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党与青年组织间的良性互动探讨——以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青年团为例
本文选题:青年 + 行动党青年团 ; 参考:《中国青年研究》2013年06期
【摘要】:青年是政党实现长期发展的源泉所在,实现政党与青年组织的良性互动是各国政党组织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通过对新加坡执政党后备军青年团的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的视角分析人民行动党与青年团良性互动的策略及效果,并就国内青年组织发展实际提出对策探讨。
[Abstract]:Youth is the source of the long - term development of the political parties ,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benign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olitical parties and the youth organizations is the focus of the attention of the political parties .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rategies and effects of the benign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eople ' s action party and the youth leagu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ory and practice ,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omestic youth organizations .
【作者单位】: 上海市虹口区行政学院教研室;
【分类号】:D733.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文;;长期执政的人民行动党遭受执政以来最大选举挫折 新加坡“好政府主义”将谢幕[J];世界博览;2011年11期
2 孙景峰;匡竞;;试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忧患意识教育[J];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04期
3 石国亮;;当今世界青年组织的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12期
4 郑长忠;;青年化社会背景下的共青团使命——网络时代中国政治的新命题[J];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春洋;于春江;;民族政治发展:学术研究的缘起、现状及展望[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陈潮f;雍继敏;;促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战略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3 孙显元;;宽容释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郭跃;;论行政决策失误的机关集体责任认定[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柴生高;;乡村精英与国家强权的博弈及其思考——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宛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6 王平;;协商民主对村民自治制度政治合法性的提升[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刘雨辰;;赋权与公共部门的合法性风险及其规避——基于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视角[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程彤;;伊朗政治合法性与宗教合法性之构建[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1年03期
9 邱程;;论宗教改革与资本主义民主精神[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10 成云卿;;双重视角下的公民教育之路:新加坡的例证及其启示[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升;;我国责权统一的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牛天秀;;首问问责:内涵、困境与对策[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艾玲娟;聂平平;唐伟志;;政党认同与政党生命力[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4 周光辉;彭斌;;认真对待共和国——关于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的思考[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5 谢庆奎;王懂棋;;中国府际财政关系研究:宪政分权的视角[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廉政文化进校园要处理好三个关系[A];高等学校纪检监察工作研究(六)[C];2008年
7 赵自勇;;新加坡将会成为一个自由民主国家吗?[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8 董经胜;;智利后威权时期的文武关系[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9 张帆;张艾清;;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个人权利保障的价值意蕴[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10 赵淼;;从自治到共治:理解族际政治的一条线索[A];改革开放与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原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4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孙青春;企业可持续创新的实现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8 丁玉海;法经济学理性主义的逻辑与历史分析及其启发[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孙敏;利益集团与中国药品安全规制制度变迁[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汪毅霖;以自由作为发展的理论框架和经验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沈申甬;中国式民主的适切性与有效性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章烽;论司法能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隗兵;市民社会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韩睿;西方发达国家弹劾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何音;公共治理基本结构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罗媛;我国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路径[D];湘潭大学;2010年
9 左珂;黄宗羲政治哲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凌嵩;新加坡政治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安国启;邓希泉;曹凯;;当代青年在非政府组织中的作用与发展趋势研究[J];青年探索;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志坚;青年组织学的发生和发展[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89年Z1期
2 黄志坚;;组织、青年组织与青年群体[J];青年探索;1989年05期
3 江洪;李维岳;;比较视角下的跨世纪展望——当代中国青年组织演进趋向试探[J];当代青年研究;1993年05期
4 鲁勇;;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的北京青年报告[J];青年研究;1993年06期
5 李斌;曾东霞;石兴谊;;震灾中的青年组织:应急响应与行动[J];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10期
6 于恩书;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J];世纪桥;1997年01期
7 石国亮;高敏;;论青年组织的功能及其拓展[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李辉;练庆伟;;国外青年组织发展的特征[J];当代青年研究;2008年07期
9 程福财;;从广场到身体:当代中国青年政治参与状况的嬗变[J];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09期
10 ;青年组织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途径[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8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忆红;陈玲;;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青年组织发展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2 石国亮;;当今世界青年组织的发展趋势分析[A];和谐社会建设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三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7)[C];2007年
3 黎陆昕;;关于非公经济中建立青年组织的五点思考[A];非公经济与青年发展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3)[C];2003年
4 冯晓英;;社会转型中的润滑剂——青年组织的新作为[A];“面向新世纪的青年与青年工作”征文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张华;;青年组织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胜利油田共青团组织创新发展启示录[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6 江洪;;青年组织创新发展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研究[A];“十一五”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7 李丹;;青年组织对铁路青年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讨[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荣德昱;;浅析目前我国青年自组织的几种主要形态[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9 ;加强政府青年事务部职能 与非政府青年组织合作制定1999-2002年青年政策和大纲[A];青少年事务与政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2)[C];2002年
10 ;到2000年及其后世界青年行动纲领[A];青少年事务与政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2)[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和苗;瑞典首个华人青年组织成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2 本报记者 陆阳 通讯员 胡真;岳塘区首创直选青年组织干部[N];湘潭日报;2009年
3 记者 孙丹丹;海西与锦州市喜结友好青联[N];柴达木报;2010年
4 记者 魏巍;建设一个大团结大联合的青年组织[N];长春日报;2006年
5 张昊鹏;加强青年组织工作 提高科研管理水平[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6 记者 孟知行邋郑红;引导青年组织共建和谐[N];解放日报;2007年
7 记者 王超;促进共同发展[N];吉林日报;2011年
8 蔡晓华;青春从这里起航[N];东北电力报;2008年
9 ;团州委州青联积极为社会公益事业作贡献[N];延边日报;2006年
10 本报撰文 胡键 向欣 饶玲 谭川川;“广东青联”品牌,在国内外青年组织中打响了[N];南方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禹文;新时期党领导下的湖南青少年组织建设问题与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婷;当代中国社会青年自组织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张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职能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杨立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5 王少萍;青年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6 戴冰;当代青年工作的价值导向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旦媛;国外政党与青年、青年组织的关系及其原因探讨[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2 华辰武;青联组织的功能再定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董博;非单位青年组织归属方式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4 何晓霞;东营市青年自组织问题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5 沈慧;青联组织在社会转型中的角色定位[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徐辉;社会转型期青联组织的发展困境和策略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7 诸旖;理性选择视角下的青年社会组织的发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杨晓燕;转型期城市青年自组织管理模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9 刘志明;希特勒青年团的起源与发展(1926—194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威;青岛市青年自组织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783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778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