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区域治理:组织及其法制保障
[Abstract]:In the new pattern of globalization and economic integration, regional governance has become a universal trend. Germany has formed a relatively perfect system of regional governance after many years of development. Its important means of governance are as follows: local governments spontaneously establish regional coordination and coordination relations, promote local cooperation, and achieve management functions. According to the legal basi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organization,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organization in German regional governance: informal cooperation mechanism, private law organization and public law organization. The executive power of these organizations comes from Germany's long tradition of local autonomy and the rigour of the legal system. As one of th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the pattern of regional organization also appears in our country's practice. In the process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our country can draw lessons from the experience of Germany, strengthen the autonomy and enthusiasm of local governments, gradually improve the legal system guarantee, and further give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regional organizations.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分类号】:D75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远;;联邦德国区域规划的协调机制[J];城市问题;2008年03期
2 申海平;;通过基层自治发展基层民主——来自德国的启示[J];法学;2007年12期
3 叶必丰;;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行政协议[J];法学研究;2006年02期
4 陈瑞莲;杨爱平;;从区域公共管理到区域治理研究:历史的转型[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陈承新;;德国行政区划与层级的现状与启示[J];政治学研究;2011年01期
6 叶必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律治理[J];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芷铭;;浅谈广西北部湾区域行政一体化及其行政协议[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3期
2 魏广君;董伟;孙晖;;“多规整合”研究进展与评述[J];城市规划学刊;2012年01期
3 郑毅;;试述区域性行政协议的理论定位及其软法性特征[J];朝阳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4 崔卓兰;黄嘉伟;;区际行政协议试论[J];当代法学;2011年06期
5 张亮;;《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法律问题三议[J];法学评论;2012年02期
6 余韬;;论区域协调中政府合作协议的法律规制[J];法学与实践;2008年04期
7 丁国卿;;美国区域立法协调的经验及其借鉴:州际协定[J];法制与社会;2011年22期
8 陈晓勤;;流域生态补偿中的地方政府合作[J];发展研究;2008年10期
9 徐键;;论行政协议缔结权的渊源[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付士成;卢超;;福利行政之组织内部协调——美国福利行政组织改革掠影[J];公法研究;2010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易凌;林建原;;如何突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性障碍——基于长三角区域法规政策差异冲突的调查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何渊;;行政协议——中国特色的政府间合作机制[A];2008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8年
3 黄学贤;廖振权;;行政协议法治化若干问题探讨[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李雅琼;;合作协议与区域一体化:以长三角为例[A];上海青年政治学年度报告2013[C];2013年
5 冉艳辉;;民族地区经济协作的利益协调机制研究——武陵山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引发的思考[A];2013年中国民族法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汤林浩;吴晓;熊伟婷;;不同制度环境下大都市区区域协调机制比较研究[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彦强;基于行政权力分析的中国地方政府合作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孙鹏;中国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徐诗举;促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殷洁;区域经济法论纲[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5 陶杨;法治背景下的行政法律规范冲突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吕成;水污染规制之行政合作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王资峰;中国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
8 尚秋谨;我国都市圈发展中的城市政府执行力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刘铁;对口支援的运行及法制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崔庆仙;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地方制度改革与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素英;构建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创新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2 朱航舟;我国区域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屈小艳;区域经济一体化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合作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郑巧玲;基于节约集约用地理念的土地利用规划理论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李庚;论《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协议)的法律性质[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刘莹;区域行政立法协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丰婷;国家公国管理模式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吴鸿;论府际合作促进就业权实现的公法保障[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9 丁浩;区域行政立法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张玉琨;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远;;德国区域规划的“区域管理”及其组织结构[J];城乡建设;2006年02期
2 叶必丰;;需上级指示行政行为的责任——兼论需合作行政行为的责任[J];法商研究;2008年05期
3 申海平;;通过基层自治发展基层民主——来自德国的启示[J];法学;2007年12期
4 夏书章;公共管理的旧貌新颜和发展趋势——公共管理面面观[J];公共管理学报;2004年01期
5 陈瑞莲,张紧跟;试论我国区域行政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王启峰;关于我国行政区划构建问题的探讨[J];广西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7 郑春勇;;“以党委一体化促区域一体化”模式研究——基于新疆自治区乌昌党委和吉林省延龙图党委的分析[J];经济论坛;2011年01期
8 朱秋霞;行政区划与地方财政体制:几个相关的理论问题[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01期
9 赫尔穆特·沃尔曼;杨大群;;在连贯和变革之间实现地方政府现代化——基于英国、瑞典、法国、德国、西班牙和匈牙利六国的跨国比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年06期
10 王洪庆,朱荣林;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实现途径新探[J];经济纵横;2004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杨爱平 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秦旭东;[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寇大伟;;双向互动机制:中国区域治理的路径选择[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2 马海龙;;区域治理:一个概念性框架[J];理论月刊;2007年11期
3 吴志成;;一体化与区域治理:追寻欧洲和平的路径[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柳春慈;;区域性行业协会:区域治理的重要组织载体[J];理论探讨;2010年02期
5 姚尚建;;从市场保护到权利发展——转型社会中的区域治理[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6 马海龙;;区域治理结构体系研究[J];理论月刊;2012年06期
7 张真理;成协中;;区域治理视野下的架构再造——以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为对象的分析[J];新视野;2013年05期
8 陈箭;犯罪的社区控制与区域治理[J];法学;1990年09期
9 王一;;从地区竞争到区域协作——区域治理研究述评[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10 赵隆;;北极区域治理范式的核心要素:制度设计与环境塑造[J];国际展望;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衔春;吕斌;赵勇健;;国内外比较视角下长株潭城市群区域治理机制研究[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2 马星;秦晴;;珠江三角洲的区域治理:机制、障碍和对策[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杨;区域治理中的“流域”新思路[N];中国经济导报;2014年
2 记者 苗志磊;抓好重点区域治理塑造精品工程[N];邯郸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宋振峰 实习生 盛捷;区域治理的崭新篇章[N];甘肃日报;2013年
4 记者 岳冠文;讨论研究煤炭坝地质沉陷区域治理工作[N];长沙晚报;2010年
5 肖颖 普毛毛;全面落实政府区域治理责任[N];中国环境报;2014年
6 常州大学文法学院、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芮国强;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积极探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7 记者 黄如飞;龙岩:重点区域治理挂牌督办[N];福建日报;2013年
8 贾庆国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分论坛:东亚合作才能繁荣[N];中华读书报;2005年
9 王喜霖 记者 曲静;松嫩三江平原区域治理研究取得重大突破[N];黑龙江日报;2000年
10 记者 周者军;甘肃“两江一水”区域治理规划获批复[N];甘肃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艳;欧洲治理与制度变迁[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2 马海龙;行政区经济运行时期的区域治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宋煜萍;生态型区域治理中地方政府执行力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乔德中;当代中国区域治理中的府际合作创新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2 刘军义;区域治理结构的初步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南浩植(Nam Hosik);中国在边疆地区建设中的区域治理[D];吉林大学;2011年
4 黄菲;“镇改街”后区域治理路径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5 邹雅琳;区域性经济社会化解危机的途径[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4187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418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