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瓦西里”与他的俄罗斯朋友——走私者与他们的跨文化身份
发布时间:2018-04-30 22:19
本文选题:苏联 + 中国 ; 参考:《俄罗斯研究》2013年02期
【摘要】: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初中苏边境上走私者的生活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除了走私行为的经济维度,历史学家通过走私现象也可以了解走私者超越"民族"或"文化"概念的身份构成。货物的流通如何与走私者的身份联系起来,以及相反,走私者的身份又如何决定了他们走私的网络及策略?对中苏边境地区走私者的跨文化身份的分析,有助于对这一核心问题的回答。
[Abstract]:The life of smugglers on the Sino-Soviet border in the late 1920s and early 1930s is a problem worth discussing. In addition to the economic dimension of smuggling, historians can also understand the identity of smugglers beyond the concept of "nation" or "culture" through the phenomenon of smuggling. How does the flow of goods relate to the identity of the smuggler, and on the contrary, how does the identity of the smuggler determine their smuggling network and strategy? An analysis of the cross-cultural identity of smugglers in the Sino-Soviet border area is helpful to answer this core question.
【作者单位】: 德国弗莱堡大学;
【分类号】:D75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斌;类延旭;;从中苏两国改革看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J];特区经济;2009年01期
2 柳德军;;1949~1962年苏中苏印关系比较研究——兼论中印边界冲突期间苏联政策取向及实质[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 郑羽;苏联的解体与中国安全环境的变化[J];东欧中亚研究;2002年04期
4 王思宇;;浅析“一条线”外交政策出台的原因[J];南方论刊;2011年01期
5 黄鸿飞;20世纪30年代的中日苏关系[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穆广仁;中国不是个“小2”——兼评“两个中国”之风[J];w,
本文编号:18264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826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