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理解迈斯特
[Abstract]:Joseph de Meister is an important French conservative thinker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He was a serious critic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known as Burke of France. Meister was both a good thinker and a practitioner-diplomats and senior judicial officials throughout his career.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ve been more and more studies on Meister in foreign academic circles, but in China, Meister has come into people's view only because of Schmitt fever: he is an important ideological resource quoted by Schmitt in his works such as political Theology. Value
【分类号】:D75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震源;崇拜“高度”[J];中国新闻周刊;2001年20期
2 邹吉忠;试论现代性与知识分子的命运[J];学术界;2004年03期
3 王亮;;科学发展观对现代性的扬弃与超越——重估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在当代中国的理论价值[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4 黄寿松;陈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性建构[J];社会科学家;2008年07期
5 宋婕;;人民公社制度内涵及其反思——以现代性为视角[J];现代哲学;2009年03期
6 张兰英;;对科学发展观的现代性解读[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张兰英;;现代性悖论与发展观的嬗变[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张智萍;;浅议美国新保守主义与现代性[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03期
9 钟晓华;;面对“90后”:现代性与自我认同[J];思想理论教育;2010年21期
10 杨供法;启示与抉择——论后现代主义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J];前沿;200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义华;;挑战中国:现代性三重奏[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2 李百玲;;德里克论全球现代性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张弘政;姜晓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和本质新探——以近一个世纪中国现代化发展为中心[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陈胜云;;“以德治国”的现代性论证[A];峥嵘岁月 磅礴绚丽——上海市党校系统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5 杨成波;;现代性与中国现代化[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王新龙;;国际安全合作:一种安全哲学视角的解读[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7 商红日;;论和谐社会的首要政治价值[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8 姜佑福;;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看当代中国“理论创新”的主题[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9 许明;;当代意识形态建设的逻辑前提、思想内核和历史境遇[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10 简军波;;规范视角下的中欧关系[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伊拉克中国人质事件:冲突动荡与贫穷落后的现代性[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2 陈尚伟;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现代性建构[N];天津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陈菁霞;中国,一种新的现代性[N];中华读书报;2011年
4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教授、政治科学系主任 郭忠华;从现代性的视野 理解世界和中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陈学明;中国“现代化”需要超越西方模式[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6 闫洁;部长疑帮妻谋职被查[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7 上海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 李向平;国家公祭与国家现代性重构的缺失[N];中国民族报;2009年
8 ;法国女首富投诉亲生女窃听[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9 演讲人 杜维明;中国的崛起向世界传达的信息[N];经济观察报;2007年
10 达巍;新“双层记”[N];东方早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小康;社会转型与秩序变革:潜规则盛行的社会学阐释[D];南开大学;2009年
2 杨静娴;乌托邦与现代性交织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家栋;恐怖主义:后现代视角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4 张西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文化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宋吉玲;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彬;当代中国人的现代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王华岗;矫正、前瞻、警示[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8 赵廷彦;转型期东北区域社会突发事件生成原因及演化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王文东;当代中国发展语境中的正义共识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李志勇;市场经济视野中的中国政治文化转型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培津;外出务工对农民婚育行为的影响[D];安徽大学;2006年
2 余易达;中国新现代性:在全球化语境中超越知识鸿沟的哲学思考[D];苏州大学;2003年
3 石巧磊;英国保守主义思想及对战后英国外交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江振峰;关于现代性在中国命运的哲学思考[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5 陈伟;论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性问题[D];河南大学;2004年
6 孙玉玉;从“交往理性”看当代中国社会阶层交往的合理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郑千千;建构性后现代主义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8 浦玉蓉;民主的幻象—论“行政吸纳政治”模式[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9 朱华斌;现代视域下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方敏;现代性批判与中国现代化[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252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225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