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同化政策到尊重差异——美国印第安人政策演变的思考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merican Indian culture and white American culture is not only a contest of conquest and confrontation, expansion and anti-expansion, but also a reflection of the possibility of seeking communication and tolerance among different cultures in the 19th century. Forced assimilation, which dominated American Indian policy, developed into respect for differences in the 20 th century. The evolution of American Indian policy from forced assimilation to respect for differences shows that cultural exchanges in conditions of prejudice and closure inevitably result in tragedy and suffering, Cultural exchange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equality and openness will contribute to the harmony and progress of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and countries.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D7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剑鸣;;美国印第安人保留地制度的形成与作用[J];历史研究;1993年02期
2 李剑鸣;文化接触与美国印第安人社会文化的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秀丽;Cowboy探源与演绎[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王瑶;;杰斐逊与汉密尔顿关于新闻出版自由思想的论争[J];今传媒;2011年11期
3 周伦;;美国文明的特点[J];保山师专学报;2006年04期
4 穆秀丽;;从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看美国枪支问题[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王嘉美;;守望传统:《我的安东妮亚》主题解读[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刘旭东;;“汉密尔顿模式”在美国经济中的确立[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4期
7 程晓;;马克·吐温对美国现实的批判[J];大家;2010年11期
8 刘震;;“美国梦”归何方——对《阿甘正传》中羽毛的文化解读[J];电影文学;2008年15期
9 范先明;;从电影《美国梦》看美国文化的特性[J];电影文学;2011年01期
10 宋丙昌;;影片《当幸福来敲门》主题分析[J];电影文学;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翟巧相;;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美国联邦政府对印第安人的教育政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2 张宇燕;;美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A];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文婧;英美地方自治制度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万雪梅;美在爱和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杨超;美国“肯定性行动”中黑人就业政策研究(1965-2000)[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何英莺;论战后日美军事同盟中的摩擦关系[D];复旦大学;2003年
5 廖宏斌;文化、利益与美国公共外交[D];外交学院;2005年
6 狄会深;美国思想库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D];外交学院;2005年
7 魏燕;平衡的寻求:在道德和美之间[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捷;中学与大学关系的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蔡晴;基于地域的文化景观保护[D];东南大学;2006年
10 颜小华;美北长老会在华南的活动研究(1837-1899)[D];暨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琦;论美国内战中的印第安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艳;卫三畏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吕瑞;美国早期州立大学简论(独立战争前后至1910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二艳;美国环境史研究中的价值观嬗变探析[D];西南大学;2011年
5 马宁;美国STW运动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丹;论美国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个人主义[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7 王赛芬;爱默生个性教育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兰露璐;索尔·贝娄小说中的“回忆叙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李江江;二十世纪以来美国族群认同与公民意识教育的变迁[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潘宇;19世纪美国伊斯兰教及其变化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放;;访美国印第安人社区[J];群言;1993年11期
2 ;印第安人的墙[J];恋爱婚姻家庭(青春);2010年01期
3 M·L·卢卡·德·德娜;张学谦;;“红种人”的最后一战[J];世界民族;1988年02期
4 特雷尔·罗兹;王珊;;城市中的美国印第安人[J];世界民族;1993年02期
5 刘满佳;;民族问题及民族政策的选择——美国印白关系的发展与变迁[J];今日民族;2009年10期
6 倪世雄;;“奥伦达加”印第安人保留地[J];国际展望;1990年19期
7 起;;美国的印第安人[J];世界知识;1964年15期
8 阿尔伯特·罗兰;杜可夫;;美国印第安人:新的看法[J];世界民族;1985年02期
9 雷金纳德·霍斯曼;胡锦山;;美国土著史研究的最近趋势及新动向[J];世界民族;1990年05期
10 克劳斯·毕格尔特;周克骏;;在美国印第安人保留地——霍比人、易洛魁人访问记[J];世界民族;197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珉;;美国印第安人音乐的“印第安融合主义”和“泛印第安主义”[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2 黄若曼;;《哥伦布之冠》中本土生存意识的现代演绎[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刘志伟;;从欧阳可亮与安阳的学术联系看中日文化交流[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四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1997年
4 洛秦;;音乐的功能作用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之中[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5 John Milton Yinger;关颖峰;;宗教与少数群体地位[A];宗教与民族(第五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编译 刘珍欣;信托基金丑闻暴露会计信息混乱[N];财会信报;2005年
2 王一江;美国精神与美国崛起[N];经济观察报;2007年
3 张田勘;稍微胖一点儿 照样能折寿[N];健康报;2006年
4 孙五一;印第安文化的宝库[N];中国文物报;2007年
5 汪友;无敌销售 6招制胜[N];经理日报;2006年
6 时仲省;特发性葡萄膜大脑炎致盲几率高治愈关键:早发现早治疗[N];科技日报;2007年
7 科斯赫尔·马赫布巴尼;西方对西藏问题存在重大误解[N];中国国防报;2008年
8 高原;糖尿病高发族裔祸首并非遗传[N];人民日报;2007年
9 黄恒;布什麾下的FBI:反恐还是反“批布”[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10 杜威·佛克马 王敬慧;美国与欧盟日渐疏离吗?[N];中华读书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宋银秋;美国政府强制同化印第安人教育政策的制订与实施(1877-1928)[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菲;《痕迹》中美国印第安人对身份的追寻[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何铃;论《爱药》中美国印第安人的生存主题[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琦;美国印第安人宗教自由政策研究(1978-1994)[D];黑龙江大学;2013年
4 王作造;人类学视域下美国印第安人教育的解构与重构[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5 杨爱英;试论美国政府对印第安人的重新安置计划[D];山东大学;2009年
6 孙作生;托马斯·杰斐逊的印第安人“开化”政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傅晓玲;20世纪60年代美国印第安土著部落制的复兴[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代影;美国印第安人教育发展历程[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王宏丽;国内外学术界美国印第安人宗教问题研究综述[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章一滔;[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842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184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