the main product of the gradual reform in Russia, "Putin Doctrine" responded to the crisi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late Yeltsin period, and gradually constructed the ideology and values supported by the public.So that the country's political capacity in public policy formulation has been enhanced, while committed to achieving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perational order and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multiple transformation goals.With the help of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f state governance, it is helpful to transcend the inherent controversy of western liberal democratic theory and to resolve the inner tension between the authoritarian color and democratic factors that cannot be avoided in the period of Russia's transition.After Putin was elected as the new president of Russia, "Putin Doctrine" continues to reflect the interaction among various elements of state governance.In the period of gradual reform, Russia must seek a balance between the value of traditional political cul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ization.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北京市中共党史学会;
【分类号】:D75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莹;;俄罗斯现代化主导力:“普京主义”还是“梅德韦杰夫主义”?[J];东北亚论坛;2012年02期
2 杨成;;“第二次转型”的理论向度与原社会主义国家转型的多样性——以普京时代的俄罗斯制度转型为例[J];俄罗斯研究;2008年04期
3 王宪举;;政治稳定 经济差强人意 外交不乏亮点——2013年俄罗斯内政外交述评[J];俄罗斯学刊;2014年01期
4 李莉;;重视经济民生 强调各阶层责任感——2013年俄罗斯总统国情咨文解读[J];俄罗斯学刊;2014年01期
5 韩璐;;试析普京复任以来俄罗斯的保守主义政策[J];国际研究参考;2014年02期
6 邱芝;;转型期俄罗斯政治文化的变迁[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7 冯绍雷;原苏东、南欧、拉美与东亚国家转型的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08期
8 王立新;;论俄罗斯转型时期的十个重大调整[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年10期
9 那传林;;普京第三任期外交优先方向的构想和实践探析[J];社会科学;2014年01期
10 张平;;普京的俄罗斯文化观[J];学术探索;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广阔;;比较教育视野下的俄罗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办公室业务;2012年09期
2 王正泉;俄罗斯政坛出现三大趋势[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吴群芳;;韩俄民主化转型时期政治文化特征的比较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张养志;;普京道路与俄罗斯传媒发展[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房晶;胡颖;;论俄罗斯民主制度模式[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6 汪树民;申晔;;普京时代俄罗斯能源经济发展战略评析[J];当代经济;2009年16期
7 胡键;普京之治:俄罗斯的复兴之路[J];东北亚论坛;2004年03期
8 曹阳;俄罗斯参与构建欧洲新安全结构的阻碍因素[J];东北亚论坛;2005年06期
9 胡键;;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动力分析[J];东北亚论坛;2006年05期
10 侯铁建;;试析俄罗斯的宪政转轨:一个比较制度分析视角[J];东北亚论坛;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关雪凌;刘可佳;;后危机时代俄罗斯经济的复苏与转型[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2011)[C];2011年
2 郭春生;;论俄罗斯社会转轨时期的腐败难题与腐败治理[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3 李亚洲;;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的近况与前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李淑云;;中亚与中东欧民主化进程的国际比较[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9-2010年度][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廉晓敏;俄罗斯国家形象的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耀;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能源合作与中国能源安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白千文;广义制度关联性视角下的转轨路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延长;后冷战时期俄罗斯的中东政策与个案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6 王晓军;冷战后俄罗斯军事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孙静;中俄在中亚的共同利益及其实现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宫世霞;当代俄罗斯外交学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9 焦应达;苏联法学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10 陶林;转型时期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文如;俄罗斯政党政治改革的进程及其特点[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宋楠楠;“梅普组合”:普京道路延续的权力机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昊;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武装力量的改革与建设[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
4 王箫轲;冷战后周边大国的对朝政策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王舜平;俄罗斯现代手风琴作品的宗教语境[D];西南大学;2011年
6 李小沛;论法律移植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结合[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薛生;朝核问题中的博弈[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温刚;美国俄裔俄罗斯问题专家眼中的俄罗斯(2000-2008)[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朱桃红;印俄战略伙伴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崔珩;国家安全观的转型[D];外交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正泉;;普京与东正教[J];百年潮;2008年08期
2 曲文轶;;俄罗斯经济增长模式探析——兼与中国比较[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6年03期
3 那传林;;“统一俄罗斯”政党政治价值演化初探(1999~2008)[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9年01期
4 刘莹;;普京的国家理念与俄罗斯民族国家认同重建[J];俄罗斯文艺;2008年04期
5 刘军;;俄罗斯国家定位:从帝国到面向欧亚的民族国家[J];俄罗斯研究;2006年04期
6 杨成;;第二次转型与俄罗斯的重新崛起[J];俄罗斯研究;2007年06期
7 А.О.博罗诺耶夫;王向丽;;俄罗斯的政治文化的形成和作用[J];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04期
8 邢广程;;俄罗斯亚太战略和政策的新变化[J];国际问题研究;2012年05期
9 徐向梅;;俄罗斯政党制度发展与法律规制建设[J];俄罗斯学刊;2013年06期
10 王宪举;;俄罗斯经济发展模式之争及其影响[J];俄罗斯学刊;201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正泉;;布局“后普京时代”[J];环球人物;2007年13期
2 ;梅德韦杰夫解读[J];共产党员;2008年01期
3 闻一;;梅氏的“新普京时代”[J];环球人物;2008年01期
4 闻一;;梅德韦杰夫:一个新普京[J];北京纪事(纪实文摘);2008年04期
5 方亮;;普京这10年的思想轨迹[J];南风窗;2010年01期
6 林晓光;普京时代的俄罗斯外交与俄美关系[J];西伯利亚研究;2004年02期
7 ;俄罗斯进入真正的"普京时代"[J];兵团建设;2004年04期
8 耿丽华;普京时代的俄罗斯对外政策[J];东欧中亚研究;2000年05期
9 顾关福;;“普京时代”仍将延续[J];理论视野;2008年03期
10 胡键;;“普京现象”新透视[J];中国社会导刊;2006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马龙闪;;俄罗斯如何克服苏联模式失败的后果?[A];“苏东剧变20年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崔景明;刘瑞平;;试述中国坚持多党派合作制度的必要性——兼谈多党派政治协商对话的创新性[A];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俄罗斯迎来第二个普京时代[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2 特约评论员 乐明;财长之争:第二个普京时代的首要难题[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3 本报特约记者 陈婧;俄亿万富翁挑战普京[N];辽宁日报;2011年
4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 杨成;“长普京时代”俄罗斯内政外交前瞻[N];文汇报;2011年
5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李永全;新普京时代提前到来[N];光明日报;2011年
6 佟刚;“新普京时代”外交三问[N];中国经营报;2004年
7 新华社记者 黄慧珠;俄罗斯进入真正的“普京时代”[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8 王晓夏;“梅普换位”:俄罗斯政革何去何从[N];经济观察报;2011年
9 早报记者 周云;普京虚退:弱总统、强总理?[N];东方早报;2007年
10 王涛;普京缘何相中了梅德韦杰夫[N];国际商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封帅;冷战后英国的俄罗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海芬蕾;苏联模式的历史演进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廉晓敏;俄罗斯国家形象的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杨成;“第二次转型”与俄罗斯的重新崛起[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朱可辛;俄罗斯发展进程中的普京阶段[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6 郭金峰;俄罗斯亚太战略研究[D];外交学院;2013年
7 杨景明;转型以来韩国与俄罗斯政治精英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英玉;欧亚主义与俄罗斯的复兴[D];黑龙江大学;2010年
9 陶林;转型时期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庞大鹏;俄罗斯政治转轨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含雪;浅析普京政治及其对俄罗斯发展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3年
2 苗艳艳;普京执政时期俄罗斯的东北亚政策[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李占甲;论伊利英思想及对普京治国理念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璐;彼得一世的改革对普京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5 温刚;美国俄裔俄罗斯问题专家眼中的俄罗斯(2000-2008)[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魏文婷;叶利钦时期与普京时期俄罗斯中亚政策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郑文如;俄罗斯政党政治改革的进程及其特点[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梁晓红;“普梅”时期俄共的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9 潘洪娥;普京的“中间道路”理论评析[D];山东大学;2007年
10 王远波;普京时期俄罗斯地缘战略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387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738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