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后冷战时期俄美中三国中亚政策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09 21:46

  本文选题:俄罗斯 + 美国 ; 参考:《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博士论文


【摘要】: 中亚国家独立后,从根本上改变了该地区在欧亚大陆乃至世界政治版图中的地位,中亚在地缘政治上的重要性也随之增大。中亚地区战略位置非常独特,油气资料十分丰富,“三股势力”活动猖獗,而且处于大国角逐的“前沿地带”,多种因素使中亚地缘政治形势极为复杂。作为国际事务中的新生力量,中亚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改变地区内乃至世界上政治、经济进程和力量对比的能力。十几年来的历史表明,中亚国家已经并且必将在国际社会发挥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俄罗斯、美国逐渐发展成为中亚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外部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中亚地区形势的发展。 在这场地缘政治变动中,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也随之发生了自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变化。面对国际安全格局转换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本文尝试为中国的中亚政策进行分析和评估。第一章从中亚地缘战略变化入手,从历史的视角系统地回顾了中亚地区在历史上的重要战略地位。第二章对比分析了俄罗斯、美国、中国对中亚政策的演进与发展,并就俄、美、中三国当前对中亚政策进行了分析。第三章对俄、美、中三国对中亚国家政策的优势与劣势、成果与不足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从中总结出一些可供我国借鉴的一般性规律。第四章从人类安全观的发展历程入手,深入剖析了新安全观理论,并对基于该理论的上海合作组织进行了深刻分析,梳理了该组织在维护地区稳定、促进中亚国家发展方面的实践。第五章从中亚国家的政局、经济、安全、地区国家间的矛盾等角度,系统分析了大国政策影响下的中亚地区当前形势。第六章在前一章的基础上,分析了中亚地区形势对我国的战略影响,并对此进行了客观评估。第七章总结了笔者在研究这一课题过程中得出的几点结论,并对做好我对中亚国家政策提出了几点对策思考。 俄罗斯、美国对中亚国家的政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我国发展与中亚国家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的研究立足于为维护和延长我战略机遇期营造良好的周边地缘政治环境,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和可操作性,以期能为中国进一步完善中亚政策发挥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Abstract]:After the independence of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the status of this region in Eurasia and even the world political map was fundamentally changed, and the importance of Central Asia in geopolitics also increased. The strategic position of Central Asia is very unique, the oil and gas data are very rich, the activities of "three forces" are rampant, and it is in the "frontier zone" of the great power competition. Many factors make the geopolitical situation of Central Asia extremely complex. As a new force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the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to some extent have the ability to change the political, economic process and power balance in the region and the world. More than ten years of history show that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have played and will play an active role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But at the same time, Russia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ve gradually developed into important external forces in Central Asia, which to some extent also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Central Asian situation. In this geopolitical change, China's geopolitical environment has also undergone the biggest change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face of the new situation in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 pattern transforma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and evaluate China's Central Asia policy. The first chapter reviews the important strategic position of Central Asia in hist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 The second chapter analyzes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al Asia policy of Russia,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Central Asian policy of Russia,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The third chapte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policies of Russia,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towards the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and summarizes some general laws that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by our country. The fourth chapter starts with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human security concept, deeply analyzes the new security concept theory, and makes a profound analysis of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based on this theory, combing the organization in maintaining regional stability. Promotion of development practices in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The fifth chapt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entral Asia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policy of the great powers from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economy, security and contradictions among the countries in Central Asia. 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chapter, the sixth chapter analyzes the strategic impact of the situation in Central Asia on China, and carries out an objective evaluation. The seventh chapter summarizes the author's conclusions in the course of studying this subject,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policy of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The policy of Russi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owards the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is representative,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The research in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maintenance and extension of our strategic opportunity period to create a good peripheral geopolitical environment, and strive to integrate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maneuverability.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Central Asia policy for China to play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and reference role.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7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兴;论冷战后美俄关系中的欧亚地缘因素[J];国际政治研究;2005年03期

2 王海运;独联体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俄罗斯研究;2005年03期

3 何奇松;赵雅丹;;俄罗斯的太空安全观[J];军事历史研究;2008年04期

4 黄登学;;奥巴马政府对俄政策调整的影响透视[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9年02期

5 岳汉景;;俄罗斯核不扩散政策及其与美国的关系论析[J];理论导刊;2009年05期

6 钱海英;;在北约东扩问题上俄美欧三方的矛盾分析[J];西伯利亚研究;2009年06期

7 翟玉成;;评美俄削减核武器的最新承诺[J];现代军事;2002年01期

8 毕洪业;陈国庆;;后冷战时期俄美在格鲁吉亚的地缘政治较量[J];俄罗斯研究;2006年04期

9 张明霞;王以鹏;唐彦林;;国际政治背景下的俄美中亚-里海地区能源博弈[J];西伯利亚研究;2007年02期

10 李斌;;论我国空间碎片减缓立法体系的完善[J];环球法律评论;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晓梅;;一起跨国界的扣货案[A];中国律师2004年海商法研讨会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海商海事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许书豪;;柳德蜜拉·乌利茨卡娅笔下的女性典型[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李凯兵;张永宏;;内蒙古口岸进口木材疫情调查与除害处理[A];外来有害生物检疫及防除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张纪淮;苏正军;王广河;关立友;;人工消雨综述[A];奥运气象预报与服务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俄罗斯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的市场化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钱七虎;;俄罗斯地铁建设考察综述之一:俄罗斯地铁建设总情况及设计总要求[A];钱七虎院士论文选集[C];2007年

7 侯德芳;俞国斌;刘君涵;;从“颜色革命”、“清算历史”看大国博弈[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蔡鸿生;;俄美公司与广州口岸——“俄罗斯夷船来广贸易”考略[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二辑)[C];1986年

9 鄢泰宁;吴翔;季锋;张涛;;俄罗斯电磁波随钻测量系统(MWD)及其应用前景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黑龙江省物资对外贸易公司大量供应俄罗斯超细粉末、钕铁硼高能磁铁和各种氟化物[A];第二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荣升;通报我省代表团出访俄罗斯情况[N];黑龙江日报;2005年

2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姚强;操练三军 俄罗斯重温强国梦[N];经济日报;2004年

3 ;俄罗斯废钢出口疲软尽露[N];世界金属导报;2005年

4 黄尉嘉;新世纪俄罗斯民机制造业走势前瞻[N];中国航空报;2006年

5 ;李金华会见俄罗斯审计代表团[N];财会信报;2006年

6 臧文茜;俄罗斯矿难多是人为[N];中国煤炭报;2007年

7 陆阳;俄罗斯欲当IT大国[N];中国贸易报;2006年

8 赵忱;“俄罗斯年”框架下的“模范”艺术[N];中国文化报;2006年

9 特约撰稿 孔博;能源外交,,俄罗斯大国梦的引擎还是陷阱[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10 卫金桥;长城汽车1亿美元俄罗斯投资建厂[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新华;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能源战略与外交[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崔晓娟;转型期俄罗斯青年价值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毕洪业;欧盟东扩与俄罗斯的选择[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杜正艾;俄罗斯外交传统研究[D];外交学院;2003年

5 庞大鹏;俄罗斯政治转轨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单春艳;俄罗斯教育发展对其国家竞争力影响之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

7 庞昌伟;俄罗斯能源外交:理论与实践[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黄永鹏;俄罗斯社会转型中的金融工业集团[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汪宁;普京的“俄罗斯新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李昱岩;蒙俄和黑龙江矿产资源优势比较与矿业投资环境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强;论美俄之间的核军备控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杨瑞茹;对阿布哈兹问题的探讨[D];内蒙古大学;2008年

3 丁渊;乌克兰独立以来外交政策的演变[D];国际关系学院;2009年

4 万鑫;上海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的博弈[D];暨南大学;2007年

5 边云霞;哈萨克斯坦与中美俄的石油外交[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鹏;21世纪特殊的高级政治[D];燕山大学;2008年

7 黄永弟;从冷战后北约东扩看美国对俄罗斯的战略包围[D];暨南大学;2009年

8 张亮;2005年以来乌兹别克斯坦与俄罗斯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9 申玉华;独立后的乌兹别克斯坦外交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10 郭金月;伊朗核问题上大国的合作与竞争[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107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1107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0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