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新加坡社会基层组织:架构、功能与挑战

发布时间:2017-04-11 03:07

  本文关键词:新加坡社会基层组织:架构、功能与挑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新加坡作为一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小国,实行的是人民行动党一党独大的威权政治体制,其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和谐发展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它之所以在建国后短时间内取得令人艳羡的好成绩,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新加坡政府建立了稳定社会秩序、控制和管理社会的有效渠道——社会基层组织。新加坡的社会基层组织是个严密的系统,不仅有它产生的特定政治、社会背景,而且与人民行动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别是社会基层组织的制度化,可说是行动党政治思维的产物。通过把民众吸收到社会基层组织中进行参与和管理,实现了有限的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拓宽了政府与基层民众沟通的渠道,巩固了行动党的执政地位。在新加坡的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基层组织在各个区域和不同层次上进行着有效运作,成为政府对全国进行控制的组织网络和监管系统,它已构成了今日新加坡政府网络中重要的一环,在维护社会与政治稳定、推进民主化进程、促进种族和谐、增强社会凝聚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论文力图对新加坡社会基层组织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与论述。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探析新加坡社会基层组织的建立与架构,即从新加坡的国情出发,全面剖析新加坡社会基层组织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具体分析社会基层组织的性质与地位,厘清其内在的运行逻辑;第二部分是通过论述新加坡社会基层组织在维护社会稳定、推进民主化进程、促进种族和谐、推广康乐活动、培育社区精神等方面的功能,阐明社会基层组织是新加坡的立国之本,是政府得力助手的重要性;第三部分即详细阐述人民行动党与社会基层组织的渊源以及行动党对社会基层组织的引导即基层组织制度化,并着重分析社会基层组织对人民行动党的执政意义即:政令宣传、汇集民意、动员选民、输送政治人才、打击反对党,巩固执政地位;第四部分从不同维度梳理新加坡社会基层组织在建设和管理中所面临的诸多挑战:社会基层组织与政府间关系面临挑战、基层领袖选拔与更新机制面临挑战、民主浪潮对社会基层组织偏重政治色彩的挑战。
【关键词】:新加坡社会基层组织 架构 功能 挑战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733.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5
  • 第一章 新加坡社会基层组织的建立与架构15-25
  • 1.1 新加坡社会基层组织的产生背景15-17
  • 1.2 新加坡社会基层组织的架构17-20
  • 1.2.1 人民协会17
  • 1.2.2 民众联络所17-19
  • 1.2.3 公民咨询委员会19
  • 1.2.4 居民委员会19-20
  • 1.2.5 社区发展理事会20
  • 1.3 新加坡社会基层组织的性质与地位20-21
  • 1.4 新加坡社会基层组织的内在运行逻辑21-25
  • 第二章 新加坡社会基层组织的功能25-33
  • 2.1 维护社会与政治稳定25-26
  • 2.2 扩大基层民主与政治参与,推进民主化进程26-28
  • 2.3 促进种族融合,增强社会凝聚力28-29
  • 2.4 推广康乐活动,提高民众生活质量29-31
  • 2.4.1 人民协会在推广康乐活动方面功勋卓著30
  • 2.4.2 民众联络所在推广康乐活动方面成效显著30-31
  • 2.4.3 社区发展理事会和居民委员会在推广康乐活动方面功不可没31
  • 2.5 提供社区服务与福利,培育民众社区精神31-33
  • 第三章 新加坡社会基层组织与人民行动党33-43
  • 3.1 人民行动党与新加坡社会基层组织的渊源33-34
  • 3.2 人民行动党对新加坡社会基层组织的引导即基层组织制度化34-35
  • 3.3 新加坡社会基层组织对人民行动党的执政意义35-43
  • 3.3.1 政令宣传35-36
  • 3.3.2 汇集民意36-38
  • 3.3.3 动员选民38-39
  • 3.3.4 输送政治人才39-40
  • 3.3.5 打击反对党,,巩固执政地位40-43
  • 第四章 新加坡社会基层组织面临的挑战43-53
  • 4.1 社会基层组织与政府间关系面临挑战43-45
  • 4.1.1 社会基层组织生成与政府选择之间的冲突43-44
  • 4.1.2 社会基层组织人事独立与政府人事掌控之间的冲突44-45
  • 4.1.3 社会基层组织经济独立与政府拨款之间的冲突45
  • 4.2 基层领袖选拔与更新机制面临挑战45-49
  • 4.2.1 基层领袖的产生机制受到质疑和挑战46
  • 4.2.2 基层领袖的奉献精神正逐渐失去社会认同和精神动力46-47
  • 4.2.3 年轻一代“政治冷漠”倾向,对社会基层组织活动参与不够热心47-49
  • 4.3 民主浪潮对社会基层组织偏重政治色彩的挑战49-53
  • 4.3.1 民主浪潮的兴起使新加坡社会基层组织偏重政治色彩的做法遭遇挑战49
  • 4.3.2 中产阶级不断壮大使新加坡社会基层组织偏重政治色彩的现状遭遇挑战49-50
  • 4.3.3 市民社会的兴起与发展使新加坡社会基层组织偏重政治色彩的现状遭遇挑战50-51
  • 4.3.4 反对党力量增强使新加坡社会基层组织偏重政治色彩的现实遭遇挑战51-53
  • 结论53-55
  • 参考文献55-58
  • 致谢58-5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9-60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敏健;;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研究述评[J];八桂侨刊;2006年03期

2 徐长恩;;二战后至1970年代末新加坡华文教育衰落原因[J];八桂侨刊;2009年01期

3 马福运;;民主、威权还是专制?——中国学者对新加坡民主的评述[J];长白学刊;2011年06期

4 陈巧燕;;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种族融合政策及启示[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5 胡祖凤;谢嘉梁;;中国共产党执政机制研究概述[J];党政干部学刊;2007年09期

6 袁丁;;评中国有关东南亚的研究[J];东南亚纵横;2006年03期

7 覃敏健;;新加坡威权政治:特征、基础及其走向[J];东南亚纵横;2008年05期

8 李济时;;浅析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与国会的关系[J];东南亚纵横;2008年07期

9 毕世鸿;;多元、平等与和谐:新加坡族群政策评析[J];东南亚南亚研究;2009年01期

10 陶元浩;;试论新加坡政党体制及经验启示[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富春;;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一党独大制比较分析[A];世界政党格局变迁与中国政党制度发展——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六辑)[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文霞;英美城市变迁与政党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孔德永;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认同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李永乐;构建超越种族与区域的政治共同体[D];复旦大学;2007年

4 张W

本文编号:2981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981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6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