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2012年大选中的左翼政党:一种理论阐释
本文选题:法国大选 + 理论阐释 ; 参考:《学术界》2013年02期
【摘要】:总体上说,由"执政表现、选举战略和政治机会环境"组成的三维分析框架仍可以(有助于)解释法国2012年大选的结果:相对糟糕的执政政绩尤其是经济危机背景下的宏观经济表现,再加上并不成功的选举战略和不怎么有利的政治机会环境,共同决定了萨科奇及其领导的中右政党的败选或奥朗德及其领导的社会党的成功。在像法国这样的两轮投票选举体制下,主流政党因势利导地调整竞选策略和利用变化着的政治机会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换句话说,对于一个长期执政的政党来说,竞选连任的最重要条件是能够根据所处的国内外环境适时制定/调整契合选民意向的竞选策略,否则的话,那些相对客观性的变量比如执政表现和执政周期压力就会成为决定性的因素。
[Abstract]:Overall , the three - dimensional analysis framework , composed of the " ruling performance , electoral strategy and political opportunity environment " , can still ( help ) explain the outcome of the 2012 general election : the relatively bad governance , especially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the context of the economic crisis , and the successful electoral strategy and the less favourable political opportunities environment . In other words , the most important condition for re - election in a long - term ruling party is the ability to develop / adjust the campaign strategy of the consensual voter ' s intentions in due course according to the environment at home and abroad . Otherwise , the relative objectivity variables such as the ruling performance and the ruling cycle pressure will be decisive factors .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D756.5;D0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其庆;;2012年法国总统选举[J];国外理论动态;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骥;;欧债危机中法国的欧洲政策——在失衡的欧盟中追求领导[J];欧洲研究;201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旭日;;政府形象:基于政治传播学的分析[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03期
2 秦德君;;政治设计技术范畴分析[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3 李晶;许开轶;;比较政治学的一种分析范式:东亚威权政治转型的路径选择[J];理论导刊;2011年09期
4 张浚;比较研究:一种跨文化的政治学分析方法[J];政治学研究;1997年01期
5 周志忍;公共悖论及其理论阐释[J];政治学研究;1999年02期
6 李瑛;计量技术在政治学研究中的应用[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王红光,黄颖;政治权威与合法性基础的理论阐释[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9期
8 施雪华;;发展的“政治稳定”:涵义、分析变量和调节机制[J];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05期
9 史晓红;工作绩效的某些组织行为学影响因素[J];行政人事管理;1995年09期
10 孙远东;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的结构分析[J];理论探讨;199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叶德磊;;行政扩张与管理低效率:经济学视角的解析——有关科学政绩观的一种理论阐释[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2 谢忠文;;从结构性社会主义到功能性社会主义——一种解释框架的变革[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晖;;腐败感觉指数的理论、方法及其评价[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邢福有;理论创新的四个特性[N];人民日报;2004年
2 郁建兴;国家与公民社会的辩证法[N];南方日报;2006年
3 祝灵君;数字国家:对当代政治分析意味着什么?[N];学习时报;2007年
4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程明;如何做好民主转型与巩固?[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明;公共服务动机的扩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马群;民主转型与民主的可持续性[D];浙江大学;2010年
3 阮蓁蓁;多源流理论视阈下中国公共政策终结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蒋骁;电子政务公民采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菲易;国际化、制度化与民主化[D];复旦大学;2009年
6 刘骏;政府外部治理结构及其优化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胡嘉;政府组织伦理型领导的结构及有效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2 余霞;行政公开论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燕;公共领域的建构与媒体之关系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4 齐子鉴;政府执行力的动态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5 李绍平;政治转型的机制研究—对现代化理论的一项贡献[D];辽宁大学;2011年
6 宿健飞;G2B电子政务中纳税管理系统强制性采纳满意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111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811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