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美国黑人劳动力的教育和职业结构变动状况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25 11:03
【摘要】:文章以美国"当代人口调查(CPS)"数据为依托,通过分析近50年来美国黑人、白人劳动力群体在教育水平和职业结构上的变动状况,探讨了美国"肯定性行动"政策变迁的合理性。结果表明,1964~2011年,黑人、白人群体的整体结构性差异显著缩小,证明政策的变迁具有合理性。然而,政策变迁之后,两群体在教育水平和职业层级的高层上的差距呈现出固化状态。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各民族的结构性差异,结果发现,近年来虽然少数民族的教育水平和职业结构不断优化,但在职业层级较高的职业中,呈现出与美国族群相似的特征,即少数群体与多数群体的差异并未显著缩小,同时各少数民族之间也存在显著的结构性差异。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American Contemporary population Survey (CP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nges in educational level and occupational structure of black and white labor groups in the past 50 years, and probes into the rationality of the policy changes of affirmative a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verall struc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black and white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from 1964 to 2011, which proved that the change of policy was reasonable. However, after the change of policy, the gap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education level and the higher level of occupation shows a state of solidification. This paper further analyzes the structural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though the educational level and occupational structure of ethnic minorities have been continuously optimized in recent years, they show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to those of American ethnic groups in higher vocational levels. That is to sa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inority and majority is not significantly reduced, and there are significant structural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minorities.
【作者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东凌经济管理学院;
【分类号】:D7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马戎;;经济发展中的贫富差距问题——区域差异、职业差异和族群差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王凡妹;;美国“肯定性行动”的历史沿革——从法律性文件的角度进行回顾与分析[J];西北民族研究;2010年02期

3 马戎;中国各族群之间的结构性差异[J];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04期

4 郝时远;;美国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榜样吗?——评“第二代民族政策”的“国际经验教训”说[J];世界民族;2012年02期

5 胡鞍钢;胡联合;;第二代民族政策:促进民族交融一体和繁荣一体[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郝时远;;评“第二代民族政策”说的理论与实践误区[J];新疆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7 马戎;;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就业人口的职业结构变迁与跨地域流动——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的初步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存孝;;浅论青海穆斯林商业经济文化传统的形成及其特点[J];柴达木开发研究;2011年05期

2 雷勇;;论跨界民族的不平衡发展[J];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05期

3 李金叶;周耀治;;基于政治—经济视界的我国区域差距解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4 巫洪才;;彝族传统习惯法的现实表现及成因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2年26期

5 杨同飞;逯修琪;;第二代民族政策在新疆的可行性分析——兼论淡化“民族意识”强化“公民意识”[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6 马媛;;“民族交融一体”观点评析[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12期

7 金炳镐;肖锐;杨斯斐;;中国特色民族理论的若干问题[J];大理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8 沈萌;;浅谈民族文化与民族问题——读列宁《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9 宋德茂;;评“第二代民族政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年06期

10 张珍珍;郭俊朝;马立武;;“肯定性行动计划”在美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领域的兴衰[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海路;徐杰舜;罗彩娟;;族群理论研究文献回顾[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2 郝时远;;关于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若干思考[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8集)[C];2014年

3 王婧;;高等教育纠偏行动的平等意涵——以Grutter案与Gratz案为中心[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大学的兴起与法律教育[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常倩;商周至魏晋南北朝羌人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董强;改革开放以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跨界民族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张义凤;我国贫富差距问题探析[D];山东大学;2011年

5 杨超;美国“肯定性行动”中黑人就业政策研究(1965-2000)[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敏俊卿;中间人:流动与交换[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7 张宝成;磨合与交融:呼伦贝尔巴尔虎蒙古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高小岩;游离中沉淀:认同与变迁的都市回族视角[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陈晶;甘肃藏区民族乡村社会阶层分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10 袁玉红;美国“积极行动”政策与实践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爱民;肯定性行动与反向歧视[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2 马戎 ,潘乃谷;赤峰农村牧区蒙汉通婚的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3 张玉;;美国高等教育“肯定性行动计划”政策价值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4 阳后均;史锴;;“肯定性行动”的实践价值——美国“肯定性行动”对我国保护弱势群体的启示和借鉴[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帕特里克·西蒙;朱世达;王冬帆;;对种族歧视的测量:统计的政策性使用[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6年01期

6 安·莫宁;丹尼尔·萨巴格;项龙;;从剑到犁:美国使用种族分类进行种族歧视和反种族歧视的情况[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6年01期

7 弗兰克·德·兹瓦特;凤兮;;文化多元社会中的定向政策:协调、拒绝与替代[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6年01期

8 华涛;约翰逊总统与美国“肯定性行动”的确立[J];世界历史;1999年04期

9 李峻;;中美两国高校“优惠入学”政策的比较分析[J];湖北招生考试;2010年12期

10 蒋先福;彭中礼;王亮;;“肯定性行动计划”的法理学思考——以平等理论为视角[J];时代法学;2006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郝时远;[N];中国民族报;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下世纪职业结构将分为五大层次[J];求知;1999年03期

2 郭宇强;;我国金融保险业发展对职业结构的影响[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3 顾文同;;正在消失的职业(英文)[J];Women of China;2008年02期

4 田大洲;田娜;;我国职业结构现状——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职业;2013年19期

5 潮龙起;;粤闽浙三省新移民职业结构的比较研究[J];八桂侨刊;2009年03期

6 ;人口结构、职业结构与粮食消费[J];公安研究;2013年03期

7 李其荣;;新华侨华人的职业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美国与加拿大的比较[J];东南亚研究;2008年02期

8 江耀强;当代青年择业特点分析[J];青年探索;1997年04期

9 柴效武;;“灰领”走俏的“风向标”[J];人民论坛;2010年07期

10 汤;夏讯鸽;;中国人口战略面临重大转折[J];资料通讯;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周芳苓;;“两欠”地区职业结构的变迁及发展——以贵州省为典型研究[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周芳苓;;建国60年与贵州职业结构变迁[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游长虹;杨娅玲;;太原市职业结构变化与劳动保护改革对策[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冯尔康;清代游民(下):出路在发展商品经济[N];中国社会报;2007年

2 王旭辉;科技逼退3000旧业 职业结构变化频繁[N];中国改革报;2006年

3 马树超;职业教育是合理职业结构的基础[N];人民政协报;2006年

4 冯茜茜 王冰;64项新职业展现64种风景[N];扬州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宇强;我国职业结构变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肖德成;高学历青年群体何以结构性失位?[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2 董重;吉林省女性经济收入的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935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2935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c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