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地域主义政治探析
[Abstract]:South Korea democratized in 1987, but regionalism in Korean politics appeared on a large scale since then. South Korean regionalism is more serious than other countries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re is no difference in language, race and religion, and has even become an important decisive factor in hindering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Korean society politically. The regionalism in South Korea is not a simple social problem, but should be regarded as a structural factor in the confrontation between the military dictatorship represented by Park Chung-hee and the opposition political forces that compete with it since the 1960s. The mobilization of regional emotion against hegemonic system and the political result strengthened under the vicious circle of corresponding emotion. After that, this regionalism was linked to the special political situation in the three Gold Age, which represented leaders and political parties in various regions, and did not weaken with the elimination of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inequalities, but was accompanied by other problems and political mobilization. The interaction of public opinion and media spreads to the whole Korean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Regionalism in the election plays a role from the election of local parliamentarians to the presidential election, which is a major variable of the political phenomenon in South Korea and has become an unavoidable practical problem in Korean society. In this paper, we first sort out the relevant terms of regionalism, put regionalism under the historical premise of prejudice and exclusion of specific areas in history, and clarify the historical origin of regionalism. By analyzing the process of 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deepening of regionalism politics, this paper finds out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regionalism development, and analyzes the process of regional division from the representative events of regional division. And how regionalism exerts its influence in the presidential elections after the withdrawal of "Sanjin" from the political stage of South Korea.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hanges produced by regionalism to this day, this paper speculates and analyzes the context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ism.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731.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菲易;;地域主义与韩国民主化转型:一种过程分析[J];当代韩国;2008年02期
2 马东亮;;制度与革新:韩国国会政治中地域主义现象的制度解读[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杨妍;;现代化进程中地域主义与国家认同危机[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王菲易;;韩国地域投票现象的历史变迁:以总统选举为例[J];当代韩国;2010年01期
5 白乐晴;苑英奕;;韩半岛式的统一过程和市民社会的作用[J];读书;2006年11期
6 任r\0伯,金燕玉;南北高峰会谈和国民大和解[J];当代韩国;2000年02期
7 李正馥;韩国政治的发展方向[J];当代韩国;2001年01期
8 周方冶;“东亚政治社会转型”第一届学术讨论会在京举行[J];当代亚太;2004年09期
9 刘永辉;邓联健;;全球化时代东亚文化交流与统合探讨[J];长白学刊;2010年06期
10 广部和也,刘建平;建立东亚国际组织的可能性[J];国际政治研究;199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洪世杓;;反近代主义建筑的地域性和韩国性的探究——以金寿根的空间社屋为中心[A];建筑史论文集(第15辑)[C];2002年
2 陈景衡;雷振东;;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和谐”——地域化设计中的情态因素[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秦红岭;;全球化语境下建筑地域性特征的重新认识与构建[A];地域建筑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岳邦瑞;王军;;地域建筑与乡土建筑研究的三种基本路径及其评述[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朱广宇;;传承与超越—博物馆建筑设计评析[A];2005年度山东建筑学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6 成利伟;周乾;;论全球化进程下建筑与城市“趋同”现象[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沈梦岑;;中国元素与场所精神的“博弈”——从苏州城市公共设施到苏州博物馆到拙政园[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8 杨友仁;苏一志;;地方竞争与格局政治:台湾南部科学园区的个案分析[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9 王军;高振华;;浅析建筑的皮肤语言[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曹勇;;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民族建筑”概念的语境流变[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尹;新地域主义:民族文化的苏醒[N];中华建筑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谈健;室内设计的新地域主义[N];广东建设报;2005年
3 ;亚洲货币需强化地域主义色彩[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4 李沉;新地域主义的创作与实践[N];中国建设报;2006年
5 主持人:盛邦和 参与讨论者:章益国 张国义;亚洲,可否也是一个整体[N];社会科学报;2003年
6 凡一;东亚政治民主化:在曲折中前进[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7 本版编辑邋中国社科院博士后 国学大师 中国古典文学普及研究会会长 李安纲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张颐武 陈世民建筑事务所懂事长 陈世民 全国工商联防地产商会会长 聂梅生 清华大学建筑研究所副所长 教授 徐卫国 绿城东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 陆皓 中国房地产报副总编辑兼执行主编 胡安东;复兴中国居住文化[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8 刘军红;地区合作:“APEC精神”不可少[N];中国经营报;2005年
9 黄丹麾;生态设计的美学研究(三)[N];美术报;2005年
10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风景园林设计研究所 赵瑾;让现代功能与地域特色催生建筑美[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丽君;广义建筑类型学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2 孙彦青;绿色城市设计及其地域主义维度[D];同济大学;2007年
3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姚准;景观空间演变的文化解释[D];东南大学;2006年
5 赵榕;当代西方建筑形式设计策略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6 杨鑫;地域性景观设计理论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7 连旭;大跨体育建筑有效地域文本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曾万涛;长株潭联市制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志奇;北京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10 胡以萍;论世博会展示设计的多维表达[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少林;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2 余松柏;批判的地域主义建筑实践策略[D];重庆大学;2012年
3 宋磊;台湾地域主义建筑及其设计实践[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4 周鑫;基于批判的地域主义苏州新城区建筑形象塑造策略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5 汤鲜;丽江当代建筑创作中的地域主义及其批判[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姜永浩;保罗·门德斯·达·洛查的新地域主义建筑创作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杨怡;意义与秩序的建构[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8 马志韬;高技建筑创作的地域性表达[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9 胡安明;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10 薛松;居住建筑地域性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833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483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