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权与地方治理:美洲经验的启示
[Abstract]:Strong local government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in maintaining democratic governance in the Western world, as demonstrated in particular by the experi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decentralization movement has a long history. Many countries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regard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government as an important means of decentralizing political power. To some extent, decentralization is for more democratic politics, more citizen participation, better public servic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ccountability system,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 rights, guaranteed local finance,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and so on, are the core factors to build and strengthen democratic governance and local governance.
【作者单位】: 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公共管理与社区服务学院;美国公共行政学会;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国家治理协同创新中心;
【分类号】:D771.2;D0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饶常林;;从地方政府到地方治理:政策网络的分析[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何艳玲;特定事件、治理过程与治理文化——一个新的地方治理实践分析框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谷志军;;从地方政府管理到地方治理:基于新制度主义的解读[J];红河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4 石燕;郎玫;;创新到治理:地方政府创新的联动机制研究[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杨礼琼;;中美公共服务市场化比较及其启示[J];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07期
6 胡国民;;论人民政协在地方治理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政协理论研究;2011年03期
7 艾伦.罗森伯姆,孙迎春;地方治理与民主现代化[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8 郁建兴;金蕾;;法国地方治理体系中的市镇联合体[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01期
9 郑志龙;;走向地方治理后的政府绩效评估[J];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01期
10 卢珂;;地方治理创新与塑造服务型政府[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张剑;;《东亚地区的和谐、地方治理与共同体建设》(英文)[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和谐社会与治理机制”政府管理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2 谷宇;;官绅共治与政务协商——传统中国地方治理模式研究[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3 李旭琴;;构建地方政府与公众双向互动的公共关系模式——地方治理理论的视角[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周振林;;中美地方治理市场化技术比较及其启示[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赵永茂;;都会治理之建构——台湾地区地方政府与政治改造方向分析[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6 陈立刚;;地方治理:台湾都会区治理及跨域合作氃制探究[A];第二届中国地方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玉龙;;和谐地方社会建设中的公民参与和地方政府角色[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程宇;;应急管理视域下地方政府竞争力的提升战略[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赵永茂;;台湾地方治理的发展与限制:以台北市大安区为例[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和谐社会与治理机制”政府管理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家刚;发挥好协商民主的“对话”作用[N];中国社会报;2008年
2 ;亚洲基金会的中国项目[N];中国社会报;2004年
3 何包钢;政治实验是实现协商民主的有效途径[N];协商新报;2008年
4 张生河;制度创新与评价创新互动双赢[N];中国信息报;2006年
5 何包钢;政治实验是实现协商民主的有力途径[N];学习时报;2008年
6 笑蜀;祝愿厦门PX事件成为里程碑[N];南方周末;2007年
7 杨光斌;公民参与推动民主政治建设[N];学习时报;2008年
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乔新生;建立契约社会的社区自治制度[N];东莞日报;2008年
9 本报驻印度尼西亚记者 张慧中;印尼减贫资金直达最基层[N];人民日报;2011年
10 特约撰稿 李秀江;县级官员轮训与“县政图新”[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戴昌桥;中美两国地方治理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樝;治理视野下的地方政府主导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3 杨山鸽;后福利国家背景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D];复旦大学;2006年
4 陈国申;从传统到现代:英国地方治理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唐丽萍;我国地方政府竞争中的地方治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汤玉权;利益、参与与地方治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马斌;政府间关系:权力配置与地方治理[D];浙江大学;2008年
8 张青;地方治理视野中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张卫国;美国城市管理的企业化走向[D];厦门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荣;地方治理视角下的政务公开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2 陈经光;地方治理中政协职能作用发挥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3 马玲;论我国地方治理中的公民参与[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4 沈锦坤;信息社会我国地方治理中的公民参与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贺凤;地方治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6 叶宁;地方治理中的公民参与[D];浙江大学;2006年
7 刘利鸽;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对地方治理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6年
8 罗安生;当代中国地方治理中的公民参与[D];浙江大学;2005年
9 金蕾;法国地方治理体系中的市镇政府[D];浙江大学;2005年
10 温雪秋;地方治理视野下珠江三角洲基层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013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501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