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2007年以来美国非政府组织在香港活动之评析

发布时间:2019-08-26 10:22
【摘要】:2007年以来,美国非政府组织在香港展开了一系列活动,影响香港的政治发展。他们进行广泛的政策倡导、做出细致的政策评估,深入渗透香港社会。美国非政府组织在港活动的实质是帮助香港"反对派"扩大社会生存空间,促使香港在未来为中国大陆树立"民主样板"。美国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香港社会的民主政治和选举走向成熟,而且也使香港逐步融入西方主导的国际主流价值,但也有以下不利之处:不利于香港政制稳定发展;阻碍《基本法》第23条关于国家安全立法的落实;有损中国在香港的主权与治权。香港是具有国际政治经济"二元特征"的地区,在这一特殊条件下,美国非政府组织的在港活动客观上强化了香港的"两制"特征,但是挑战了"一国"原则的内涵。
[Abstract]:Since 2007, American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have launched a series of activities in Hong Kong to influence the political development of Hong Kong. They carried out extensive policy advocacy, made detailed policy evaluation, and penetrated into Hong Kong society. The essence of the activities of American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Hong Kong is to help the "opposition" in Hong Kong expand the living space of society and promote Hong Kong to set up a "model of democracy" for mainland China in the future. Although the activities of American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re conducive to the maturity of democratic politics and elections in Hong Kong society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make Hong Kong gradually integrate into the mainstream international values dominated by the West, it also has the following disadvantages: it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Hong Kong's political system; hinders the implementation of Article 23 of the basic Law on national security legislation; and undermines China's sovereignty and jurisdiction in Hong Kong. Hong Kong is a region with the "dual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economy. Under this special condition, the activities of American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Hong Kong objectively strength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wo systems" in Hong Kong, but challenge the connot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one country".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中西文化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香港政治发展研究”(12CZZ031)
【分类号】:D771.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亓成章,刘献;关于新自由主义的几个问题——访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亓成章教授[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毛国涛;“一国两制”构想与澳门回归的实践[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3 王凯成;中国加入WTO对统一战线工作的影响[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张莉;中国加入WTO对统战工作的影响[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杜健;南亚核风暴及其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07期

6 徐艳;试论民族主义对20世纪历史发展的影响[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7 陶建钟;网络发展对政治参与的影响[J];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8 余建华;中亚的民族问题及其影响析论[J];俄罗斯研究;2002年01期

9 张骥,王宏斌;论全球环境问题对当代国家主权的影响[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年03期

10 唐小松;“法国承认中国”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1964—1966)[J];国际论坛;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志斌;;战后中英香港受降之争[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2 古咏思;;香港的善别辅导服务[A];首届生命关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曾平辉;吕景春;;论“一国两制”下的香港统战工作[A];广东省第四届高校统战理论研讨会论文[C];2004年

4 杨松;;人心回归的有益尝试——浅议香港特区的统战工作[A];广东省第四届高校统战理论研讨会论文[C];2004年

5 史久远;;对港统战工作之浅见[A];广东省第四届高校统战理论研讨会论文[C];2004年

6 刘阳;;深港合作对加强香港爱国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作用[A];广东省第四届高校统战理论研讨会论文[C];2004年

7 陶一桃;;借鉴香港体制优势,完善社会基础制度安排[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C];2008年

8 张以顺;崔成富;;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家庭养老问题的影响[A];婚姻·家庭·老人论文集[C];1994年

9 崇庆余;;邓小平论保持香港长期繁荣和稳定的条件[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10 宗成康;;论香港在近代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专题撰文 张蜀梅 陈枫;伤心的事 已经过去[N];南方日报;2007年

2 曹宏亮;同舟共济 自强不息[N];人民日报;2007年

3 见习记者  韩金伟;刘延东会见香港自由党访京团[N];团结报;2006年

4 特派记者 黄怀;共谋港厦两地互利双赢[N];厦门日报;2007年

5 记者 王洪山、苏晓;首届香港青少年军事夏令营开营[N];人民日报;2005年

6 记者 陈晓钟;香港特区政府举行升旗仪式及酒会庆祝国庆[N];人民日报;2005年

7 商宇;汪洋会见香港自由党主席一行[N];重庆日报;2007年

8 陈超平 黄婉莉 李雪桐;海南“文昌鸡”首次出口香港[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9 记者 黄和芳;俞曙霞会见香港爱心人士曹永牟一行[N];广西政协报;2007年

10 记者 刘伟 通讯员 任云云;市领导会见香港客人[N];连云港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为民;美国对港政策研究[D];外交学院;2001年

2 花永兰;当代世界民族主义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3 肖宗志;候补文官群体与晚清政治[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汪权;冷战后的美国朝鲜半岛政策析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5 张谦;国际战略大背景下“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焦亚波;社会福利社会化背景下的上海养老机构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军;试析美国新自由主义[D];新疆大学;2006年

2 田娟;G·W·布什政府公共外交政策探析[D];新疆大学;2008年

3 杨红梅;试析“9·11”后美国的中亚政策[D];新疆大学;2005年

4 李顺成;21世纪初澳大利亚的对华政策的变化及其对中澳关系的影响[D];外交学院;2008年

5 赵壮道;浅析冷战后亚太政治格局的变化及影响[D];河南大学;2005年

6 白海霞;苏共二十大对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5年

7 乔兰娣;信息化对中国政治参与的影响及其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吴小萍;新时期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及其对政治发展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9 闫皓;儒家文化对韩国的影响[D];青岛大学;2005年

10 曹世燕;美国例外主义及其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292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5292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4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