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俄罗斯转型与国家现代化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26 21:29
【摘要】:实现国家现代化已成为俄罗斯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没有现代化就没有俄罗斯的未来。通过制度转型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经过20多年的转型,俄罗斯从根本上改变了苏联时期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政治与经济制度,形成了政治民主化与经济市场化的制度框架。但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俄罗斯还远不是现代化国家,它还必须通过进一步制度转型才能不断地向现代化迈进。俄罗斯的制度转型并未结束。制度转型与现代化是同一个进程,在这一进程深化过程中俄罗斯将会遇到种种阻力与困难。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
【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创新工程课题“俄罗斯转型与国家现代化问题”
【分类号】:D75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伊·弗·拉季科夫;李铁军;;俄罗斯社会怀疑心态对现代化进程的阻碍[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朱昌;;经济转型与社会公平的悖论——来自俄罗斯的启示[J];东北亚论坛;2009年01期

2 陆南泉;;中苏经贸关系史简析[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8年06期

3 张弛;俄罗斯与波兰转轨绩效的动态比较[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3年05期

4 李志学;“休克疗法”启示录[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4年02期

5 陈彦晶;;俄罗斯公司制度的独创:人民企业[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2年02期

6 岳宗德;“三个代表” 党之生命——苏联解体苏共垮台鉴[J];菏泽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田春生;"华盛顿共识"及其政策评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4年05期

8 陆南泉;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分析苏联剧变苏共垮台的原因[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田春生;新自由主义学说及其政策在转型国家的失败——以俄罗斯转型前10年的结果为例[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05期

10 陆南泉;;如何评价苏联经济建设问题[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蔚云;俄罗斯经济转轨十年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唐皇凤;社会转型与组织化调控[D];复旦大学;2006年

3 苗正达;俄罗斯社会变迁中的宪政逻辑[D];吉林大学;2007年

4 侯铁建;俄罗斯经济追赶与制度变迁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5 陈慧颖;全球化条件下转轨与传媒互动机理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6 王玲;俄罗斯联邦法治化进程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朱可辛;俄罗斯发展进程中的普京阶段[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8 姜振军;俄罗斯国家安全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9 徐彦山;转型时期俄罗斯行政改革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林文杰;转轨进程中的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银生;新自由主义与俄罗斯经济转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班婕;转型期以来俄罗斯的社会精英:起源、发展、前瞻[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陈玉玉;从俄罗斯经济转型看改革与稳定的关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4 常庆波;论俄罗斯经济转轨及其对外关系[D];青岛大学;2006年

5 张飞岸;新自由主义与资本主义危机[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杨其滨;中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比较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7年

7 杨显生;冷战后俄罗斯中东政策的调整[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8 项丽敏;市民社会的理论与实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李占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政治制度演变初探[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朱姗姗;传统文化对俄罗斯外交战略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军平;;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分析与建议[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梅普之争:竞逐2012背后的虚与实[J];东西南北;2011年13期

3 包心鉴;政治体制改革: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选择[J];理论探讨;2001年03期

4 许耀桐;;民主发展模式与执政党的选择[J];同舟共进;2011年08期

5 包心鉴;改革的历史地位与跨世纪中国改革的主线[J];文史哲;1999年03期

6 耿枫;;从“路线图”计划看欧盟对俄政策调整[J];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02期

7 包心鉴;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政治建设[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李昌庚;;中国语境下的政治民主化与社会稳定的博弈和平衡[J];学习与实践;2009年04期

9 王缉思;唐士其;;三十年来的世界政治变迁——同一性与多样性并存[J];国际政治研究;2010年01期

10 邢广程;苏联解体后各国关系探析[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199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洪;张庆文;;试论拉美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重建[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李昌庚;;中国语境下的政治民主化与社会稳定的博弈和平衡[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唐亮;;比较分析的视角和中国模式的定位[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协商民主与社会和谐”政治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4 钱宗旗;;普京时代俄中东外交的特点及发展趋向[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5 孙凌齐;;任重道远——2008年大选前的俄罗斯[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冯绍雷;;建构中的俄罗斯、欧盟与美国的关系[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7 李天斌;;直接民权—孙中山对政治民主化的探索[A];孙中山与中华民族精神论文专辑[C];2003年

8 袁艳;;试论1958年委内瑞拉的政治民主化转型[A];"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牛f ;康喜平;;百年探索终有成——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10 冯志峰;;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路径选择——基于运动式治理与政治民主化进程互动关系的观察[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荣升;通报我省代表团出访俄罗斯情况[N];黑龙江日报;2005年

2 邵颖波;俄罗斯:选举之前的喧嚣与沉寂[N];经济观察报;2004年

3 本报驻伊斯兰堡记者 王传宝;印俄强化伙伴关系[N];经济日报;2005年

4 裴远颖;俄罗斯的战略性收缩[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吕岩松;俄罗斯:策略与战略[N];人民日报;2002年

6 记者 王建刚;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举行[N];人民日报;2005年

7 红山;俄格交恶火药味渐浓[N];中国国防报;2006年

8 潘德礼;俄罗斯政治形势的基本特点及其走势[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9 中国社科院亚太所学者 叶海林;继续生活在核和平之中[N];东方早报;2007年

10 陈之罡;G8峰会喧嚣热闹大国问题热衷“私下”解决[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洪业;欧盟东扩与俄罗斯的选择[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杜正艾;俄罗斯外交传统研究[D];外交学院;2003年

3 庞大鹏;俄罗斯政治转轨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汪宁;普京的“俄罗斯新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绍章;俄罗斯东北亚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刘信一;中俄政治体制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史亚军;多边框架中的中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崔贞姬;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公民教育[D];吉林大学;2007年

9 冯玉军;当代俄罗斯对外政策决策机制研究[D];外交学院;2001年

10 孙洪魁;东北亚格局与我国战略构建[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胜任;冷战后俄罗斯与中印关系[D];武汉大学;2005年

2 石强;论美俄之间的核军备控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杨显生;冷战后俄罗斯中东政策的调整[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4 赖兴洁;论阻碍俄罗斯复兴的美国因素[D];新疆大学;2009年

5 王高峰;20世纪末期以来的俄罗斯能源外交[D];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2007年

6 尹玉刚;上海合作组织的地缘政治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万鑫;上海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的博弈[D];暨南大学;2007年

8 李彤;冷战后俄罗斯与中亚安全关系的探讨[D];内蒙古民族大学;2008年

9 边云霞;哈萨克斯坦与中美俄的石油外交[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10 叶刚;论近年来美俄两国矛盾的演变及其深层根源[D];新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295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5295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4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