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论美国社会治理中的法治精神与公共精神

发布时间:2019-11-05 20:04
【摘要】:法治精神和公共精神是促进美国社会自我治理和变革发展的民情要素。诚然,美国社会的法治精神和公共精神的产生有其自身的国情背景,并且其法治、公共精神处在资本主义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意识形态主导之下,这与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追求的法治、公共精神有着本质区别。然而,在现代社会治理中,法治、公共精神的作用与意义已得到验证,法治、公共精神的培育有其自身规律,其中的先进经验是可资借鉴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宣晓伟;;我们离现代化有多远?[J];读书;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绍红;民主的路径: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视界[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2 杨泽章;;托克维尔与自由的正当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杨海坤;;中国走向宪政之路——兼论“三个代表”理论和我国宪法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4 章敬平;;民意表达机制的实证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5 胡玉浪;;劳动报酬谈判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6 郑晓华;达尔经济民主思想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7 傅林;;不能被忽略的历史:1607年以前的北美教育[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龙长安;高力克;;联邦制、国家统一与两种话语之争——对近代中国联邦制论争的回顾与思考[J];安徽史学;2008年05期

9 乔印伟;;论新加坡民族国家创建的基础[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10 谭智奇;廖顺余;冼平芳;;我国农民话语权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中秋;;存在一个中国道路吗?——当代中国的现代国家构建现状之辩正[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伍俊斌;;社会转型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分析[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李鹏;;当代多数主义民主治理范式的危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4 李鹏;;当代多数主义民主治理范式的危机[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5 郑家昊;;服务型政府建设背景下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陈宏彩;;公民身份、公民社会与公共秩序——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分析框架和政策维度[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徐艳晴;;健全行政问责制,构建责任型政府[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勇;李广斌;;新农村建设下的苏南农村生活世界合理化隐忧——基于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龙静云;;民间组织在现代公民社会中的道德整合功能[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10 冯波;;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和途径[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晓闽;美国证券法律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秀红;乔治·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制的初步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6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陈丰;信访制度成本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梅祖蓉;历史,文化与人格[D];武汉大学;2010年

9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春花;论信仰对于社会秩序的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晓郁;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邈;突发事件中紧急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何俊;陪审制度的民主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沈申甬;中国式民主的适切性与有效性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赵旋;论中国特色审判方式的确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李景旺;中美群体纠纷解决机制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章烽;论司法能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杨迎春;观念、制度与春秋邦交模式变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刁铭玉;查尔斯·泰勒现代性理论探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金钊,牛文军;法治精神与公安法治[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6期

2 田国华;论我国法治精神的演进[J];武警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李友谊;;论法治精神的终极眷注[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梁向锋;;关于法治精神的两点思考[J];世纪桥;2008年20期

5 高振强;;论法治精神的逻辑内涵和外延[J];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6 陈晨;乔中国;李海平;;论法治精神的意义[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阿飞;;也跟伍皓同学聊聊“法治”[J];检察风云;2011年02期

8 ;推进依法行政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J];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2011年04期

9 蔡丽(石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J];人民政坛;2011年08期

10 蒋先福;法治战略与民族法治精神的培育[J];求索;199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许均秀;;法治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障[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2 孙宝成;李红培;;法治精神及廉洁范畴的意义[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法治思维与检察官职业伦理[C];2013年

3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胡江天;;儒学和谐思想与法治精神[A];孔学研究(第十四辑)——云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邱林;王学文;;建设和谐海关要牢树法治精神[A];法制建设与和谐海关征文专辑[C];2007年

6 何飞;曹源;;论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与法治精神的关系[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7 方开玉;;走出档案法治建设的误区[A];新时期档案工作论文集[C];2005年

8 朱玉玲;颜峰;;探析法律文化[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司法部《中国司法》杂志副总编 刘武俊;弘扬法治精神的纲领性文件[N];福建日报;2007年

2 杨悦新;“法治精神”内涵需准确把握[N];法制日报;2007年

3 特约评论员 陈永杰;法治精神值得香港珍惜[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4 罗容海;将法治精神贯彻到每个角落[N];光明日报;2012年

5 张玉胜;虐童教师被释放体现法治精神[N];人民公安报;2012年

6 记者 王志栩;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N];天津政法报;2012年

7 公安部十三局 丁国强;法治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法院报;2013年

8 记者申东;从讲条文转向弘扬法治精神[N];法制日报;2013年

9 刘文嘉;不能以道德借口伤害法治精神[N];光明日报;2013年

10 记者 胡键 通讯员 岳宗;弘扬法治精神 推进法治广东建设[N];南方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守贵;论当代中国的法治精神[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陈晨;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霞;弘扬法治精神与当代中国法治实践[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3 邓淇;社会建设视域下中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D];南华大学;2010年

4 刘南中;试论构建以法治精神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廉政文化[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5 徐少宏;法治精神与当代中国法治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陈俊;从政策治理到法律治理[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7 孙钦伟;论中国共产党活动方式的几个问题[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8 杜英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陈太清;行政法与民法的调整界限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563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5563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0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