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以马来西亚为例

发布时间:2018-12-08 21:06
【摘要】:国家与族群具有不同的结构与功能,因而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的要素,特别是二者的认同基础存在较大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决定着二者关系的基本形态。国家的公共性要求它不应该将政治政策偏向任何一个族群。族群平等是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的平衡点,否则,可能会导致政策所损害的族群对国家存在意义的质疑。马来西亚独立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后,实施的正是偏向马来人的政策,从而造成非马来人对国家的不满。
[Abstract]: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state and ethnic group are different, so the elements of national identity and ethnic identity, especially their identification basis, are quite different. It is this difference that determines the basic form of their relationship. The public nature of the state requires that it should not bias its political policy towards any particular ethnic group. Ethnic equality is the balance point between national identity and ethnic identity, otherwise, it may lead to the question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national existence of the ethnic groups damaged by the policy. After Malaysia became independent, especially in the 1970s, it was precisely the Malay policy that led to non-Malay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country.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
【分类号】:D73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赵海立;;政治认同解构:以马来西亚华人为例[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5年04期

2 威尔·金里卡;刘曙辉;;多民族国家中的认同政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储召锋;;软权力的思想演进——从修昔底德到约瑟夫·奈[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王斌;贾雪;;以东北亚安全为视角议中国国家身份之建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3 邝艳湘;;新中国外交政策中的“变”与“不变”[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4 余泳;;中国对海合会国家的经济外交——国际体系转型与地缘经济的视角[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01期

5 赵继显;;国际权力基础与伊拉克战争[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05期

6 赵俊;;国际关系文化研究的回归[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徐崇利;;国际经济法律秩序与中国的“和平崛起”战略——以国际关系理论分析的视角[J];比较法研究;2005年06期

8 赵军;;晚清“和戎外交”战略选择的动因——一种国际关系理论的视角[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11期

9 张文喜;班保申;苗壮;;西方国家利益理论研究的建构主义转向[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陈世阳;夏欢;;国家形象外交初探——以2000-2008年美国国家形象外交为例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柳钦;;全球化视野下国家主权理论的演变与发展[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李永成;;中国安全软环境分析——以9.11后美国对华战略认知调整为视角[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世界政治变迁与文明的互动”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3 竹琳;;论文化传播全球化背景下的身份认同[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贺鉴;;共进国际法与和谐世界的建构——以建构主义为研究路径[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5 廖丽;;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的问题反思与重构——以和谐世界理念为视角[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6 骆旭旭;;全球治理与国际竞争法的网络模式[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7 张桂珍;;公共外交与构建社会主义新形象[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惠耕田;;沟通行动理论与国际关系研究[A];国际关系理论:前沿与热点——2006年博士论坛[C];2006年

9 李开盛;;规范理论:批判与评估[A];国际关系理论:前沿与热点——2006年博士论坛[C];2006年

10 向丽华;;对问题导向研究倾向的评估——以对外援助研究为例[A];评价国际关系理论:各界与进步——2007年博士论坛[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舒盛芳;大国竞技体育崛起及其战略价值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薛磊;当代国际法中的承认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徐婷;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非正式国际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静;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伦理沟通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张瑾;主权财富基金国际监管制度法制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廉晓敏;俄罗斯国家形象的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陈小鼎;结构现实主义的理论评估及其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9 隋伟;东亚金融合作法律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罗向阳;当代华人社团跨境活动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晓虎;从国家利益视角浅析冷战时期中埃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杨迎春;观念、制度与春秋邦交模式变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俞琳;影响环境议题设置的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李萍;春节晚会的意识形态幻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李皓;论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国家形象的优化[D];湘潭大学;2010年

6 李冀君;中欧知识产权贸易摩擦及中国对策[D];湘潭大学;2010年

7 申健;巴以问题:困境与出路[D];湘潭大学;2010年

8 汤希;中国对东南亚地区软实力外交探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罗满秀;试论国际政治资源对金融危机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李青;论中国软性国际政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丘光耀;从“民族认同”到“国族认同”──一九九五年马来西亚大选华人心态的分析[J];八桂侨史;1995年03期

2 温北炎;路在何方?——印尼华人社会的现状与未来[J];东南亚研究;1999年04期

3 曹云华;东南亚华人青年如何看待华人与当地民族的关系[J];东南亚研究;1999年04期

4 王付兵;二战后东南亚华侨华人认同的变化[J];南洋问题研究;2001年04期

5 赵海立;政治合法性理论及其分析架构[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左高山;;政治忠诚与国家认同[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02期

2 杭聪;;国家认同、国家制度建设和国民经济福利——兼与陈晓律教授商榷[J];探索与争鸣;2010年04期

3 王海峰;;塑造国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战略使命[J];求索;2010年08期

4 郭忠华;;动态匹配·多元认同·双向建构——再论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关系[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刘森林;;焦虑、中国特性与国家认同[J];现代哲学;2012年01期

6 颜俊儒;;加强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建设论纲[J];贵州民族研究;2012年06期

7 宋新伟;陈占芳;;影响国家认同的因素分析及途径探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02期

8 ;中国国家认同的历程与制约因素[J];公安研究;2013年05期

9 赵海立;;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以马来西亚为例[J];南洋问题研究;2013年03期

10 吴瑞财;;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挑战与应对[J];教学与研究;201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践;;宗教的类型对民族国家认同的影响[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8集)[C];2014年

2 饶印莎;;大学生国家认同对其与奥运卷入的影响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应小萍;陈午晴;王兵;王俊秀;杨宜音;;国家认同和体育观念关系初探[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雷琳;;公民意识与国家认同:西北边疆执政安全理念构设[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南长森;;西北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市场化运作与国家认同研究[A];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C];2012年

6 刘新利;;试论电视与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建构[A];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C];2012年

7 李宜强;;对区域一体化文化认同的研究:以法国与欧盟为例[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8 韦磐石;赵燕;张翔;;苗族、布依族青少年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及其影响因素[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刘永松;Michael H.S.Lam;Beeto W.C.Leung;;国家认同与北京奥运会:大陆,台湾和香港三地学生的回应(英文)[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奥运精神与世界和谐”奥林匹克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10 张东宁;;国际视角下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与中国社会发展[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左高山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认同的基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刘力达;法国:国家认同大讨论解决了什么问题[N];中国民族报;2010年

3 冯绍雷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 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难以抉择:多重因素影响下的俄罗斯国家认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李禹阶 向中银;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中的国家认同观念[N];光明日报;2011年

5 刘力达;法国移民与国家认同部“立与废”的纠结[N];中国民族报;2011年

6 韩震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王立新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美国的国家认同及面临的挑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 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韩震;中国梦的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N];北京日报;2013年

9 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 王超品 杨荣华;中国梦与国家认同、文化认同、价值观认同[N];云南日报;2014年

10 于福坚;一杯鸡尾酒:美国民族与国家认同的构建[N];中国民族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向东;文化多元语境下的国家认同建构[D];吉林大学;2015年

2 郭艳;全球化语境下的国家认同[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皓;软传播对国家认同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陈晶;11至20岁青少年的国家认同及其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常轩;湘西进城务工苗族农民的国家认同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4 马海莉;西藏地区藏族高中生国家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3年

5 曹娅;国家认同影响因素比较分析[D];厦门大学;2014年

6 夏宁波;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变迁中的农民国家认同[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7 王子愿;新中国的政治仪式与国家认同的实现(1949-1956)[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8 魏新;中华民族共同利益视角下台海两岸国家认同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

9 李宝林;我国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培养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10 闫苗;云南藏区藏族的国家认同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3690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3690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e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