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政治的逻辑——美国反政治正确的归因分析
本文选题:政治正确 + 反政治正确 ; 参考:《世界经济与政治》2017年10期
【摘要】:特朗普在2017年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事件中的表态引发很大争议,再次在美国掀起政治正确的大辩论。理解特朗普反政治正确的立场,必须将其置于美国选举政治的逻辑中。政治正确议题原本限于美国校园与媒体争论,但在2016年大选中被以特朗普为首的共和党前所未有地选举政治化。美国国家选举研究(ANES)最新数据表明,此次总统大选不仅是生活在中西部乡间小镇的工薪阶层的胜利,也是一场全美反对政治正确的胜利,反政治正确已成为特朗普迎合保守主义阵营支持的重要支点。特朗普强悍的反政治正确立场夯实了其保守选民的基础,但同时也刺激了自由主义阵营的对抗,加剧了当下美国社会的分化。ANES数据也表明,美国社会当前政治正确与反政治正确的对抗主要与意识形态的极化相关,与种族观念、文化多元等价值观相连,而与经济利益、社会阶层等结构性元素基本无涉。这一格局昭示了当前美国民主的困境:政治极化生态中保守与自由阵营的激烈对抗不仅撕裂了美国社会,更打破了美国政治中构筑政治共识、政治妥协的重要传统。
[Abstract]:Trump's comments during the 2017 events in Charlottesville, Va., sparked controversy and another politically correct debate in the United States. Understanding Mr Trump's right anti-political stance must be placed in the logic of American election politics. The issue of political correctness, originally limited to debate with the media on U.S. campuses, was politicized in the 2016 election by the Trump-led Republican party. The latest data from the US National Election Research (ANES) show that this presidential election is not only a victory for the working-class living in rural towns in the Midwest, but also a victory against political correctnes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ti-political correctnes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ulcrum for Mr Trump's appeal to the conservative camp. Trump's tough anti-political correctness has cemented the base of his conservative electorate, but it has also spurred opposition in the liberal camp, adding to the current polarization of American society. ANES data also show that The current confrontation between political correctness and anti-political correctness in American society is mainly related to the polarization of ideology, to the values of race and cultural pluralism, but not to the structural elements such as economic interests and social strata. This pattern reveals the current dilemma of American democracy: the fierce confrontation between the conservative and liberal camps in the political polarization ecology not only tears apart the American society, but also breaks the important tradition of building political consensus and political compromise in American politics.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
【基金】: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的支持
【分类号】:D7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洪其;;关键要建立良好的地方政治生态[J];民主;2007年01期
2 顾海凇;;省委书记栗战书详解“好的政治生态”内涵[J];当代贵州;2011年15期
3 臧乃康;小康社会的政治生态与政治文明建设[J];理论导刊;2003年11期
4 臧乃康;小康社会的政治生态与政治文明建设[J];甘肃理论学刊;2004年01期
5 臧乃康;小康社会的政治生态与政治文明建设[J];理论与改革;2004年01期
6 ;黄山的“政治生态”看起来也很“美”[J];领导决策信息;2008年10期
7 丁忠甫;丁贞权;;建构安徽省和谐政治生态环境研究[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马小林;;安徽政治生态问题探讨[J];理论建设;2010年03期
9 李先进;;技术对政治影响的因素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刘学军;;良好的政治生态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J];当代贵州;2011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唐正繁;;近年来我国关于政治生态问题的研究综述[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究[C];2011年
2 刘景泉;;略论民初政治生态与同盟会的改组[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N];安庆日报;2008年
2 苏宇光;为优化政治生态献策出力[N];巢湖日报;2010年
3 寇占文;政治生态不可小视[N];承德日报;2011年
4 本报评论员;促进大发展的良好政治生态[N];盘锦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贾臻;加强机关建设 优化政治生态[N];青岛日报;2012年
6 李抒望;进一步优化地方政治生态[N];丽水日报;2012年
7 本报评论员;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行为上的清白人[N];内蒙古日报(汉);2013年
8 本报记者 尹瑶;落实“两个责任” 净化政治生态[N];乐山日报;2014年
9 记者臧志东 徐建斌;为“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弊绝风清重塑山西形象促进富民强省”作贡献[N];山西政协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陈颖 周小游;今日话题:构建协调的政治生态[N];贵阳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新;政治生态视域下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规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W歐,
本文编号:18273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827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