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菲律宾:2012~2013年回顾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8-06-27 01:35

  本文选题:菲律宾 + 回顾 ; 参考:《东南亚纵横》2013年03期


【摘要】:2012年,除了对前总统阿罗约的腐败指控和针对阿基诺家族的土地改革表现出的"家族斗争"和两次游行示威活动之外,菲律宾政治社会总体安定;经济增长率超过预期目标;外交上,南海问题给菲律宾与中国的关系造成一定影响,也因为南海紧张局势,菲律宾更加倒向美国和日本,极力在东盟扮演重要角色而难以如愿。
[Abstract]:In 2012, in addition to the corruption charges against former President Arroyo and the "family struggle" and two demonstrations against the Aquino family, the Philippine political society was generally stable; the economic growth rate exceeded expectations; Diplomatically, the South China Sea issue has had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Philippines and China, but also because of the tension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Philippines has turned to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and tried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SEAN, which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作者单位】: 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分类号】:D73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晓呼;;20世纪中国政党发展回顾与新世纪展望[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杨晓强;;印度尼西亚:2009年回顾与2010年展望[J];东南亚纵横;2010年03期

3 李晨阳;;缅甸:2010~2011年回顾与展望[J];东南亚纵横;2011年04期

4 王向东;;中华民族赶超西方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5 林宏宇;;2005年中美关系回顾与未来展望[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鱼小辉;;略论当今中日关系的发展走向[J];运城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阿卜杜·拉赫曼·赛义德;刘风华;陆映波;罗林;周华;;中沙关系回顾与展望[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6年04期

8 陈成文;张丽芬;;社会分层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张艳国;李涛;;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湖北社区发展——湖北省社区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王士录;;东盟四十年回顾与展望[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慧;;伊斯兰世界与菲律宾摩洛反抗运动[A];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05年

2 郑汕;胡建刚;;论东南亚民族和宗教因素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影响[A];“东南亚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陈兆华;;当前东南亚民族分裂背后的美国因素[A];“东南亚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Maruja M.B.Asis;李兰;;亚洲的国际移民和家庭[A];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2005年

5 郑汕;刘利勤;;我国西南周边关系中民族宗教因素对中华民族复兴的影响[A];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05年

6 陈衍德;;东南亚的贫困与民族动乱——全球化进程中的经济-文化抗争[A];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05年

7 贺圣达;;东盟对华关系和政策:现状与未来[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8 陈显泗;;论中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9 范鸿达;;反恐战争视野下的东南亚伊斯兰[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10 贺振华;;相对收入、政治决策与经济增长——一个关于社会选择的政治经济模型[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恬 新华社记者 陈鹤高;“中国同我们在一起”[N];人民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张静宇;菲律宾 “政治厨房”热度骤升[N];人民日报;2005年

3 记者 赵伟;市领导会见菲华各界联合会客人[N];长春日报;2006年

4 袁瑾;菲律宾政局趋稳阿罗约为士兵加薪建房[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5 本报驻马尼拉记者  王传军;菲美首脑会晤寻求共赢[N];光明日报;2006年

6 王传军;菲律宾血腥选战何日休?[N];光明日报;2007年

7 记者 桂榕、黄继妍;我省与菲律宾保和省结为友好省关系[N];江西日报;2006年

8 龙新;菲律宾总统阿罗约会见杜青林部长[N];农民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张玉;菲律宾众议长代表团抵青访问[N];青岛日报;2006年

10 蒋安全;温家宝总理会见菲律宾参众两院议长[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昌新;海权与国家安全[D];暨南大学;2006年

2 陈奕平;依赖与抗争[D];暨南大学;2006年

3 郭渊;南海地缘政治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4 宣兴章;世界市场与国内冲突治理[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5 郑泽民;亚太格局下的南中国海争端[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6 王良生;多边主义视角下的东盟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2007年

7 周玉渊;东盟决策模式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静;后冷战时期菲律宾穆斯林分离运动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梁志华;美菲同盟的发展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8年

3 黄智钦;关于二十一世纪初期中菲关系的研究[D];外交学院;2009年

4 钱芳;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现状探析[D];青岛大学;2009年

5 刘清涛;二战后菲美安全关系的透视[D];暨南大学;2003年

6 王东丽;东盟的政治合作[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杨杰;中国人权建设的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智日俊;对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回顾和思考[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9 徐永东;“中国南海问题”的话语分析[D];暨南大学;2008年

10 邵言波;论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D];青岛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721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0721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4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