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困局与中国的应对
本文选题:阿富汗 + 困局 ; 参考:《南亚研究季刊》2013年04期
【摘要】:随着美国按计划加快撤军进程,阿富汗却陷入和谈与反恐的两难困境,其原因既复杂又深刻。阿富汗局势走向受诸多因素影响,目前并不明朗。作为阿富汗的邻国,中国在寻求阿富汗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可以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需谨慎应对,注意立场的平衡。
[Abstract]:As the United States speeds up the withdrawal process as planned, Afghanistan is caught in the dilemma of peace talks and terrorism for complex and profound reasons. The direction of the situation in Afghanistan is affected by a number of factors, is not clear. As a neighboring country of Afghanistan, China can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the process of finding a solution to the Afghan problem, but it should be carefully dealt with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balance of position.
【作者单位】: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教育部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印度对外战略研究》(12BGJ028)系列论文
【分类号】:D871.2;D737.2;D82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丽娟;; “这场战争和反恐怖没有任何关系”——独家披露国际著名记者岛泽洋-清华演讲稿[J];黄金时代;2002年03期
2 朱宇凡;;中巴美三国关系的安全结构及其现实意义[J];南亚研究季刊;2006年04期
3 赵瑞琦;;阿富汗:被玷污与被抛弃的[J];南风窗;2009年24期
4 纪伟;;奥巴马走不出黑三角[J];东北之窗;2009年21期
5 王世达;;俄罗斯重返阿富汗?[J];世界知识;2010年09期
6 佚名;;“维基解密”解了什么密[J];报刊荟萃;2011年02期
7 ;媒体[J];南风窗;2009年09期
8 檀有志;;塔利班:虽“塌”仍“利”?[J];社会观察;2009年10期
9 陶文钊;;奥巴马的外交(一) 反恐战场转移遭到阻截[J];世界知识;2010年01期
10 李岩;;奥巴马临阵换将的背后[J];世界知识;2010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雷;;转型国家的政治发展: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对比分析[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新世纪初的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6年
2 施雪华;邓集文;;当前中国政府公共信息服务的问题与对策[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施雪华;邓集文;;当前中国政府公共信息服务的问题与对策[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陈淑仁;;论中国与欧盟全面合作伙伴关系[A];国际经贸研究论文集(2003年)[C];2003年
5 李丹阳;;近20年中日行政改革的思考——以中央政府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制度三领域为例[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戴昌桥;;中美地方政府治理结构比较[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赫宝祺;;从“反恐”看反邪教斗争的长期性[A];反邪教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反邪教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张屹峰;潘光;;美国的中亚经济战略与中国的政策选择[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9 杨显生;;面对上海合作组织新挑战:中国处在十字路口[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10 潘亚玲;;“9·11”后美国对“敌人”的建构[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专稿 贺仲;伊朗被曝藏匿拉登家人[N];世界报;2009年
2 曾丹伟 周宇宁;阿富汗驻军何去何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3 李克俭;从两大议题看北约战略转型[N];学习时报;2010年
4 本报驻巴基斯坦记者 牟宗琮;阿富汗安全地图处处红橙色[N];人民日报;2010年
5 傅小强;退与留的战略考量[N];人民日报;2011年
6 吉欣;北约高官称 阿富汗战争结束可能“遥遥无期”[N];工人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张红;阿富汗撤军:美国体面得起来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8 周懿;阿富汗鸦片的政治经济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本报驻巴基斯坦记者 牟宗琮 本报驻美国记者 王恬;“海豹”遭重创折射阿富汗战场新态势[N];人民日报;2011年
10 李庆功;布什政府的最后三个月[N];中国国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公龙;保守主义与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D];复旦大学;2005年
2 游博;中日关系中的历史认识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伟章;转轨期中国县级政府制度供给行为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4 金是用;安全与发展:二战以来中国—菲律宾关系之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5 苏晓宇;美国对中亚军事战略研究[D];外交学院;2008年
6 王曙光;中国地区主义战略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7 阮建平;二战后美国对外经济制裁[D];武汉大学;2004年
8 崔颖;上海合作组织的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9 玛斯拉(Maseray Ngadie Rogers);美国在阿富汗反恐战争的政治影响(1998-2008)[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赵乾坤;大国权力与地区规范[D];外交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苗苗;美国新干涉主义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段静;论中国国际责任承担[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杨赛;老、中两国政府治理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黄飞燕;中国与东盟国家政治交往实践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5 曾凡英;论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观[D];武汉大学;2005年
6 王建勋;中国对外政策中亚洲意识的发展及影响[D];青岛大学;2006年
7 高衍玉;论中国国家利益的实现[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雷晓霁;中国乡镇长直接选举制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朱立营;中俄体制转轨中的政府职能比较[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郑忠民;论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的中美关系[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049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004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