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网络民粹主义的内涵及其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0 22:42
  自19世纪俄美合力将民粹主义推上历史舞台以来,它在政治运动中逐渐发挥出不容小觑的作用。在随后的近两百年里,民粹主义的思潮和运动席卷了整个人类社会。随着时代进步,人类社会开始步入信息化时代,民粹主义借助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产生了新的表现形式,即网络民粹主义,表现为"民主式"民粹、"爱国式"民粹、"狂欢式"民粹三种形式。它既有当前时代背景下民众要求推进社会公平、维护弱势群体利益的正当诉求,同时也有削弱政府公信力、发展网络暴力、冲击社会稳定的潜在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正确看待网络民粹主义,从正反两方面辩证分析,趋利避害,推动其良性发展,构建和谐纯净的网络环境。 

【文章来源】: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0,41(05)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民粹主义及其演变
二、网络民粹主义的涵义与特征
    (一)网络民粹主义的涵义
    (二)网络民粹主义的特征
        1.更具传染性和传播性
        2.更具平民性
        3.易与其他思潮合流
三、网络民粹主义的双面效应
    (一)积极效应
        1.监督政治精英的言行,推动政治议题的解决
        2.保护底层民众话语权,关注弱势群体诉求
        3.为网络公共领域的构建创造条件
    (二)消极影响
        1.极易产生群体极化
        2.消解主流价值观,颠覆传统
        3.影响政府决策,妨碍司法独立
四、网络民粹主义消极影响的应对措施
    (一)正确看待网络民粹主义,关注底层民众的利益诉求
    (二)加强网络监管,规范网络秩序
    (三)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引导网民提高道德意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主还是民粹——中国的民意政治[J]. 俞可平.  中国治理评论. 2014(01)
[2]网络民粹主义的躁动:从虚拟集聚到社会运动[J]. 陈尧.  学术月刊. 2011(06)
[3]民粹主义:中国新闻场域的一种话语策略[J]. 谢静.  国际新闻界. 2008(03)



本文编号:29695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9695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b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