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1979年苏联入侵以来阿富汗社会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

发布时间:2018-12-09 19:24
【摘要】:阿富汗传统社会的重要特点是民族多元化和部落的重要地位。抵抗运动对阿富汗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促进了伊斯兰教的全面复兴。第二,带来了社会变动和重组:空前的人口迁徙;传统的贵族势力为新的军事精英取代,后者成为相互间矛盾重重的军阀;少数民族的社会政治地位提高。第三,抵抗运动推动了新思想的萌芽。在塔利班崩溃后,军阀大批进入了政府和议会,此后虽然逐渐被排除在外,同时政府发起了解除武装的运动,但军阀势力远未消失,地方上则出现了以武装组织领袖、贩毒集团和腐败官员形成的共生的社会结构,加上塔利班的复兴,使得国家重建面临着艰巨的挑战。
[Abstract]:Afghanistan's traditional society is characterized by ethnic diversity and tribal importance. The main influence of resistance on Afghan society is as follows: first, it promotes the overall revival of Islam. Second, it brought about social change and reorganization: unprecedented population migration; the traditional aristocratic forces were replaced by the new military elite, the latter became contradictory warlords, and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status of ethnic minorities increased. Third, the resistance movement promoted the germination of new ideas. After the collapse of the Taliban, the warlords entered the Government and Parliament in large numbers, and although they were gradually excluded and the Government launched a disarmament campaign, the warlords were far from disappearing, and local leaders of armed organizations appeared. The symbiotic social fabric of drug cartels and corrupt officials, combined with the revival of the Taliban, poses formidable challenges to national reconstruction.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
【分类号】:D737.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庭国;解析叙军驻黎的历史演变[J];阿拉伯世界;2005年05期

2 王猛;;中沙关系中的伊斯兰因素[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6年05期

3 肖凌;;伊拉克、黎巴嫩、巴勒斯坦政治结构比较研究[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9年01期

4 马丽蓉;;伊盟、伊合与中国中东人文外交[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2年03期

5 张志刚;;宗教与国际热点问题——宗教因素对冷战后国际热点问题和重大冲突的深层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高亚兵;;跨境民族视野下的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4期

7 王兆新;;试论伊朗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伊斯兰性[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马勇;;俄罗斯与美国反恐战略之比较[J];东北亚论坛;2010年05期

9 许利平;东南亚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及其影响[J];当代亚太;2004年05期

10 刘向阳;谌娟;;国际因素对“东突”问题的影响[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亮;阿富汗战争:苏联高层决策研究(1979-1989年)[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贾春阳;论“疆独”问题与美国的政策[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张丽娟;地缘政治视野下中亚民族问题对中国新疆民族关系的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胡文秀;论冷战后国内武装冲突和平解决的影响因素[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5 马斌;冷战后美国对中亚援助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6 乌小花;当代世界民族宗教问题与世界和平[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颜升邦;全球化时代中国外交战略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8 花永兰;当代世界民族主义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9 张友国;后冷战时期民族分离主义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马明贤;近现代伊斯兰法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木;;东边日出西边雨——阿富汗战场哈扎拉人的兴起[J];世界知识;1998年04期

2 余智骁;;塔利班:“美国人有手表,我们有时间”[J];半月选读;2009年07期

3 韩维;阿富汗:诸雄争霸,谁主沉浮?[J];当代世界;1997年01期

4 伍书湖;;阿富汗局势会“伊拉克化”吗?[J];当代世界;2007年06期

5 韩维;阿富汗:诸雄争霸,谁主沉浮?[J];当代世界;1997年02期

6 胡仕胜;巴基斯坦与阿富汗关系轨迹[J];国际资料信息;2002年03期

7 杨翠柏;从地缘政治经济看大国与阿富汗内战[J];西亚非洲;2001年01期

8 晓安;巴米扬 阿富汗和全人类永远的痛[J];中国民族;2001年05期

9 王虹;阿富汗局势的变化及其影响[J];国际资料信息;1996年10期

10 张杰;;阿富汗:又一和平轮回[J];世界知识;199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冀开运;;普什图人与阿富汗人的区别与联系——兼论民族国族之间的相互关系[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冀开运;;普什图人与阿富汗人的区别与联系——兼论民族国族之间的相互关系[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邵育群;;阿富汗毒品问题及其相关国际合作——中国的角色分析[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4 冀开运;蔺焕萍;;卑路支斯坦内部冲突解析[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李伟民;;关于中国反恐怖问题的法律思考[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6 周均;;从“三横”到“一条”: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基本目标[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7 韦玉华;;新世纪世界“天下为公”的趋势[A];“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华民族振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韩旭;;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特点、成因及防控对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9 韩旭;;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特点、成因及防控对策[A];犯罪学论丛(第二卷)[C];2004年

10 余泳;;试论中东问题研究的核心概念——从中东热点问题到中国中东外交[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温宪 牟宗琮;阿富汗塔利班面临“软硬两手”[N];人民日报;2010年

2 ;阿富汗政府与塔利班在马尔代夫举行和谈[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3 刘锴;阿富汗征兵站被炸 塔利班出来“认领”[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4 王丰丰;血战阿富汗:英美联军无奈塔利班[N];中国国防报;2008年

5 记者 牟宗琮;阿富汗申请压缩塔利班“黑名单”[N];人民日报;2010年

6 史先振;阿富汗大选在即,,塔利班大肆搅局[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7 Jason Motlagh;阿富汗水深火热 美军打退堂鼓[N];世界报;2006年

8 周戎;评阿富汗美国首脑会晤[N];光明日报;2007年

9 本报驻巴基斯坦记者 陈一鸣;阿富汗袭击事件频频发生[N];人民日报;2006年

10 张娟;阿富汗安全局势继续恶化[N];工人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明;塔利班的兴亡及其对世界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闫文虎;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3 柳思思;历史实践与规范生成[D];外交学院;2011年

4 王猛;中国参与中东[D];西北大学;2006年

5 陈敏华;冷战后中东伊斯兰极端组织暴力行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6 钮松;欧盟的中东民主治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蒲瑶;非政府组织与阿富汗战后重建[D];西北大学;2009年

8 满足(MANZOOR KHAN);1961-1991的中巴关系:寻求共同安全[D];吉林大学;2009年

9 李晓妮;美国对巴基斯坦政策研究(1941-1957)[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周明;冷战后印度中亚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建军;塔利班崛起和阿富汗地缘政治之争[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辛万翔;阿富汗毒品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3 程旭东;1979年后的伊朗—巴基斯坦关系[D];外交学院;2008年

4 寇耀清;当代阿富汗民族关系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吴炉火;“后塔利班时代”的美国对阿富汗政策[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菊;穆沙拉夫政府的反恐政策评析[D];新疆大学;2009年

7 袁金娥;巴基斯坦在第二次阿富汗战争中的政策与作用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冲;奥巴马政府“阿富巴”战略初探[D];暨南大学;2010年

9 张奕;美国公众舆论对布什政府阿富汗、伊拉克战争决策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4年

10 楼中平;试论伊斯兰原教旨主义[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699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3699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5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