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匈帝国的民族与民族关系治理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
【分类号】:D56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雪茹;世界多样性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深层联系解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孙柳;;论西欧封建主促进城市兴起的原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3 张熠;从第三次中东战争看美国中东政策的调整[J];阿拉伯世界;2004年05期
4 赵继显;;国际权力基础与伊拉克战争[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05期
5 侯发兵;王安平;;国际冲突的蛛网模型[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周小仪;从形式回到历史——关于文学研究方法论的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7 吕世伦;马金芳;;社会法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研究[J];北方法学;2007年06期
8 王晋新,薛桂芬;爱尔兰与近代早期英国的殖民活动[J];北方论丛;2004年05期
9 陈金锋;;爱德华一世统治时期英格兰社会内部变革[J];北方论丛;2006年03期
10 孙兴杰;;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献中“东方问题”[J];北方论丛;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鲁绍臣;;P·安德森国家理论的启示与困境[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马健;;当前美欧关系演变规律探究[A];国际关系研究:新领域与新理论——2010年博士论坛[C];2010年
3 李瑞艳;;基于民族性的社会主义诉求——安德森从英国民族性特征对发达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哲学思考[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10)[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罗向阳;当代华人社团跨境活动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邢树东;税收弹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孙兴杰;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D];吉林大学;2011年
5 王巍巍;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冲突与危机管理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徐占元;西部民族地区加强党的政治整合能力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黄敏;当前我国社会冲突与社会控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陶莎莎;海外中国公民安全保护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柯联民;让·博丹政治、法律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田雪梅;近代日本国民的铸造:从明治到大正[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龙植;中韩两国海上灾难处理合作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彭震;“中国威胁论”——影响与对策[D];湘潭大学;2010年
3 张宗禧;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国家安全观探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张树秀;当代国际政治中的大众传媒因素[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贾琳娟;全球经济失衡下制约国际经济秩序演变因素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杜天翔;美国与独联体诸国“颜色革命”[D];河南大学;2011年
7 钱进;欧洲政治一体化进程—动因、困境及前景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8 周亚男;冷战后美国“国家安全”理念下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变革[D];吉林大学;2011年
9 赵e,
本文编号:25325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532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