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伯恩施坦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31 13:41
【摘要】:爱德华·伯恩施坦(1850-1932)作为德国社会民主党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著名的理论家和活动家,先后经历了激进的民主主义、正统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时期,从一位革命的社会民主党人蜕变为一位改良主主义者,其思想复杂,人生历程独特,学术界对其褒贬不一,可以说是一位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但是,作为社会民主主义的鼻祖,伯恩施坦无论是对西方国家社会民主党信奉的社会民主主义,还是社会党国际所信奉的民主社会主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对国际共运史乃至社会主义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因此,如何客观公正地分析和评价伯恩施坦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想,对于充分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基于这一点,本文根据伯恩施坦思想转变的脉络,力图对其社会民主主义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作为正统马克思主义者的伯恩施坦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与捍卫,尤其在他担任《社会民主党人报》主编的期间,积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普及和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言论,对反马克思主义言论进行严厉批判。同时,积极投身于工人运动,富有建设性的指导工人运动,成为年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世界社会主义活动家,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第二部分:阐述了伯恩施坦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和背离。在恩格斯逝世后,伯恩施坦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渐行渐远。为了解决所谓社会主义最终目标与现实政策、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社会革命与社会改良之困境,伯恩施坦开始接受并宣扬拉萨尔主义,提出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修正,逐渐背离马克思主义,继而公开全面地修正马克思主义,最终走向了修正主义。第三部分:分析了伯恩施坦社会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作为社会民主主义的鼻祖和民主社会主义的奠基者,伯恩施坦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良,资本主义自由和民主的认识以及西方社会思潮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他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原则,否定了暴力革命,抛弃了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与马克思主义渐行渐远,应给予批判。本文最后指出,客观公正地评价伯恩施坦主义对于深入探讨社会主义重大理论问题,推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对于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如何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0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聂大富;;“适应论”与“崩溃论”之争——伯恩施坦与卢森堡关于资本主义信用的争论研究[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6年04期

2 金玉容;;伯恩施坦社会主义改良思想评析[J];长江丛刊;2017年21期

3 王金芙;;浅析伯恩施坦对“资本主义崩溃论”认识的合理性[J];青春岁月;2017年05期

4 Е.Л.彼得连科 ,潘培新;伯恩施坦的“民主社会主义”[J];国外社会科学;1991年05期

5 让·饶勒斯;何崇善;;伯恩施坦和社会主义方法的进化[J];国际共运史研究资料;1985年01期

6 殷叙彝;关于伯恩施坦的评价(上)[J];马克思主义研究;1988年04期

7 蔡金培;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几点看法[J];党校论坛;1989年09期

8 李善明;;伯恩施坦为什么攻击櫖克思的劳动价值学姫[J];学术月刊;1965年04期

9 善明;;伯恩施坦怎样攻击和修正马克思主义的危机理论[J];学术月刊;1965年09期

10 延艺云;是谁最先开展对伯恩施坦的批判?[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沈丹;;马克思和伯恩施坦关于中间等级的观点的比较[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12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陈学明;;罗莎·卢森堡对伯恩施坦、考茨基修正主义的批判[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3 张传鹤;;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是民主社会主义者?——与谢韬先生商榷[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保贤;;“马工程重点教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的若干问题[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14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王保贤;伯恩施坦的代表作是怎样出炉的[N];中华读书报;2014年

2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外社会主义研究中心 徐觉哉;“创新”与“修正”[N];社会科学报;2008年

3 评论家,原《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编辑 马立诚;民主社会主义在中国[N];经济观察报;2010年

4 甘肃政法学院行政学院院长、教授 马进;恩格斯晚年的三封信讲了啥?[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赵世民;语言从音乐中“咏”流[N];中国旅游报;2002年

6 程恩富邋张飞岸;民主社会主义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海南省省委党校 刘新宜 李国峰 本报记者 晓华;布尔什维克的荣与痛[N];社会科学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贾淑品;卢森堡对伯恩施坦主义的认识与批评[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颖;考茨基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来庆立;观念史视域中社会主义的核心概念与实践[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6年

4 刘雅琪;第二国际的理论争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分野[D];中共中央党校;2016年

5 张小红;罗莎·卢森堡总体性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小琴;伯恩施坦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2 孙瑞鸽;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哲学思想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7年

3 任雪娇;伯恩施坦主义再认识[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4 聂大富;“修正派”与“正统派”之间一场未竟的辩论[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2年

5 郑翔;伯恩施坦社会主义改良思想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6 高正;伯恩施坦社会主义观[D];郑州大学;2010年

7 崔景瑞;论伯恩施坦社会主义出场路径再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荣号;历史在见证[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胡义涛;罗莎·卢森堡对资本主义“适应论”的批驳及当代意义[D];安徽大学;2017年

10 黄娟;伯恩施坦的核心思想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899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6899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6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