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当前的缅北冲突与中缅边界管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2 08:37
【摘要】:大国地缘政治博弈的重心逐渐转移到亚太地区,缅甸因其特殊的地缘区位而成为大国地缘政治战略的交汇区。缅甸对中国来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不仅是中国走向印度洋的陆上通道,更关系着“一带一路”倡议与中缅“人字形”经济走廊等在缅甸不断推进,与此同时,中缅高速公路、中缅铁路和中缅油气管道等大型项目都需经过缅北地区。缅北动荡的局势成为阻碍这些项目顺利推进的主要因素,随着国际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域外大国势力介入缅北局势,缅甸国内局势更加复杂难控,进而致使缅北冲突不断激化升级。目前,缅北冲突发生了重大逆转,由2015年2月之前的缅甸政府军主动进攻缅北各民族武装组织转变成现阶段的“缅北联军”主动突袭政府军,缅北冲突也由之前的“一对一”转变成“一对二”、“一对多”。多支缅北少数民族地方武装组织与缅甸政府实现和谈并签订停火协议,仍有数十支少数民族地方武装组织选择边打边谈以保障自己的权益。文章主要运用实地调研法、事件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分析缅北冲突的原因,进一步提出缅北冲突对中缅双边关系、跨境贸易、边境安全以及边界管控带来新的挑战,最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边界管控措施,为国家和边境地方政府做好边界管控提供借鉴意义。文章最终得出结论:缅北冲突暂时不会对中缅边境地区带来较大的安全影响。随着冲突的加剧,毒品、走私、跨境犯罪、恐怖袭击等问题将是中缅边境安全的潜在影响因素。怎样做好边界管控,预防边境地区发生重大安全事件,维护中国西南边疆安全与领土完整则是文章的研究重点。
【图文】:

口岸,瑞丽,货物,车辆


2.2.3 缅甸政府与缅北少数民族争夺中缅跨境贸易权中缅跨境贸易是导致缅北冲突不断的影响因素之一。当前的缅北冲突呈现出愈加复杂的局势,这与中缅跨境贸易规模日益扩大、合作领域不断加深等密不可分。据缅甸官方数据显示,,截至 2015 年底,中国对缅甸累计投资额达 227.813亿美元,居对面投资国家首位。中国对于缅甸北部、东部地区的掸族和克钦族等以及华人族群也有巨大的政治及民族文化影响力,对缅甸联邦和平发展进程产生重要影响[87]。2012 年 6 月,缅北爆发持续性的武装暴力冲突,导致缅北九大口岸仅有木姐口岸尚未关闭,其他口岸都处于半关闭或完全关闭状态[88]。木姐-瑞丽口岸是缅北玉石、矿产资源进入中国的主要通道,同时承载着 50%以上的中缅跨境贸易,也是中缅两国人员、车辆、货物等出入境的主要口岸之一。近年来,随着中缅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木姐逐渐成为政府军与缅北民地武争夺的主要焦点之一。2018 年 5 月 12 日凌晨,德昂民族解放军联合克钦独立军突袭木姐城区的缅军的军警哨所。导致中方对瑞丽姐告口岸进行戒严,中缅跨境贸易也因此受到影响。

口岸,货物,车辆


图 2.2 2010-2016 年中缅边境部分口岸出入境人员、车辆、货物统计数据来源:中国口岸统计年鉴(2011-2017 年)缅北冲突致使中国西南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充满脆弱性和复杂性,不仅关系着云南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直接影响到中国在缅北的大型投资项目的进行。中缅跨境贸易主要通过瑞丽—木姐、畹町—九谷、腾冲猴桥—甘拜地、章凤—雷基、孟定—清水河与打洛—景栋等边境口岸进行,其中瑞丽(木姐)是中缅最大的贸易口岸(如图 2.1、2.2)。中缅贸易集中在耿马县孟定清水河口岸至腾冲的猴桥口岸这一区域。从中缅边境图上可以明确地看出,缅北冲突主要发生在这一区域。近年来,中缅双方就跨境经济贸易合作领域取得长足发展。随着中缅双方对口岸管制的放开,两国贸易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动力。云南省借助其“桥头堡”的有利区位,不断加大对缅开放力度,拓深对缅经贸合作领域,滇缅跨境贸易占云南省对外贸易总额的 50%左右。中缅边界线80%的地区处于缅北民地武的势力范围,2005 年之前中缅贸易的双方当事人主要是中国与缅北少数民族,滇缅贸易成为缅北民地武的经济来源之一。2005 年之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733.7;D822.333.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刚;;中国西南边境管控困境与毒品犯罪[J];亚非研究;2015年02期

2 边振辉;;开放边界视角下边民在维护边境安全中的作用[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5年04期

3 马振超;;跨界民族问题对边境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2015年11期

4 郭家骥;;云南周边跨境民族文化交流互动与边疆繁荣稳定[J];云南社会科学;2015年06期

5 付正强;黎尔平;;云南边境缅籍务工人员管理问题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6 李灿松;骆华松;胡志丁;付磊;熊理然;;2015年缅北局势的未来走向及中国应对策略[J];热带地理;2015年04期

7 胡志丁;骆华松;李灿松;付磊;熊理然;;2009年后缅甸国内冲突的地缘政治学视角解读[J];热带地理;2015年04期

8 于海利;刘静;胡志丁;熊理然;李灿松;付磊;;缅甸果敢难民涌入对中国边境地区的影响[J];热带地理;2015年04期

9 陆如泉;李晨成;段一夫;;中缅油气合作:新形势新挑战 新思维[J];国际石油经济;2015年06期

10 马颖忆;陆玉麒;柯文前;陈博文;;泛亚高铁建设对中国西南边疆地区与中南半岛空间联系的影响[J];地理研究;2015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于景浩;;缅北战事威胁中缅边境安宁[N];人民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芳芳;中缅边境缅甸难民治理问题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6年

2 王玮;中缅跨界民族问题对我国地缘政治的影响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245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6245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1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