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独具特色的制度建设
本文选题:人民行动党 + 新加坡 ; 参考:《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年10期
【摘要】:正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简称行动党)自1959年以来通过连续赢得十多次大选长期执掌新加坡政权。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认为,行动党过去数十年来的最大成绩是在长期执政的情况下始终保持活力和诚实,而不是沦为贪污和衰败的党。行动党的上述成绩,与其自身独具特色的制度建设不无关系。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立足实际,着眼成
[Abstract]:The Singapore people's Action Party (PAP) has been in power for a long time since 1959, winning more than a dozen elections.Li Guangyao, Singapore's founding prime minister, said the biggest achievement of the Action Party 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 was to remain alive and honest under a long rule, rather than to become a corrupt and decaying party.The above-mentioned achievements of the Action Party have something to do with its own unique system construction.The most important feature of these systems is that they are based on reality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
【分类号】:D733.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晨;新加坡的反腐败斗争[J];当代亚太;1994年01期
2 孙景峰;王锐;;部长加薪与新加坡“高薪”功能的转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李华;新加坡总统蒂凡那[J];东南亚研究;1982年01期
4 张明亮;;“新加坡之谜”的新解读——《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述评[J];东南亚研究;2005年06期
5 刘建军;;“国高党低”与政党国家化:对新加坡模式的解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李光耀与“新加坡模式”[J];商周刊;2011年11期
7 吕元礼;长期执政的政党如何保持活力和诚实——读孙景峰新著《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刘亚林;论新加坡的廉政建设[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9 卢正涛;新加坡领导人的国家至上观[J];当代亚太;2003年09期
10 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与反对党[J];学术界;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路曲;;简论新加坡政府的宪政建设[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2 王良生;;新马关系中的水因素[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3 余建华;;在多元包容中繁荣发展——新加坡民族和睦的成功之举[A];“东南亚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董敏;;浅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基于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的根本原因[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5 刘凯欣;;新加坡茶文化[A];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C];2000年
6 ;世界六大花园城市[A];河南风景园林——学术论文集(第三期)[C];2005年
7 张瑞美;;医院优质服务6+6[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8 李一平;;新加坡的现代化与文化转型[A];五缘文化力研究——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倪易洲;;新加坡、澳大利亚节水管理体系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10 蔡志祥;;区域研究与国际视野:潮州、香港与东南亚[A];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天仁;李光耀颂“水经”[N];人民日报;2008年
2 孙全;陈政高李英杰会见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N];沈阳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陈小三;李显龙:“国父”长子接受民意大考[N];国际商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刘波;新加坡寻找新出路[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5 罗辉;习近平会见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N];人民日报;2007年
6 蒋安全;温家宝会见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N];人民日报;2007年
7 主讲人:贺军;淡马锡魔方[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8 记者 胡欣;李克强会见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N];辽宁日报;2006年
9 记者 常爱玲;曾庆红会见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N];人民日报;2006年
10 李诗佳;胡锦涛会见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正涛;新加坡威权政治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2 魏炜;李光耀时代的新加坡外交研究(1965-1990)[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麻雪峰;韩国和新加坡民主化进程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4 庞卫东;新马分离与合并研究:1945-1965[D];厦门大学;2009年
5 胡荣荣;自主性与制度化:一党独大制的适应性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6 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斌;李光耀、苏哈托、马哈蒂尔强国政治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隋斌斌;合作主义从理念到制度:瑞典与新加坡福利制度比较[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9 林青;新加坡地区变应性鼻炎中医证候学研究和临床治疗[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戴小明;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宪政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覃敏健;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方式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2 高瑾;1980年代以来新加坡威权主义政治的新发展[D];西北大学;2008年
3 尹晓丽;新加坡对大国外交战略的形成与演变[D];吉林大学;2007年
4 徐守杰;论新加坡实用主义外交[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5 姜卫平;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对社会的掌控[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6 许慧;论英军撤退与新加坡的自立[D];苏州科技学院;2007年
7 董立彬;新加坡现实主义外交政策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大利;李光耀执政时期新加坡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探析[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文明;威权政治与新加坡经济现代化[D];四川大学;2007年
10 徐晓冬;独立以来的新加坡外交[D];内蒙古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460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746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