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会议委员会制度的演变及影响
[Abstract]:The committee system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of the contemporary American Congres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his role has begun to emerge in the early Congress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committee system of the Continental Congress at that time solved a large number of national affairs in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of its own shortcomings, it could not fundamentally solve many problems faced by the Continental Congress. However,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committee system during this period was an innovative practice that not only affected the operation of the future Confederate Congress, but also, more importantly, contributed to the separation of the executive from the legislature. It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arly establishment of American government system.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湖南科技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CSS008);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CSS007)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0YBB131) 湖南省教育厅项目(11C0839)
【分类号】:D77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储新宇;美国总统与国会争夺外交主导权的根源及实质[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2 周军华;杨红伟;;论美国国会预算权的运作过程及功能[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3 韩家炳;美国1807年《禁运法案》的代价与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汪津生;威尔逊“十四点”原则的提出及影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张鸷远;;论美国总统选举人团制度与其政党制度的互塑[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孙丽娟;;试析美国总统与国会外交决策权的法律渊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7 万东;;试论约翰·亚当斯的分权制衡思想[J];巢湖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赵龙;沈安琪;;美国选举人团制度评述[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宋云伟;大众传媒与美国政党政治[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0年04期
10 孙哲;美国的总统外交与国会外交[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积讯;;美国《联邦宪法》与政党政治[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英美法系及其对中国的影响[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秀红;乔治·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制的初步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梁红光;联邦制理念与美国早期的国家构建[D];南开大学;2010年
3 吴帅;分权、制约与协调:我国纵向府际权力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武文霞;英美城市变迁与政党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倪峰;国会与冷战后的美国安全政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赵永红;服务选区与代表国家[D];复旦大学;2003年
7 穆占劳;美国思想库与美中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8 蒋晓燕;美国国会与对华安全决策(1989-2003)[D];复旦大学;2004年
9 刘疆;为何星火难以燎原[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诚;现代社会中的国家与公民[D];武汉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欣瑜;政府治理转型:美国进步时代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D];东华大学;2011年
2 陈光磊;美国民主宪政的实践和公民权利的演变[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3 鲁力;“民主”与“共和”:从相异到融合[D];外交学院;2011年
4 朱蕾;美国国会与总统的战争权之争[D];复旦大学;2011年
5 史晓培;北美殖民地时期弗吉尼亚议会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6 王卿;美国内战时期两党制度演变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7 杨磊;网络环境下诽谤罪的认定[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8 黄果;利益集团对美国竞选活动的影响[D];湖南大学;2009年
9 陈家琪;论香港立法会功能组别制度的完善[D];广东商学院;2011年
10 潘玮;政府的稳定性与税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圣莉;新中国建立初期居民委员会制度的历史考察[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4年02期
2 卢福营;孙琼欢;;村务监督的制度创新及其绩效——浙江省武义县后陈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调查[J];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3 孟强;;外部人员列席检察委员会制度的建立[J];中国检察官;2010年03期
4 ;浙江省武义县: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J];村委主任;2010年06期
5 黄雄杰;;给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打个“补丁”[J];乡镇论坛;2010年28期
6 吴方正,王玉明;各国议会中的委员会制度[J];比较法研究;1988年04期
7 尹德蓉;论美国国会委员会制度对国会困境的补强作用[J];江汉论坛;1999年09期
8 董t犛,
本文编号:21305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130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