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从拒斥到合作—安全视角下的欧盟对俄罗斯的认知(1991-2010年)

发布时间:2018-06-06 14:45

  本文选题:欧盟 + 俄罗斯 ; 参考:《南京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本文探讨的是冷战之后欧盟对俄罗斯认知的变化以及欧俄在安全领域从拒斥到合作的过程,有两个主要因素影响着欧洲对俄罗斯的认知,就是欧洲早已形成的对俄罗斯的恐惧之心和现实欧洲安全对俄罗斯的需要。认真分欧盟与俄罗斯在安全领域的合作进展,不难发现,一方面,欧洲长期以来形成的对于“异族”——俄罗斯的恐惧之心牵制着欧盟和俄罗斯的合作形势;另一方面,欧盟试图建立新型的欧洲安全机制的需要,俄罗斯在传统和非传统军事力量的强大和逐渐发展,是欧盟发展安全机制的强有力的助手。这两个方面因素一直在影响着欧盟对俄罗斯的认知,两个因素的较力使得欧盟对俄罗斯的合作呈现出渐变的状态。这篇文章就以这两个因素的此消彼长为立足点,来分析欧盟对俄罗斯的认知的变化。欧盟在恐惧与需要中纠结,但是随着现实需要的迫不得已,欧盟渐渐对俄罗斯展开了双臂,但是同时双方也都清楚,欧盟对于俄罗斯还是有所保留的。欧盟对俄罗斯的认知伴随着双方在安全的等方面的合作,也慢慢发生着改变,俄罗斯从防范的“异类”,逐渐变成“借力”的好街坊,更又进一步成为需要与之进行“有限合作”的好伙伴。那么在将来的时间里,欧盟对于俄罗斯的认知会不会走向“优先合作”的伙伴,就要看欧洲对俄罗斯“异化”的恐惧与防范是不是能抵过欧盟强大自己的现实需要了。 本文主要分三个阶段来分析探讨:1991-2000年这段期间,由于冷战的刚刚结束,冷战的阴影还不能在欧盟成员国家散去,俄罗斯作为苏联的继承者,还是有着诸多让欧盟担心和疑虑的因素存在。这一时期欧盟尚未全面考虑建构新型欧洲安全机制,而且由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这一阶段基本完全控制和影响着欧盟对俄罗斯的认知,使之将俄罗斯看成一个局外人。在这一阶段虽然欧盟军事力量和建构安全机制方面还有很多欠缺,而这恰恰是俄罗斯的强项,但是现实的需要抵不过长久以来形成的心理“阴影”。欧盟把俄罗斯放在了欧洲边缘化的位置,排斥与俄罗斯的合作。 第二个阶段是2001—2004年间,在这一个阶段9·11恐怖事件让欧盟认识到欧洲的安全不能没有俄罗斯的帮助,特别是伊拉克战争让欧盟渐渐从美国的怀抱中疏离,从而开始考量俄罗斯在欧洲安全机制中的位置,但是毕竟第一步是最难迈开的。合作虽然开始,但是欧盟的内心对于俄罗斯并没有完全放弃对俄罗斯的防范:俄罗斯会不会想要再控制欧洲的安全,历史会不会重演,这些都还没有定论。可是现实的状况又不允许欧盟继续排斥俄罗斯。因此,欧盟在诸种纠结中选择了一条折中的道路。借俄罗斯的“东风之力”以建构欧洲的安全机制,这样欧盟不但可以放心地发展自己的安全建构,而且不用担心俄罗斯会过多参与欧洲的安全事务。“帮手”一词可以很好的概括欧盟这一阶段对俄罗斯的认知。 第三个阶段即2005—2010年,这个时期欧盟开始了与俄罗斯的“有限合作”。欧盟东扩,使得欧洲的安全形势更加复杂化。面对更加复杂化的欧洲安全形势,欧盟自知实力不足,于是自然而然地把目光投向了俄罗斯,加深与俄罗斯在安全领域的合作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一揽子计划顺利出炉。而此时的俄罗斯对与欧盟的扩大虽然也是颇有微词,但俄罗斯在欧盟诸多“西化”措施下内部发生了欧盟期望中的变化,军事力量等安全领域的实力都在上升,而且,俄罗斯对扩大到家门口的欧盟并没有采取“敌对”的态度。这样,欧盟对俄罗斯的认知已经从“帮手”发展向了“合作伙伴”。虽然这一阶段欧盟和俄罗斯的合作还是“有限”的,但是显然现实的需要已经占据了欧盟考量俄罗斯的关键因素。 以后欧盟对俄罗斯的认知还会不会发生新的改变,只能用事实来说话。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欧盟和俄罗斯的合作会在各个方面深入下去,这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也是欧盟面对现实必须的选择。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nges in Russia ' s cognition after the Cold War and the process of European Russia ' s rejection of Russia in the field of security , which has two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Russia ' s perception of Russia . It is Europe ' s long - formed fear of Russia and the security of Europe to Russia .
On the other hand , the EU is trying to set up a new European security mechanism . Russia ' s strong and progressiv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and non - traditional military power is a powerful assistant to the EU ' s development security mechanism . The two factors have been affecting the EU ' s perception of Russia . The EU has gradually changed Russia ' s cognition . But as the reality needs , the European Union has gradually changed Russia ' s cognition .

The European Union has not yet fully considered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European security mechanism during the period 1991 - 2000 , since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 the shadow of the cold war could not be dispersed in the EU member countries , Russia as a successor to the Soviet Union , and a number of EU concerns and concerns . In this stage , the European Union has not yet fully considered the European security mechanism , but the reality needs to be offset by the psychological " shadow " that has long been formed . The European Union places Russia at the edge of Europe and repels cooperation with Russia .

The second phase is that during the period 2001 - 2004 , the EU realized that security in Europe was not without Russia ' s help , especially the Iraq war , which began to take into account Russia ' s position in the European security mechanism , but the first step was the most difficult .

In the third phase , the European Union began its " limited cooperation " with Russia during the period 2005 - 2010 . The EU ' s eastward expansion has made the security situation in Europe more complicated . In the face of a more complicated European security situation , the European Union has become less self - known . But Russia ' s perception of Russia has been a " hostile " attitude toward the EU . While Russia ' s cooperation with Russia has been " limited " , the need for Russia has already taken up the key factors that the EU considers Russia .

There will be no new changes in the EU ' s perception of Russia in the future , but only the facts can be used to speak . But it is certain that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European Union and Russia will continue in all its aspects , which is the trend of history and the choice of the EU face - to - reality .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75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大辉;;俄罗斯寻求现代化联盟以及对中俄战略协作关系的影响[J];俄罗斯学刊;2011年03期

2 王海运;;俄罗斯“全面现代化战略”的实施及其对俄美关系的影响[J];俄罗斯学刊;2011年01期

3 孙景宇;刘文闻;;后危机时期俄罗斯对独联体国家能源外交刍议[J];俄罗斯学刊;2011年03期

4 聂圣平;郑易平;;论俄罗斯国际影响力的回升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J];求实;2011年09期

5 徐海燕;;金融危机与俄政党的政治思潮[J];理论与现代化;2011年04期

6 宋延旭;潘澍;;中俄能源合作探析——以辽宁与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能源合作为例分析[J];党政干部学刊;2011年08期

7 黎史翔;;世界银行报告显示:未来15年中国等6国将撑经济半边天[J];共产党员;2011年13期

8 汤凌;;普京改革的特点及其前景展望[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7期

9 李雪;;哈萨克斯坦谋求中亚领头羊位置[J];中亚信息;2011年01期

10 张健康;;俄罗斯重拳反腐为民企开道[J];世界博览;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关雪凌;刘可佳;;后危机时代俄罗斯经济的复苏与转型[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2011)[C];2011年

2 关雪凌;任钢;;俄罗斯经济分析与展望[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1-2012)[C];2012年

3 栾文莲;;经济全球化与俄罗斯市场化改革:冲突与机遇[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兴耕;;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俄罗斯政党[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新;;普京时期的俄罗斯经济转型:从制度移植到制度创新[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6 赵连芳;;俄罗斯知识协会及其发展纲要[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8《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五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8年

7 戴武堂;;转轨时期中俄经济增长与科学发展观[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8 张传鹤;;前苏联和俄罗斯民主社会主义者们的理想与现实的反差——苏联解体十七年祭[A];改革开放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程丽霞;许金秋;;试析国有控股公司在俄罗斯经济中的作用[A];国有经济论丛2001——“企业家与专家高层论坛:国企改革新思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戚文海;;金融危机、经济转轨与创新经济[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孙建耘;俄罗斯经济减速缓行[N];金融时报;2005年

2 范勇鹏/译;欧洲安全论坛:美国外交政策寻求多边合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记者 张光政 章念生;欧洲安全,俄与欧美展开新博弈[N];人民日报;2009年

4 记者 吕鸿;欧洲安全政策别跟美国跑[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5 本报记者 陈听雨;大火灼痛俄罗斯“单引擎”经济[N];中国证券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唐烨;大火烤伤俄罗斯经济[N];解放日报;2010年

7 柳芭 译;2010年上半年俄罗斯经济社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二)[N];远东经贸导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杨宁;俄罗斯近况如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9 柳芭译;2010年上半年俄罗斯经济社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三)[N];远东经贸导报;2010年

10 柳芭 译 饿国家统计委员会网站;2010年上半年俄罗斯经济社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四)[N];远东经贸导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延辉;俄罗斯图书馆政策法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张迎红;欧盟干预性权力[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璐;尼克松政府欧洲安全政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朱立群;冷战后欧洲安全结构研究[D];外交学院;2001年

5 封帅;冷战后英国的俄罗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海霞;冷战后中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林文杰;转轨进程中的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8 石兵兵;中俄天然气贸易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王金亮;转轨时期俄罗斯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关系研究[D];辽宁大学;2006年

10 姜振军;俄罗斯国家安全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倩;从拒斥到合作—安全视角下的欧盟对俄罗斯的认知(1991-2010年)[D];南京大学;2012年

2 杜础圻;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对欧美力量东扩的军事回应及策略[D];复旦大学;2010年

3 张徐;论俄罗斯“融入欧洲”的可能性[D];新疆大学;2012年

4 满圆圆;试论蒙古鞑靼人侵略俄罗斯的历史意义[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5 陈晓雅;俄罗斯奥运成绩下滑原因分析[D];成都体育学院;2011年

6 卢伊娜(Ruina Tatiana);国际金融危机对俄罗斯进出口贸易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0年

7 温刚;美国俄裔俄罗斯问题专家眼中的俄罗斯(2000-2008)[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尹新新;欧盟邻国政策与欧盟安全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9 沙扬;艾利达尔·梁赞诺夫1993-2003年创作评析[D];上海戏剧学院;2005年

10 郑桂银;俄罗斯扩大国际影响的策略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870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9870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e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